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itan (孤独小马), 信区: Green
标  题: 印度核潜艇初揭面纱(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20日18:20:0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作者:吴健
  自从1998年5月进行核试验以来,印度发展核军备的努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
遍关注。据英国《防御系统日报》报道,在建立以弹道导弹为主的陆基核打击力量和以
“美洲虎”战斗轰炸机为主力的空中核打击力量后,印度军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海上
核力量的建设,印度海军一位负责人在新德里透露,他们在孟买开工建造的第一艘国产
核潜艇将于2002年正式下水。根据一项代号“75号工程”的计划,印度准备在2
010年前后使5艘同型核潜艇加入印度海军现役,以使印度成为一个拥有“三位一体
”核打击力量的国家。
  “75号工程”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浓厚的俄罗斯血统,这也难怪,印度军队第一次
接触核潜艇技术就是靠前苏联的帮助。1988年,前苏联向印度出租了一艘CI级核
潜艇,这是核潜艇史上破天荒的事,印度海军特地用印度教战神的名字“查库拉”来命
名它。该艇水下排水量4900吨,水下航速27节,可从水下发射反舰巡航导弹。印
度海军立即组织人员掌握其驾驶技术;另一方面,又让专家熟悉核潜艇的构造,印度也
因此调整了自已核潜艇设计的方向。据翻,俄罗斯的红宝石设计局为印度核潜艇提供了
非核方面的技术援助,包括为核潜艇艇体的设计和建造提供技术,提供核潜艇水下导航
技术等。
  根据目前估布的材料,“75号工程”中的核潜艇个头并不大,全长73.8米,宽
9.9米,高6.6米,水面排水量2300吨,水下排水量2850吨,比法国制造的
世界上最小的红宝石极核潜艇大不了多少。在这样的排水量下,潜艇的性能不可能十分
先进,显示出印度设计师们较为保守的倾向,毕竟解决核潜艇的有无问题是印度发展海
上核力量的首要目标,而性能的提升可以放在以后去做。为了保证安全,印度核潜艇不
惜采用双壳体结构,虽然潜艇的储备浮力高达32%,生存力提高不少,但却挤占了艇
上乘员和设备的窨,留给今后改装的余地也非常有限。“75号工程”核潜艇的壳体用
24-27毫米的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焊接处加厚到30-35毫米,最大潜深达4
00米,据说即使一枚普通的324毫米鱼雷直接命中也不碍事。为了加强静音效果,
“75号工程”核潜艇采用短粗的水滴型艇形,以减少水中航行阻力,降低水噪声;潜
艇外壳还嵌满规格为16平方厘米的方形塑形消音瓦并用反声纳橡胶涂层将艇体包装起
来,以吸收潜艇自身噪音,并能阻止敌主动声纳的探测,甚至核反应堆也安装在弹性基
座上。通过这些措施,印度核武器专家卡拉姆夸口说“75号工程”很可能是未来“印
度洋海底的黑洞”。“75号工程”的动力源为一个功率为90兆瓦的核反应堆,外加
两台辅助发电机,水上最高航速16节,水下最高航速20节,续航力42天,最大航
程14000公里。目前,负责攻关的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心已经在印度南部的研制基
地试运转一套陆上核反应堆,而真正的推进系统随后也将交付使用。

--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0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