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Butterfly), 信区: Green
标  题: 神秘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四)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Apr 10 16:45:44 2000), 转信

新时期建设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受美、俄两国核裁军的影响,中央内部对二炮
的发展方 向和规模有相左的意见。二炮对自己的认识也产生动摇,战略中
程导弹被装上了常 规弹头,新一代的洲际导弹进展十分缓慢,陈旧的武器
装备和部队建设迟迟得不到重视。1995年,台湾地区台独势力气焰大涨,
中央在对台工作中提出了要“一手硬, 一手软”,二炮的发展在这个微妙
的时刻可谓风回路转。原本专供出口的M-9/11战 术弹道导弹一下子装备了
负责对台战备任务的广州和南京军区数个旅团,并在95年7月和96年3月的演
习中锋芒毕露。中国一面发射短程战术导弹震摄台独,一面经由 军方发表
DF-5洲际导弹演习图片,安排二炮副司令员接受英文媒体访问牵制美国,杀
手锏的效能不可谓不大。美国在96军演后主动向中国示好,并出台对台“三
不” 政策取得中方的谅解。“海峡961”演习后,中央军委为二炮重新制定
了发展远景,就是要两手抓,一方面要“以核为主”,加强发展有效的核反
击能力,加速新型洲 际导弹和潜射远程弹道导弹的研制和部署工作,吓阻美、
日介入台湾事务;另一方面, 大力发展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建设,紧守“集
中统一、重点使用”的原则。“集中统一”就是由中央军委委任战区三军联
合指挥部集中战区内各二炮单位,统一指挥配合 进攻部队;“重点使用”即
在使用上要形成拳头,做到攻其一点,瘫其全部,集中 火力攻击敌各系统关
键节点。近年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导弹技术的科研攻关上也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产生了 近千项科技成果。其中较重要的有“超高速计算 机模拟核试爆”
和“某新型洲际导弹计算机模拟弹道发射”试验成功,使中国在敏 感的国际
新环境下仍然获得了所需的大量珍贵试验数据;“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 的研
制成功,使部队测控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导弹控制系统”、“电子 
化指挥系统”、“通用文电处理系统”等重要系列成果,填补了不同型号导弹旅
固定和机动作战电子化指挥空白。在气象、测地、防化、后勤保障等方面也取得
了一 大批成果,这些成果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得到推广应用。现在,二炮部队的
大部份演 训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在室内电子模拟合成,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经费,
减少武器装备的损耗,也使外国对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备战水平更加难以琢磨。 

