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tras (谋杀寂寞),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导弹对亚太的威慑(4)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May  2 11:41:09 2000), 转信

中国导弹对亚太的威慑(4)
【多维新闻】七、日本中国美国之基本关系
日本、中国、美国之间的安全关系是相互利用和相互冲突的关系。这种相互利用和相互
冲突的关系起因于:1,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冲突;2,经济利益上的互补性和冲突性
;3,战争历史留下的怨恨;4,彼此之间由于地理位置而引起的相互依存和相互矛盾
;5,彼此之间由于综合国力变化消长所引起的权力平衡倾斜。
A,日本的特点
日本在长期的特定历史环境下生长,形成了大和民族固有的特点:
(一)封闭的历史环境与武士道精神
从公元六四六年的奈良时代起到一八六八年的明治年间为止,日本在一二二二年的岛国
封闭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了在人类社会中独特的武士道精神。虽然日本公元七00年前
后大量的向中国唐朝派遣人员学习文化科学和艺术,在一八六八年以后通过学习欧洲文
明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是日本民族长期以来繁衍的武士道哲学和武士道精神没有发生根
本的改变。武士道精神是日本的第一个特点。
(二)经常的自然灾害与集体主义
日本民族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受到海洋气候灾害和地震灾害的双重打击。在同严重的自然
灾害长期斗争的条件下,日本民族养成了极其紧密的集体主义。这种集体主义甚至以个
体的自愿牺牲来保持完整。高度的集体主义是日本的第二个特点。
(三)食物资源的短缺与战略思想
由于日本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人类的健康长寿,所以在面积很小资源匮乏的日本四岛上
,人口一直增长很快,日本民族的菁英不得不思考日本民族生存空间的问题,不得不考
虑日本发展的资源问题。特别是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原料在日本
列岛内均严重匮乏。因此日本以解决本民族生存为导向的开拓性战略思想,在明治维新
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以生存空间为导向的战略思想是日本的第三个特点。
B,中国同日本的历史情结
中国同日本之间的关系大体上由三个大的历史事件所奠定:(一)遣唐使。在中国的唐朝
和宋朝,日本派遣人员从中国学习了文化科学和艺术,日本文明因此而提高了一个发展
阶段层级。(二)一八九四年至一八九五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明治维新使日本现代化
,现代化的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中国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让朝鲜宗主权,
割让中国领土辽东半岛和台湾澎湖列岛。(三)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的日本侵华与中
国抗日战争。日本军八年间在中国领土上杀害中国人民一千八百馀万人,中国军队伤亡
三百八十馀万人(7),日本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等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
因此从历史情结的角度而言,中日两国恩怨相间。在近代以来,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
中日之间的历史仇恨仍然被中国人所记忆。
C,美日大东亚新战略
美日大东亚新战略是美国主导的,日本极力自主的一种亚洲太平洋战略结构。美日大东
亚新战略有二个法律支柱:《美日共同防御条约》(TheTreatyofMutualCooperationand
SecurityBetweentheU.SandJapan)和《美日安全联合宣言》(U.S.□JapanJointDeclara
tiononSecurity,□Ballianceforthe21stCentury□)。这二个法律支柱使美日的亚太战
略成为坚固的事实。
美日大东亚新战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抑制中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二)确
保美日对俄国和中国的安全防卫体系;(三)确保对朝鲜半岛局势的控制和对台湾走势的
影响;(四)以美日安全联盟为基础,将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国家逐步纳入美日安全体
系,形成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所言之扇形战略结构。(8)
在美日关系当中,美国是决定性的主导力量,美国同日本签订的《美日共同防御条约》
和《美日安全联合宣言》不仅具有针对美国日本以外国家的效用,而且也有约束日本,
节制日本的作用。
美国的全球战略由美国的大西洋战略和美国的太平洋战略二大部分组成。美国在亚洲太
平洋的总体战略方针是加强与亚太各国的经济合作,积极推动亚太国家的政治民主化。

