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odSleep (猪的小弟),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十八掌 第五节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27 16:00:24 2005), 转信

[l]矢岛拈利等:《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58页,原书房,1979。

[2]矢岛拈利等:《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59页,原书房,1979。

[3]“舍密”为荷兰语“化学”的日本音译,本书是宇田川据荷译英人亨利·威廉《实验化要旨》等书编译而成的。

[4]杉本勋:《日本科学史》,《体系日本史丛书》第19卷第413页,山川出版社,
1980。

[5]栗田元次:《解说日本文化史》第554页,明治图书株式会社,1930。

[6]下濑火药:一种以三硝基酚为主要配方的黄色炸药,海军技术员下濑雅允发明。这种炸药与黑色炸药相比,爆破力强且无黑烟。

[7]琵琶湖疏水工程是指穿越比睿山,疏通琵琶湖水至京都的运河,1892年由京都大学教授田边朔郎设计施工,铁路贯通两大隧道运输物资,在山坡斜侧建立水电站,引水发电,为当时罕见的水利工程。

[8]栗田元次:《解说日本文化史》第546页,明治图书株式会社,1930。

[9]《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306页。

[10]《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311页。

[11]《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394页。

[12]福泽喻吉:《劝学篇》,转引《明治文化史》第5卷第522页。

[13]《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549页。 

[14]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流派,沿用旧历史学泥观点,否认经济规律,反对理论分析,凭借特定历史统计资料,强调伦理道德与国家权力在经济中的作用,鼓吹阶级调和与社会改良,企图使德国走普鲁士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派学者有的堕落为俾斯麦以至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辩护士。

[15]《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657页。 

[16]参观扳本太郎:《日本的修史与史学》第4章,至文堂,1980。 

[17]西乡信纲:《日本文学史》中译本第2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8]小宫丰隆《明治文化史》第9卷《音乐演艺》第619页,原书房,1980。

[193上野直昭:《明治文化史》第8卷《美术》第29页,原书房,1981。 

[20]栗田元次:《解说日本文化史》第584页,明治图书株式会社,1930。

[21]《明治文化史》第8卷《美术》第416页。

[22]都绎式:15世纪前期英国的建筑式样。

[23]《明治文化史》第8卷《美术》第222页。 

[24]神抵官:明治政府七官之一,掌管祭祀、监视诸陵、传布神道的国家机关。

[25]三条教宪:1.体敬神爱国之旨,2.明天理人道,3.奉戴皇上遵守朝旨。 

[26]幕末法国传教士犯禁在浦上(长嫡市北部地方,岛原起义后残余基督教徒仍在当地信教)传教,幕府拘禁教徒。1868年(明治1年)长崎法院又检举教徒的活动,政府将教徒3000余人流放各藩。 

[27]日本基督教数寄屋桥教会牧师田村直臣因1892年(明治25)在美国发表《日本新娘》一书,揭露日本封建家族制度的缺点,被指摘暴露国耻,在日本基督教会第九次大会上被开除教职。

[28]岸本英夫:《明治文化史》第6卷《宗教》第413页,原书房,1979。 

[l]矢岛拈利等:《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58页,原书房,1979。

[2]矢岛拈利等:《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59页,原书房,1979。

[3]“舍密”为荷兰语“化学”的日本音译,本书是宇田川据荷译英人亨利·威廉《实验化要旨》等书编译而成的。

[4]杉本勋:《日本科学史》,《体系日本史丛书》第19卷第413页,山川出版社,
1980。

[5]栗田元次:《解说日本文化史》第554页,明治图书株式会社,1930。

[6]下濑火药:一种以三硝基酚为主要配方的黄色炸药,海军技术员下濑雅允发明。这种炸药与黑色炸药相比,爆破力强且无黑烟。

[7]琵琶湖疏水工程是指穿越比睿山,疏通琵琶湖水至京都的运河,1892年由京都大学教授田边朔郎设计施工,铁路贯通两大隧道运输物资,在山坡斜侧建立水电站,引水发电,为当时罕见的水利工程。

[8]栗田元次:《解说日本文化史》第546页,明治图书株式会社,1930。

[9]《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306页。

[10]《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311页。

[11]《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394页。

[12]福泽喻吉:《劝学篇》,转引《明治文化史》第5卷第522页。

[13]《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549页。 

[14]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流派,沿用旧历史学泥观点,否认经济规律,反对理论分析,凭借特定历史统计资料,强调伦理道德与国家权力在经济中的作用,鼓吹阶级调和与社会改良,企图使德国走普鲁士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派学者有的堕落为俾斯麦以至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辩护士。

[15]《明治文化史》第5卷《学术》第657页。 

[16]参观扳本太郎:《日本的修史与史学》第4章,至文堂,1980。 

[17]西乡信纲:《日本文学史》中译本第2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8]小宫丰隆《明治文化史》第9卷《音乐演艺》第619页,原书房,1980。

[193上野直昭:《明治文化史》第8卷《美术》第29页,原书房,1981。 

[20]栗田元次:《解说日本文化史》第584页,明治图书株式会社,1930。

[21]《明治文化史》第8卷《美术》第416页。

[22]都绎式:15世纪前期英国的建筑式样。

[23]《明治文化史》第8卷《美术》第222页。 

[24]神抵官:明治政府七官之一,掌管祭祀、监视诸陵、传布神道的国家机关。

[25]三条教宪:1.体敬神爱国之旨,2.明天理人道,3.奉戴皇上遵守朝旨。 

[26]幕末法国传教士犯禁在浦上(长嫡市北部地方,岛原起义后残余基督教徒仍在当地信教)传教,幕府拘禁教徒。1868年(明治1年)长崎法院又检举教徒的活动,政府将教徒3000余人流放各藩。 

[27]日本基督教数寄屋桥教会牧师田村直臣因1892年(明治25)在美国发表《日本新娘》一书,揭露日本封建家族制度的缺点,被指摘暴露国耻,在日本基督教会第九次大会上被开除教职。

[28]岸本英夫:《明治文化史》第6卷《宗教》第413页,原书房,1979。 


【 在 GoodSleep (猪的小弟)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四节 教 育
:     德川时代的教育分为武士教育和庶民教育两大类。实际上校只为武家子弟而设,一般庶民几乎不存在所谓学校,只有为上层庶民子弟读书的庙塾“寺子屋”。幕末这种寺子屋得到普及。明治政府成立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分为武家、庶民两大类的旧教育体制全面崩溃,从而建立基
: —、维新初期的教育改革和保守教育思想的抬头
: ...................

--

※ 修改:·ersy 于 Jan 27 21:24:29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0.69]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137.243.9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