武器装备最新进展

为在未来战争中争取主动,中国加快了在太行山区部署东风-4和东风-5A的计划,
其 中东风-4加装了弹上计算机,导航精度有所提高;部份东风-5A被装上了多弹头
分导 弹头。今后在该地区还将部署新一代的东风-31和东风-41型洲际导弹。在1998
年头4个月,中国生产了4枚东风-5A,在年底生产线关闭前,至少又生产了2枚,使
已知 东风-5的部署总数达到了26枚,全部指向美国各大城市。东风-31甲型准洲际
导弹已 经定型并服役,为单弹头设计,部署在福建仙游地区,更新的多弹头衍型于
今年8月试射成功,采更先进的星光加GPS导航。因为我东南部地区云层较厚,使得美
国的ERS雷 达影像卫星在该地区上空的侦察有所不及。这是二炮选在该地区部署
东风-31的主因 之一。另外,在去年二炮向该地区调动4个战术导弹旅的时候,中国
曾利用电子对抗手段对法国的SPOT卫星和美国的间谍卫星进行干扰,使得华南地区卫
星云图出现 “黑洞”,这一“怪像”曾被当时国内媒体广泛报道。从射程上来说,
中国曾作过 利用计算机模拟东风-5A从云南和湖南向美国方向发射攻击的实验,似乎
只有非洲和拉美小部份不在攻击范围之内。虽然外界预估东风-31为准洲际导弹,但是
要打到美 国西岸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中程弹道导弹方面,机动的东风-21型弹道导弹自95年起开始研制高精度雷达区域匹 
配的末制导系统,CEP在50米左右,配合钻地弹头,可攻击地下加固工事。弹头部份 
被重新设计,采用了复合材料,隐形布局,增加了干扰手段,射程提高到2,200公里,
新导弹定名为东风-25,已于99年8月3日研制成功,预计2002年服役。另据美国 官方
的情报显示,中国曾利用火车车厢作为东风-21和东风-4的发射平台,后者的试验证
明是明显的失败,而前者的试验似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能已经部署在了吉 林通
化地区的二炮部队。战术导弹目前主要是东风-15和东风-11两种,已经进入批量生产。
其中东风-11已经 部署了至少60枚,除常规的EY-115型高爆杀伤弹头外,另有6种新
型弹头。加装差分GPS等 改进导引系统的改良型正在试验当中。东风-15为航天一院
出品,90年代初曾专门为其研制出战术核弹头,但94年后出产的东风-15大都装常规
弹头。1996年时,东风-15导 弹仅有几十枚,而现在总数已达到250枚之多,未来5年
还将再生产350枚左右。在95年 7月21至23日凌晨1时到3时,二炮某旅按计划向台湾
北部直径20海里的弹着区发射了6枚东风-15,头4枚有3枚命中目标区,但CEP达3。2
公里之多。在笠年的“快车60” 和“海峡961”中该部发射的东风-15在精度上有了
较大的提高,命中点都接近目标 区中心,反应速度也有了较大提高。其中,在“快
车60”演习中,某导弹发射先锋三连在60小时内从江西乐平向福建预设基地紧急机动,
一辆发射车向两个分隔较远 的目标连续发射2枚导弹,导弹双双命中靶区,并在终程
俯冲阶段展示了一定的机动 性,经美“神盾”雷达追踪证实为改良型东风-15。1998
年4月间,二炮曾密集进行东风-15导弹的内陆试射,据美五角大楼判定为GPS辅助垂
直静压式陀螺仪提高精度 的验证性试验。证明中国对东风-15的开发未曾止步,不遗
余力。未来在对台战役的 初期阶段,东风-15和东风-11作为攻台主力,将多批次纵
深打击台全境,发射总数可能多达300枚。尤其以在平流层引爆电磁脉冲弹头最具杀
伤力。相关弹头的研究相 信在96年第45次核试中得到了关键性的数据,目前可能已
经设计定型。

另外,早在1996年底在兰州军区双子城建立的第一支巡航导弹旅已经装备了我国第 
一代地形匹配加惯导的巡航导弹,射程超过400公里。去年GPS制导的CTF-2型巡航导 
弹也已成功定型,制导精度小于10米。1999年,张万年分别造访研制巡航导弹发动 
机的西北工业大学和导航设备的京郊第8359研究院时向在场科研技术人员说:“发 
扬两弹一星精神,要缩短统一进程,就看你们了!”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海空军都有中央军委直属核战略部队,装备有轰-6(注:可能 
已经退役)、A-5和歼轰-7,水下有092核攻击潜艇和093型核弹道导弹潜艇,是海、 
陆、空三位一体核威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份。

不管美国承认与否,中国的战略核导弹发展水平正在迎头赶上。尽管从数量上讲还 
远远达不到美、俄的能量,但是从技术上说差距绝对不出10年。据一位二炮军官讲 
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发展成“掌心天外揽一手,挟雷射天弹指间”的现代化军 
队。不管是在深山丛林,还是在大漠戈壁,发射车拉着导弹可以在简易道路上跑, 
停在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平地上支起架子就可以打;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 
都能以比过去快几倍的速度完成发射。这反应随着第二代固体燃料技术和弹道导弹
高科技领域的不断突破,二炮部队的核威摄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美国介入中国事务 
的代价恐怕也要重新盘算了!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ftclsun.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1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