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Butterfly), 信区: Green
标  题: 赵云山《中国导弹及其战略》(3)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Apr  7 14:37:42 2000), 转信


五、中国之战术导弹

一九五八年十月,中国一机部航空工业总局著手仿造苏联的K□5空空导弹,这乃
是中共制造所有战术导弹的开始。仿造K□5空空导弹的中国第一种战术导弹,中
国定名为「霹雳□1」。

中国研发战术导弹的目的很明确:打飞机,打坦克,打军舰。换言之,中共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进行战争的主要兵器即飞机坦克和军舰,都要用战术导
弹来对付。

中共最初研发战术导弹的时候,中心的任务是打飞机。在一九五0年代和一九六0
年代,美国和台湾的各种侦察机在中国大陆上空频繁地飞行侦察,所以中共全力生
产打飞机的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以解决国土防空的问题。

国土防空的问题解决以后,中国以战术导弹解决海防和大规模集群坦克进攻的问题
才逐步完成。

近四十年来中国在战术导弹研究发展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造出了完整的
战术导弹型号系列。中国的战术导弹系列是: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地地导弹、反
舰导弹。

A,地空导弹

中国的地空导弹有红旗□1、红旗□2、红旗□3、红旗□7、红旗□61、KS
□1、红缨、前卫等等不同型号。

红旗□1、红旗□2、红旗□3属于中高空防空导弹,主要是用于对付中高空的侦
察机。其中红旗□2导弹性能比较好,曾经多次击落过美国U□2高空侦察机。特
别是在U□2侦察机施放电子干扰的情况下被击落,说明红旗□2中高空防空导弹
具有抗干扰的功能。红旗□1导弹在一九六四年定型,红旗□2导弹在一九六七年
定型,红旗□3导弹在一九七四年定型。

中国生产了大量的红旗□2导弹,由于库存红旗□2导弹的数量太大,所以在一九
八0年代中国将一部分红旗□2防空导弹改成地对地的弹道导弹出口。改造后的导
弹称为M□7,弹头重量五百公斤,导弹射程一百八十公里。

红旗□61是中国的通用型中低空防空导弹,它可以车载机动发射,也可以作为舰
载防空武器。实际上红旗□61导弹最初是为海军设计的防空武器,装备在护卫舰
(巡防舰)上,后来中国认为红旗□61导弹的性能比较好,陆基的中低空防空导弹
又需要填补空白,所以才将红旗□61搬到陆地。

实际上,中国比较现代化的中高空防空导弹是KS□1,性能比较可靠的是红旗□
2,现代化和性能比较好的超低空防空导弹是红旗□7。

中国单兵便携式的防空导弹最初型号是红缨□2,导弹飞行速度慢,抗干扰能力
弱,性能比较差。一九九三年定型生产的前卫□1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在战术性能
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前卫□1单兵导弹具有一定的通用型,它不仅可以攻击飞机,
也可以攻击地面的轻型装甲目标以及防御工事。前卫□1是解放军陆军的重要武
器。

B,空空导弹

中国的空空导弹有霹雳□1、霹雳□2、霹雳□3、霹雳□5、霹雳□7、霹雳□
9、霹雳□10等等导弹。这些空空导弹多数在射程上属于近空视域内的空中格斗
型导弹,只有霹雳□9和霹雳□10是中程空空导弹。

霹雳□1、霹雳□2、霹雳□3导弹的性能很差,目前在中国空军中已经基本淘
汰。霹雳□5、霹雳□7近程空空导弹的性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可以应付现代空
战。中国在一九九0年代开始仿造俄罗斯的高性能AAA□11近程空空导弹,这
种导弹将成为中共空军的主要空中格斗武器。

中程空空导弹霹雳□9是中国将红旗□61地空导弹加以改进后的产物。作为空空
导弹,霹雳□9显得过于笨重,导弹近四米长,重量三百公斤,射程仅仅二十五公
里,而美国的麻雀中程空空导弹长三.六四米,重量二百二十五公斤,射程达五十
五公里。

