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印度核理论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Nov 28 15:33:14 1999), 转信


印度核理论
  1999年8月16日,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提出了印度核理论,概述了印度核
部队的建立、部署和使用的概括性原则。强调印度将奉行拥有可信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
的理论。称印度拥有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阻止任何国家或实体对印度及其部队使用和
威胁使用核武器。承诺印度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对无核国家动用核武器,但是如果印
度及其军队遭到核打击,它将以动用核武器的惩罚性报复行动,给侵略者造成无法接受的
损失。印度核部队将建立在飞机、移动陆基导弹和舰艇三合一的基础上,投放使用核武器
的权力仅属于印总理等最高政治层。印度核威慑力的中心原则是可信性、有效性和生存能
力。
  全文如下:
    一、导 言
  1.1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使用核武器,对人类以及国际制度的和平与
稳定造成了最严重的威胁。与其它两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同,如国际条约禁止使用的生
物和化学武器,核武器仍然是保证国家与集体安全的手段,人们一直设法在1995年5
月通过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条款中使选择性地拥有核武器合法化。核武器国家
声称,它们将继续依赖核武器,其中一些国家采取了甚至在非核情况下也使用核武器的政
策。这些事态的发展等同于实际上放弃了核裁军。这使得国际社会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的努力严重受挫。
  1.2 印度的首要目标是在一个和平与民主的框架内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科学
与技术的发展。这需要一个持久的和平环境,保证和平与稳定不会遭受潜在的威胁。印度
将与全球的民主潮流进行合作,努力朝着这个总目标前进,在国际制度朝着公正、公平与
和平秩序的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1.3 在事态发展过程与战略问题上的自主决定权是印度人民不可剥夺的民主权
利。在一个设法让挑选出来的少数国家的核武器在不确定的未来合法化的世界里,在一个
日益复杂、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武力的世界里,印度将不遗余力地维护这
种权利。
  1.4 印度的安全是其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印度将继续着眼于扩
大周边的和平与稳定区域,这样,最为优先发展的目标就能不受干扰地得以实现。
  1.5 然而,与首先使用核武器有关的进攻性理论的存在,以及一些核武器国家坚
持要让它们甚至对非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合法化,这些对一个国家的和平、稳定与主权
构成了威胁。
  1.6 本文概述了印度核部队的建立、部署和使用的概括性原则。关于核部队的结
构、部署与使用的政策和战略细节将源自这一框架,将分别制订,并不断进行检查。
     二、目 标
  2.1 在不存在全球性核裁军的情况下,印度的战略利益需要可信、有效的核威慑
力,以及在威慑力未能生效的情况下足以采取报复行动的能力。这是符合赞成有自卫权的
《联合国宪章》的。
  2.2 对威慑力的规定应该根据印度核部队的设计,根据能够提供最大限度的可信
性、生存能力、有效性、安全保障和安全能力的战略仔细衡量。
  2.3 印度将奉行拥有可信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的理论。在“仅为报复”这种政
策下,我们武库的生存力至关重要。这是一个与战略环境、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国家安全需
要有关的动态概念。核部队的实际规模、组成部分、部署以及使用取决于这些因素。印度
的和平时期的立场旨在让任何潜在的侵略者相信:(a)任何要对印度使用核武器的威胁
将导致反击这种威胁的措施;(b)对印度及其军队发动的任何核攻击将导致动用核武器
的惩罚性报复行动,它会给侵略者造成无法接受的损失。
  2.4 印度拥有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阻止任何国家或实体对印度及其部队使用
