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Butterfly),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核武器大事记表(二)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Apr 10 17:40:20 2000), 转信
文革滞后期:1965-1976年
1965年3月,中央军委做出研制洲际弹道导弹的决定,当时经论证确
定为液体洲际导弹。
5月,东风-4的设计工作正式开始,东风-5的项目可能同时上马。
5月14日,一架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从西北某机场起飞,飞临试验场上
空,飞行员按照预定成功地实现了空爆。这是中国进行的第二次原子弹
爆炸试验。
11月,东风-2A增程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1966年,中国首次部署东风-2中程弹道导弹。
7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在北京正式成立,周恩来总理亲
自命名 为“第二炮兵”,向守志任二炮司令员,李天焕任政治委员。
10月,首枚直径为1,400毫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10月27日,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唯一一次携核弹头实弹发射
试验在甘肃双 子成基地取得成功,一枚2万当量装药的东风-2导弹在900公
里外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上空预定高度爆炸。
12月26日,东风-3进行了首次试射。
1967年3月,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央专委命令七机部立即展开具有二级固
体火箭的巨浪-1的研制 工作。
1967年3月2日,周总理批准在东北地区建设中远程地地导弹试验场。
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1月30日,东风-4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5月,正式部署东风-2A。
4月14日,由东风-4衍生的“长征-1”型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枚人造卫星
“东方红-1”号射入近地 轨道。
12月26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核动力潜艇下水。
1971年5月,东风-3开始服役。
11月15日,东风-4弹道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成功。
1974年,中国建立了战略导弹作战指挥体系。
1975年5月,中央决定抓紧东风-5洲际导弹的研制,同时积极进行潜射弹
道导弹的研 制。
8月4日,东风-3战略核导弹定型生产。
11月26日,长征-2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侦察卫星),该卫
星在3天后 按预定指令返回地面。
核武研制恢复期:1976-1986年
1976年1月23日, 2,000吨级核弹头试验,从此实现了核弹头小型化。
10月,文革结束。
11月27日,发射一枚限程洲际导弹,载有一枚400万当量的核弹头。
12月7日,用试验型的全程洲际导弹发射第七颗卫星。
1977年12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关于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
决定”。决定指出将以发展常规武器装备为主,有重点的发展导弹核武
器。
1978年,邓小平提出“以战略导弹打游击”的思想,直接导致了东风-21
的产生。
10月14日,中国首次进行地下核试爆。
1980年,中国首次部署东风-4型中远程弹道导弹。
5月18日,东风-5洲际导弹自甘肃酒泉基地向南太平洋作全程试射,成功。
1981年初,夏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下水。
同年,中国开始“试验性”部署2个东风-5陆基发射井。
9月21日,“风暴-1”型运载火箭一箭三星成功,向世人显示多弹头分导
式重返大 气层载具的能力。
1982年10月12日, 中国用一艘苏制Golf级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巨浪-1
潜射弹道 导弹成功。
1983年,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开始服役。1980年末,巨浪-1完成增程任务,
射程从2,000公里 增加到3,000公里。
1984年,二炮正式承担起战略值班的神圣职责。
4月8日,中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自己研制的第一颗通讯卫星
送上了距地球三万 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
10月1日,在35周年国庆阅兵式上,二炮首次向世人公开亮相。
1985年5月20日,东风-21试射成功。
9月28日,第一次潜射巡航导弹试验。
10月15日,人民解放军首次从夏级发射巨浪-1,因未成功,故未广泛报道。
据西方 情报机构的披露,9、10月前后中国共进行了四次巨浪-1试射,均告
失败,其中一艘夏级核潜艇在发射中被全毁。
12月,据信,东风-3的增程工作告一段落(1981-1985),导弹射程从2,700公
里增加到3,500公里以上。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ftclsun.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