霹雳□10中程空空导弹是中国仿制意大利蝮蛇导弹的产物。意大利的蝮蛇导弹属
于现代化的空空导弹,能够应付现代空战的需要。目前,霹雳□10是中国空军中
程空空导弹的主要弹种。

C,地地导弹

中国的地地导弹主要是地对地的地地导弹、巡航导弹、以及地对地的反坦克导弹。
目前,最受外界瞩目的是地对地的战术弹道导弹。在地对地的战术弹道导弹当中,
M族导弹名声较大,原因是:(一)中国在对台湾的恐吓性军事演习中使用了M族导
弹;(二)M族战术导弹广泛地出口给中东国家;(三)M族导弹的战术性能较好,有的
M族导弹在战术性能上属于世界一流,例如M□9和M□18导弹。

M族弹道导弹主要是四个型号:M□7、M□9、M□11、M□18。这四种导
弹的射程分别为:二百公里、六百公里、三百公里、一千公里。从M族导弹的射程
上看,它们已经构成了完整的战术战役导弹系列。M族弹道导弹是中国陆军武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装备战术弹道导弹的部队仍然在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建制之下,但用不了很
长时间,战术弹道导弹就会直接装备到陆军各集团军。

中国M族的战术弹道导弹有三项突出的战术性能,这三项战术性能使目前世界上最
先进的反导弹导弹,例如爱国者PAC□3,也难以拦截。这三项性能是:一、导
弹的头体分离性能。M族导弹,例如中国在台湾海峡危机中向基隆和高雄外海投射
的M□9导弹,在火箭燃烧以后弹体和弹头分离,在整个导弹的体积比上,导弹弹
头的体积很小,一旦导弹头体分离,敌方的雷达很难跟踪导弹弹头,拦截弹头就更
困难了。二、末制导技术的使用。一般而言,弹道导弹采用末制导技术的情况很
少,原因是技术上太困难。但是,中国的M□9和M□18弹道导弹采用了末制导
技术。末制导技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而且其改变弹道的功能使反
导弹的拦截更为困难。三、M族导弹采用了隐身技术。隐身技术通常通过特殊涂料
护层和低雷达截面外形来实现,M族导弹采用隐身技术之后,再加上头体分离技术
和改变弹道的功能,反导弹的拦截是极其困难的,所发射的导弹基本上都会落在目
标区。

(一)M□7战术弹道导弹(CSS□8,8610)

M□7导弹是M族战术弹道导弹当中唯一以倾斜方式发射的导弹,其他的M族导弹
均采取垂直发射的方式。M□7倾斜发射的原因是红旗□2防空导弹采用倾斜发射
方式,而M□7弹道导弹是从红旗□2防空导弹改造而来的,改造有个名字叫做8
610工程,工程从一九八六年开始。

红旗□2导弹的库存数量很大,所以中国的M□7导弹数量也不少。实际上,M□
7导弹的出口不受国际《导弹技术控制协定》(MTCR,
MissileTechnologyControlRegime)的约束可以大量出口。MTCR规定不能出售射程超
过三百公里,弹头重量超过五百公斤的弹道导弹,而M□7导弹的射程二百公里,
弹头重量五百公斤。一九九二年中国一次便向伊朗出售了九十枚M□7弹道导弹。

M□7导弹使用履带车或者轮式汽车为运载发射工具,机动性好,适合野战。

(二)M□9战术弹道导弹(CSS□6,DF□15)

M□9是M族战术导弹中性能最好的一种。M□9是中国出口时使用的名称,解放
军自用的M□9导弹称为东风□15。东风□15战术导弹使用了很多战略导弹的
高科技成果,并且进一步加以发展。东风□15乃是中国武库中的一种「铩手
鉴」。

M□9导弹在一九八四年开始设计,一九八八年定型生产。M□9导弹射程六百公
里(增程型射程高达一千二百公里)弹头五百公斤,采用了末制导技术,命中精度极
高,具有隐身功能,突防能力强。