 
八、中国导弹打击日本之模拟
 
中国如果同日本发生军事冲突,必然会涉及到美国,原因是美国同日本之间有《美日共
同防御条约》和《美日安全联合宣言》的军事联盟关系。
然而,当中国和日本的军事冲突突然发展到失去控制的时候,发展到双方使用大规模毁
灭性武器的时候,美国是否会冒著国家毁灭的危险解救日本,就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因此,在模拟中国同日本进行军事冲突的时候,需要模拟美国介入中日军事冲突和美国
不介入军事冲突的二种情况。
由于历史的积怨,现实的利益冲突,以及在钓鱼台岛等等岛屿上的主权争端,中日之间
是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一旦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发生,中国可能对日本采取三类形式
的打击:A,对日本的儆戒性打击;B,对日本的有限性打击;C,对日本的毁灭性打
击。对日本这些打击中国均以导弹为主要武器来实现。
A,对日本的儆戒性打击
对日本的儆戒性打击是中日军事冲突的最低层次,中国采取的行动很可能是以特殊性能
的导弹开始攻击日本的海军舰队,烧毁日本舰队的电子设备,随后以常规反舰导弹将其
摧毁。中国海军有一些特殊的战术能够使上述的打击目的得以实现。
儆戒性打击发生的条件是中日之间尖锐的,但是小规模的利益冲突,例如钓鱼台岛等岛
屿的主权争端。中国对日本的儆戒性打击不会涉及日本本土。
在这类低层次的军事冲突当中,中国所使用的反舰导弹主要是鹰击□8及其改进型,海
鹰□2,海鹰□4,上游□2等等反舰导弹,在冲突的开始,中国可能使用电磁波弹首
先摧毁日本舰队的先进电子系统。
根据美国政府在一九九六年十月前后多次发表的关于钓鱼台岛主权未定的声明,以及钓
鱼台岛不属于《美日共同防御条约》所保护范围的政府官员言论(例如美国主管亚洲事务
的助理国务卿洛德WenstonLord的言论),美国在钓鱼台岛的争端中
可能保持中立立场,美国直接参战的可能性比较小。
B,对日本的有限性打击
在未来,如果日本介入台湾独立,有可能触发中国对日本本土的有限性打击。另外,如
果中日两国的低层次军事冲突升级,也会触发中国对日本的有限性打击。
中国对日本的有限性打击涉及到日本本土,是对日本战略目标的有限性打击,打击的方
式是东风□3,东风□21,东风□25,巨浪□1,以及射程二千公里巡航导弹投射
日本本土,摧毁日本的防空系统,日本的核子基地及生产工厂等等。
中国对日本本土的攻击引起美国的介入。美国的军事介入导致战争的扩大,甚至有可能
是中国同美国日本台湾同时战争的局面。战争的结果是核子武器对有关各国大城市的摧
毁。
C,对日本的毁灭性打击
在未来,如果日本和中国内部的民族主义恶性膨胀,日本复活军国主义,中国试图洗雪
一八四0年以来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屈辱,那么就有可能在中日发生军事冲突的时候战争
不断地升级,直至引发核子大战。
在此情况下,美国可能军事介入,也可能军事不介入。无论美国是否介入,都不影响中
国对日本的毁灭性打击。原因是中国拥有的攻击日本的核子导弹射程同攻击美国的核子
导弹射程不同,中国以中程战略导弹摧毁日本的二十五个主要城市后,仍然有足够的洲
际导弹威慑美国。
中国对日本本土攻击的二十五个城市如下:
(一)本州岛:东京、千叶、宇都宫、横须贺、京都、神户、大阪、岐阜、名古屋、青森
、仙台、新泻、金泽、和歌山、姬路、冈山、广岛。
(二)九州岛:北九州、福冈、鹿儿岛、熊本、长崎。
北海道:函馆、扎幌。四国岛:松山。在日本的上述城市遭受核子打击之后,日本文明
的主体就在地球表面消失了。同时中国可能遭受美国的全面核子攻击,美国也会遭受中
国的核子反击。
结论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应当尽量的避免人类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

有的人用恋爱来谋杀寂寞     结果变成失恋的高手
有的人用喝醉来谋杀寂寞     得了偏头痛
有的人用工作来谋杀寂寞     最后光剩老板一个
有的人用睡觉来谋杀寂寞     噩梦没停过
我嘛       hehehe.....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vilab.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4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