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ryou (飞天), 信区: Green
标 题: 战略合作:中巴再出手(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24日10:43:0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谢里夫政府的计划泄漏后,媒体和军方对谢里夫的独断专行极为不满,全国上
下随即展开了一场“谁出卖了国家主权”的大讨论。在强大的国内舆论压力下,瓜
港所在地议会通过决议,反对谢里夫政府与美国公司签订的协议,美国的这项雄心
勃勃的计划就此告一段落。
1998年5月和6月巴基斯坦为了对付印度的核威慑,针锋相对地进行了6次核试
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巴基斯坦和印度进行长达数年的经济制裁,巴基斯坦
的国内经济局势因此急转直下,长期隐藏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日益凸现出来。政局持
续动荡不安,而软弱的谢里夫政府却对此束手无策,群众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1999年10月,军界强人穆沙拉夫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谢里夫政府,此后,军政府的
各项得力措施使国家维持了相对安定,经济形势也趋向好转。内政方面虽有所起色
,但在外交领域,美国和印度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在民用核技术领域内
的合作指责不断,伊斯兰堡虽多次表达其将遵守核不扩散公约及其它的相关义务,
但美国始终对此持怀疑态度,相互的猜忌使得巴美关系长期在低谷中徘徊不前。与
此同时,2000年克林顿对印度的成功访问让印美关系急剧升温,巴感到了迫在眉睫
的明显威胁。
就在穆沙拉夫将军在面临西方孤立的情况下,中国在把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
手。为了协调两国的外交政策,穆沙拉夫将军于2000年7月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两国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鉴于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巴无私的援助
和支持,特别是中国已经具备进行国际重大工程的投标能力,例如中国和伊朗共同
投资的德黑兰地铁站以及和苏丹合资的大型石化企业就是最好的证明。
良好的政治关系促进了经济合作的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友好合
作关系,朱镕基总理于5月11-14日对巴进行了友好访问。但就在朱总理访问巴基斯
坦前夕,印度国防部发表了支持美国部署NMD声明并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演
练。而也正在此时,中国和巴基斯坦达成了瓜德尔港共同开发协议,其间所蕴含的
战略意义可谓是意义深远、不谓自明。 (苏江
--
----飞天---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R-AI.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