中国在西方各国的反对之下大量的出口M□9导弹给中东国家。一九八九年出口给
利比亚一百四十枚M□9弹道导弹,其中八十枚转给了叙利亚。

(三)M□11战术弹道导弹(CSS□7,DF□11)

M□11导弹的重要特点是,它能够使用俄制飞毛腿(又称飞云)导弹的MAZ□5
43发射车发射,而中东国家有许多都拥有飞云导弹(SS□1,SCUD□B)。
因此中国出口M□11导弹极为有利。

M□11导弹射程三百公里,弹头重量五百公斤正好在MTCR的限制范围以内,
可以想见M□11导弹的出口生意甚佳。

中国自己也使用M□11导弹,在解放军中M□11导弹称为东风□11。东风□
11的制导系统与东风□15(即M□9)导弹的制导系统基本相同,命中精度较
高。M□11导弹的设计从一九八五年开始,一九九二年M□11导弹定型生产。

(四)M□18战术弹道导弹(CSS□11)

M□18导弹是在M□9导弹的基础上设计的,基本的过程是在M□9导弹的一级
火箭上再加一级火箭,制导系统采用M□9的系统。

M□18导弹从一九八五年开始设计,一九九三年定型生产。M□18导弹射程一
千公里,弹头重量四百□八百公斤,可以携带常规弹头,也可以携带核子弹头,是
介于战术弹道导弹和战略弹道导弹之间的型号。

中国的M□18导弹是同伊朗合作开发的项目,伊朗出资金,中国出技术,研发成
功以后在两国生产。M□18导弹在伊朗称为唐达(Tondar□68)。

(五)巡航导弹

对于中国来说,研究发展巡航导弹的瓶颈有二个:地形匹配(Tercom)技术和高性能
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这二个问题解决了,巡航导弹就大体研究成功了。

中国自从一九七七年就开始研究巡航导弹的地形匹配技术,但一直进展不大。直到
一九八六年,中国的地形匹配技术才取得比较大的突破性进展,到了一九九0年
代,中国的遥感侦察卫星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可以测绘中国附近地区,中国
感兴趣的世界其他地区也都可以测绘为巡航导弹使用的地形匹配数据了。

在涡轮风扇发动机方面,一九八五年前后和一九九一年前后中国研制的体积小效率
高的涡扇发动机先后成功,基本上解决了巡航导弹的二大技术难关。目前中国已经
研制出射程六百公里、一千七百公里、二千五百公里的巡航导弹。

(六)地对地反坦克导弹

中国研发过三种反坦克导弹:J□201、红箭□73、红箭□8。其中,J□2
01和红箭□73导弹的性能都不好,只有红箭□8性能比较可靠。红箭□8导弹
有单兵便携式、多联车载机动式等发射方式。红箭□8反坦克导弹还可以机载发
射。

D,反舰导弹

中国的反舰导弹有上游、海鹰、鹰击、以及超音速反舰导弹四个大系列。在四大系
列当中,海鹰□4,鹰击□8及其改进型、C□301超音速导弹(海鹰□3)是战
术性能比较可靠的反舰导弹。

中国从一九六0年八月开始研发反舰导弹,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反
舰导弹系列中,导弹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规律可寻的。一般而言,上游导弹系
列是舰舰导弹;海鹰导弹系列是岸舰导弹;鹰击导弹是空舰导弹。但是,随著中国
设计机构对反舰导弹实行通用化设计,上述的命名规律发生了混淆。例如,鹰击□
8导弹性能比较好,解放军海军就广泛地使用它:鹰击□8导弹不仅有岸舰导弹、
舰舰导弹、空舰导弹,而且还有潜舰导弹,鹰击□8导弹所有的投射方式均在中国
海军的采用当中。

中国的反舰导弹当中,海鹰□1、上游□1已经淘汰。海鹰□2、上游□2导弹目
前仍在使用,它们的弹头重量比较大,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只,例如大型的
驱逐舰、巡洋舰、两栖攻击舰、航空母舰。但是,这二种反舰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和
突防能力都不强,所以海鹰□2、上游□2导弹的攻击能力是有限的。