和威胁使用核武器。印度不会首先发动核打击,但是如果遭到核打击,它将以惩罚性报复
行动作出回答。
  2.5 对于不拥有核武器,或者没有与核武器国家结盟的国家,印度不会诉诸于使
用或者威胁使用核武器。
  2.6 威慑力要求印度保持:(a)足够的有生存能力的作好战斗准备的核部队;
(b)强大的指挥和控制系统;(c)高效的情报和预警能力;(d)与战略相一致的综
合作战计划与训练;(e)使用核部队与核武器的意愿。
  2.7 保持高效的常规军事能力,以提高爆发常规军事冲突和威胁使用或使用核武
器的门槛。
     三、核部队
  3.1 根据可信的最低限度的威慑力的概念,印度的核部队将是高效率的、能打持
久战的、由多种部门组成的灵活的能迅速作出反应的部队。这些部队将按照上述目标的要
求,建立在飞机、移动陆基导弹和舰载资产三合一的基础上。部队的生存能力将因为集多
种冗余系统、机动性、分散性和迷惑性于一体而得以增强。
  3.2 这种理论设想了确保在和平时期部署的军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成完全可
以使用的部队,以及甚至在遭到敌方打击、作战能力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能采取有效报复
行动的能力。
      四、可信性和生存能力
  以下是印度核威慑力的中心原则:
  4.1 可信性:任何敌人都必须知道,如果对印度及其部队使用核武器,印度能够
而且一定会用足够的核武器进行报复,给侵略者带来他们将发现是无法接受的破坏和惩
罚。
  4.2 有效性:通过包括可靠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进攻的分量在内的所有因素的
增效作用,印度的核威慑力效应可以达到最大限度。
  4.3 生存能力:
  (a)印度的核部队和他们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将按照遭遇突然袭击时有很强的生存能
力,并能迅速作出惩罚性反应的要求来组建。部队的设计和部署要确保部队能在首次打击
中生存下来,能经受多次摩擦性冲突,以及拥有足以对侵略者进行无法接受的惩罚性打击
的报复能力。
  (b)保证核指挥和控制的连续性的程序将确保连续有效地使用核武器的能力。
     五、指挥与控制
  5.1 核武器由最高政治层严格控制和投放使用。投放使用核武器的权力属于印度
的总理,或者指定的接班人。
  5.2 建立有效、有生存能力、有必不可少的灵活性和迅速反应能力的指挥和控制
系统。综合作战计划,或者取决于战略目标和目标政策的一系列的序列计划,将是该系统
的组成部分。
  5.3 为了有效地使用核部队,将确保核部队的指挥与控制的统一性,包括双重投
放系统。
  5.4 要确保核武库以及有效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和信息
(C4Ⅰ2)系统的生存能力。
  5.5 印度的国防部队应准备在核—生—化(NBC)环境中进行作战,并且将作
战能力的下降减少到最低程度。
  5.6 应该建立空间和其它资产,提供预警、通信、损失或起爆评估。
  六、安全与安全保障
  6.1 安全:采取特别谨慎的措施,严密防止核武器、它们的生产、运输和储存出
现偷窃、遗失、破坏、毁坏或未经授权的接触和使用的可能性。
  6.2 安全保障是一种绝对必要的条件,应该制订防篡改的程序和制度,确保不会
发生未经授权和因疏忽而激活和使用核武器的情况,避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6.3 灾难控制:印度将制订能够处理可能发生的核武器和核材料事件的特殊情况
的相应的灾难控制系统。
    七、科 研
  7.1 印度应该加强科研工作,紧跟这个领域中的技术发展。
  7.2 印度在致力于坚持部署最低限度和可信的威慑力的同时,将不接受对发展科
研能力的限制。
     八、裁军与军备控制
  8.1 全球性的、可核实的、非歧视性的核裁军是国家安全的目标之一。印度将继
续努力,尽早实现建立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目标。
  8.2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印度的基本承诺,因此印度将尽一切努力说服其它拥有
核武器的国家加入禁止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际条约。
  8.3 印度作出了完全的消极安全保证,印度还将为核武器国家向非核武器国家作
出有国际约束力的无条件的消极安全保证而努力。
  8.4 设法让核武器控制措施成为国家安全政策的一部分,以减少潜在威胁,保护
我们自己的能力及其有效性。
  8.5 鉴于核武器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应该寻求、谈判和制订相应的减少核威胁和
建立信心的措施。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