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Butterfly), 信区: Green
标 题: 神秘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五)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Apr 10 17:27:52 2000), 转信
军民同步
中国的军、民航天计划实际上是同步协调发展的。很多军用技术都是在民用运载
火箭上技术检验过关的,从而避免了单纯进行导弹试射的敏感性。例如,1986年
前从未发射过多弹头战略导弹,但是通过发射东风-4改装的运载火箭实现了“一箭
三星”,间接验证了自己集束弹头的发射能力。中国发展的长征-2C/3系列,实际上
就是东风-5洲际导弹改装的。近年来,中国为摩特罗拉公司发射Iridium通讯卫星也
检验了中国的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MRVs)的发射能力。可以说,长征系列运载火
箭的逐步成熟和进步也印证了中国长程弹道导弹的可靠性和技术水平。而发射长征
火箭的 指管通情系统也对二炮的C3I发展起着互补促进的重要作用。一条长达25,000
公里, 贯穿中国东西和南北走向的地下光缆通讯网已经建成。这条光缆通讯网的建立
不仅为全国各地民用航空航天单位提供高速的资讯服务,也打通了北京和二炮各基地的
直接联系,现在,中央军委可以通过京郊指挥总部的大屏幕显示器和数千里外各二炮发
射基地直接地进行清晰的数字语音图像通信。不远的未来,它还将成为全军光纤网的主
干。
未来展望
在中、短期内,中国对美的核威摄将通过不断提高导弹的反击生存率,增强突防手
段和提高命中精度来实现。有了前苏联的前车之鉴,笔者估计,除非中、美双边关
系出现大的倒退,中国的洲际导弹总数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80年代
初生产的第一批东风-4/5洲际导弹将逐步退出现役,取而代之的是改良型东风-4/5以
及从地井和公路发射的东风-31/41战略导弹。就是以1:1的替换比,新型导弹携载
的多弹头能力仍能使打击的目标有可观的增加。
在可预见的未来,为因应吓阻台独,甚至必要时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除了远程战
略导弹,中、短程精准打击战术地地导弹和巡航导弹将是二炮发展的重要方向。中
国最近批量生产的东风-15第四批60枚的最后一组(8枚)已于98年10月中完成总装测
试,并装备了二炮驻江西的三个导弹旅。新近在福建漳州成立的南京战区直属新编
第一旅也正在全速形成战斗力。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中已经决定将持续对台施压,在
2002年前,陆续完成这4个导弹旅共320枚东风-15的全战备部署。
此外,二炮还在积极发展激光发射器、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等天基军事兵器,
努力开拓太空主战场,力争未来战争主动权。据“解放军报”报道,一座以军事航
天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军事航天研究中心,已于近期在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成立。这个
中心建有航天综合仿真研讨大厅,天战模拟仿真系统、航天发射指挥训练模拟系统
等一批先进设施。随着天基部队的发展壮大,在2020年前,一个崭新的军种,天军
是可以预期的。
最后,用二炮司令员杨国梁自己的话来总结二炮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是再权威不过了:
“回顾第 二炮兵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和改革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炮 兵仍要继续深化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努力按照战略导弹部队的
特殊 规律来建设。”
“中国发展数量有限的战略核武器,完全是为了打破核垄断,反对 核讹诈,为了自卫;
遏制可能出现的核袭击,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在此 我们愿意重申,任何时
候,任何条件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我想大声说,“二炮”,你让台独分子胆颤心惊,反华势力寝食难安!你是中国人的自
豪,中华 民族的骄傲!任重道远,再接再励!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ftclsun.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