C□101和C□301是中国的二种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二种反舰导弹都是在一
九七0年代开始发展,一九八0年代后期定型生产的海军武器,性能比较好。这二
种反舰导弹都采用冲压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助推器为动力装置,导弹飞行速度均超过
音速二倍。这二种导弹在接近攻击目标时能够做不规则飞行,导弹本身还有隐身功
能,突防能力比较强,是中国海军的利器。

中国海军比较骄傲的反舰导弹是鹰击□8。鹰击□8弹头重量仅一百六十公斤,主
要用于对付中小型的水面舰艇。中国在试验鹰击□8导弹的时候,曾经以一枚鹰击
□8击沉过一艘退役的护卫舰(巡防舰)靶船。

鹰击□8导弹有二个射程不同的亚型号:一个是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四十公
里的C□801;另一个是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助推器,射程远达一百
二十公里的C□802。鹰击□8反舰导弹在外形上与法国的飞鱼(Exocet)导弹相
似,有人认为鹰击□8是法国飞鱼导弹的仿制品,实际上鹰击□8的战术性能超过
飞鱼。

中国的空舰导弹有三个主要的型号,一个是海鹰□4;一个是鹰击□6;一个是上
述的鹰击□8。海鹰□4和鹰击□6空舰导弹的弹头重量,均超过鹰击□8导弹的
三倍以上,所以它们主要是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只,而鹰击□8则主要是用于攻
击中小型水面舰艇。海鹰□4改进型导弹的战术性能超过鹰击□6,海鹰□4和鹰
击□8构成中国海军空舰导弹的主力。中国的超音速空舰导弹研发也接近完成。

中国的舰载防空导弹主要有三种:一、红旗□7低空超低空舰空导弹,射程十二公
里;二、红旗□61中低空舰空导弹,射程二十五公里;三、霹雳□10舰空导
弹,射程五十公里,具有全空域防空的功能。这三种舰空导弹都有陆基型号和空基
型号,它们是通用型的防空导弹。

中国海军使用的反潜导弹采用反潜鱼雷加装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方式组成,所使用的
反潜鱼雷有从意大利进口的白头鱼雷也有从美国进口的反潜鱼雷MK□46,中国
自己也在积极地制造反潜鱼雷。目前解放军海军使用的反潜导弹型号是长缨□1和
长缨□2,射程分别为二十五公里和七十五公里。

中国的潜射巡航导弹有鹰击□8和X□600二种。鹰击□8用于攻击中小型水面
舰艇,射程六百公里的X□600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只和陆地目标。潜射巡航
导弹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六、中国导弹在台湾战役中之使用

 

对中国台湾战役的研究作者已经有过比较详细的模拟(6),在此仅仅从导弹使用的
角度加以说明。

用于台湾独立运动在岛内的兴起和发展,促使中国积极地准备台湾战役。台湾战役
大体分为七个战役阶段:导弹攻击阶段;夺取制空权阶段;空中夺取制海权阶段;
登陆攻击阶段;穿插包围攻坚阶段;城市攻坚阶段;巩固肃清阶段。

中国在台湾战役中使用导弹的目的,乃是以己方的先进武器在战役开始时便夺取优
势,在夺取优势之后利用优势保障台湾战役随后各个阶段的顺利进行。

中国在台湾战役七阶段中,以导弹作为主要武器夺取胜利的关键点有三个:A,导
弹攻击阶段;B,空中夺取制海权阶段;C,登陆攻击阶段。

A,导弹攻击阶段

在导弹攻击阶段,中国主要以战术弹道导弹和少量的巡航导弹攻击台湾岛内的战略
目标和军事目标。攻击战略目标的目的在于摧毁台湾的政治指挥系统和台湾民众对
台湾政府的信心;攻击军事目标的目的在于摧毁台湾国军的指挥、控制、通讯、电
脑、情报、系统,摧毁台湾的表面机场和各个防空导弹营。

