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蓝天上的较量:看珠海航展“雨燕”战“八一”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Nov  5 09:17:54 2004)

  千龙网珠海11月4日讯(记者 宋大昭) 航展最大的看点是什么?航展中最好看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那就是飞行表演!很多观众恐怕就是冲着各国表演队的飞行表演才不辞辛苦
地来看航展。今天是开展以来飞行表演比较多的一天,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和俄罗斯
“雨燕”飞行表演队相继升空,各自施展绝活儿,向大家展示其空中魅力。 

  众所周知,由战斗机组成的官方飞行表演队代表了一个国家空军(海军)飞行员最高
超的飞行技术,同时也体现出各国战斗机的机动性能。既然“八一”和“雨燕”同台亮相
,那么,观众们自然而然地要比较一下,这两支飞行表演队谁更强? 

  早上10:40分左右,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开始起飞进行表演。6架歼7EB战斗机分
为2个编队,每个编队3架飞机,目测滑跑700米左右后于跑道边8号指示碑处抬前轮。“雨
燕”表演队于下午2点准时起飞,前四架先编队起飞,第五架随后起飞,目测滑跑300米左
右后离地,此时位于跑道边6号指示碑处。每两个指示碑间隔为200米,也就是说,歼7EB战
斗机的起飞滑跑距离至少比米格-29多出400米,两种飞机的起降性能好坏一目了然。 

  “八一”起飞后主要以编队飞行为主,共飞了四种队形。每种队形下均做出了盘旋、
筋斗等机动动作,特点是盘旋半径较大,筋斗最高高度较高。“雨燕”起飞后主要以4机菱
形编队和五机箭形编队为主,主要动作包括筋斗、盘旋、编队滚转、天女散花等,最后还
由1号机表演了低速通场、尾冲等特技动作。从现场来看,“八一”的编队盘旋半径比“雨
燕”大得多,往往是编队飞过后很久都不见踪影,过一会儿才重新出现;而“雨燕”的飞
行基本保持在观众视野范围内,其编队盘旋时的坡度远大于“八一”队,因此盘旋半径要
小很多。“八一”没有做出编队滚转动作。“雨燕”的筋斗最高高度比较低,观众可以用
肉眼跟踪其行动轨迹,且做一般机动的时候“雨燕”的飞行高度也比较低。此外,“雨燕
”的编队间距远小于歼7EB飞机。整个表演中,“八一”队基本未作垂直方向的机动,而是
以盘旋为主;“雨燕”则比较放得开,表演如行云流水一般。 

  总体而言,“八一”队的表演质量不如“雨燕”,而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飞机性能上的差异。歼7EB的前身是歼7战斗机,这种飞机主要用来执行截击任务,适合于
高空高速飞行,低速机动性能较差;而米格-29战斗机属于第三代喷气战斗机,推重比大机
动性好,其低空低速盘旋性能相当出众。这种性能上的差距或许是造成“八一”队表演质
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雨燕”的表演也确实展示了俄罗斯飞行员的实力,比如
“尾冲”机动、编队整体滚转等动作,此外,米格-29飞机飞得时候飞机间距比较小,八一
队则间距较大。 

  当然,这些比较仅仅是根据现场的情况做出的推论,并没有科学数据说明谁比谁到底
强了多少。观众们只需要去好好地欣赏、尽情地感受飞行表演所带来的强大震撼力。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