政治指挥系统包括台湾总统府、总统官邸、立法院、行政院、台湾省政府、广播电
台、电视台等等机构。中国使用大量的M□7、M□9、M□11战术弹道导弹,
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摧毁台湾的政治指挥系统。

一九九六年底美国卖给台湾的五个爱国者PAC□2+防空导弹系统运抵台湾。这
五个爱国者PAC□2系统共有导弹三百二十枚,花费台湾五亿一千万美元。爱国
者PAC□2+对低科技的战术弹道导弹有一定的拦截能力,但对于高科技的战术
弹道导弹,对于具有导弹头体分离功能、隐身功能、改变弹道功能的导弹实施拦
截,能力就极其有限。定量而言,爱国者PAC□2+对中国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
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换言之,中国发射三枚弹道导弹,至少有二枚会降落在目标
区。

台湾三百二十枚爱国者PAC□2+防空导弹面临中国数千枚M族弹道导弹的攻
击,难以达到防卫的目的。这些PAC□2+导弹对台湾社会只具有心理学意义,
对美国则具有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在台湾战役中,有效地的摧毁台湾机场对于中国至关重要,有效地摧毁机场才能顺
利地掌握制空权。中国可能以过时的东风□2、东风□3战略导弹当作战术导弹轰
击台湾各个机场,东风□2、东风□3导弹不仅威力强大,而且飞行速度比M族战
术导弹快,反导弹系统难以拦截。

导弹攻击阶段摧毁了台湾的战略目标,重创了台湾表面机场之后,中国空军大数量
的SU□27、J□8、J□10等战机就可以围攻还能从被破坏机场起飞的少量
幻像2000V、F□16A/B、IDF战机,并且很快的夺取制空权。

B,空中夺取制海权阶段

在夺取制空权之后,中国海军航空兵利用空中优势,H□6、Q□5、JH□7等
等战机挂载鹰击□8、鹰击□6、海鹰□4等反舰导弹在台湾海军舰艇的防空武器
射程以外发动导弹攻击。在失去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台湾海军舰队遭受重大打击,
从而失去战斗力。

在台湾战役中,中国以航空兵的导弹力量对付台湾海军,而不以自己有限的海军力
量对付台湾海军。充分发挥反舰导弹的效能,大大地节省了战役时间,避免了中国
海军同台湾海军海战可能受到的损失。

在中国海军未受损失的条件下,其旅大级、旅沪级驱逐舰的一百三十毫米舰炮,江
湖级、江卫级护卫舰上的一百毫米舰炮就可以作为中国陆军登陆时的重要火力支
援。

C,登陆攻击阶段

在登陆攻击阶段,对中国登陆部队最为致命的威胁是台湾陆军大规模集群坦克的滩
头反突击。如果在大规模登陆之前中国不能有效地的摧毁台湾的M60A3、M4
8H等主战坦克,那么在解放军陆军大规模登陆的时候,台湾陆军的集群坦克反突
击将摧毁中国的登陆企图。缺少重装备的中国陆军在开阔的滩头难以抵挡反突击的
装甲集群,或者被歼灭,或者被赶回海中,登陆攻击就会失败。

在遭到台湾陆军装甲集群的快速反突击时,中共可能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使用
战术核子武器,例如中子弹,来阻止台湾集群坦克的攻击。在整个台湾战役中,中
共最可能使用战术核子武器的地点,就是登陆的滩头。

中国也在研究发展攻击大规模集群坦克的常规武器,例如以多管火箭发射的反装甲
子母弹,但是常规反装甲武器不一定能对付快速的大规模装甲集群反突击,在胜败
的关键时刻,中共很可能不得不使用中子弹。

在台湾战役的随后各个阶段,导弹的使用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远远不如在上述三个阶
段中的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战役最后的巩固肃清阶段,如果少部分的台湾政要撤
退到中央山脉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中,中共对这些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久攻不下,那么
中共很可能使用战术核子武器掩埋这些永久性的工事。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ftclsun.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0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