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亚太上空的鹰----中日印新型主力战机比较(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3月02日09:18:0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与F-2相似,F-10除了因使用AL-31F发动机(最大推力增加20%,后燃推力增加25%)而使长度
略微修改外,与雄狮相比外型没有多大变化.F-10的外型采用了翼胴融合体,前翼三角翼,
全机共有9个独立的控制面;两个前翼,两个前翼襟翼,两个内侧升降副翼,两个外侧升降副
翼和一个方向舵,皆由四重数位式线传操纵系统控制.当由这些控制面协调动作完成时,可
以使飞机在不改变飞行状态的情况下,上下左右转换方向,飞机可以在没有俯仰的情况下
进行旋上升或下滑.并能在不倾斜机体的情况下进行旋回,改变机首的方向.最近中共向俄
罗斯提出引进Su-37使用的AL-37FU发动机,用以改装F-10和自产的Su-27,如果F-10能够采
用具有TVC功能的AL-37FU发动机,将可提高该机的机动性.
LCA是一种单座单发动机,无水平尾翼,三角翼设计的战斗机,设计重点是缠斗性能,也具有
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LCA的翼形设计在翼根部分前端切掉一块,前缘的后掠角减少,所以
有人称之为"双三角翼". 据说这样形状的飞机大攻角飞行时可产生较强的翼根前缘涡流
,提高机翼升力.LCA的翼面积大,展弦比却只有1.79,是现代战斗机中最小的(F-16是3.2,
MiG-21,幻象2000等三角翼飞机的展弦比都大于2.0), 机翼展弦比越小,阻力也越大.因此
LCA选用这样小的展弦比实在令人费解. 另外LCA没有水平尾翼或前翼,而是靠机翼后缘
的副翼产生升降舵作用(称升降副翼),虽然飞机的操纵性会因此受到影响,但HAL称这
种飞机是「弛解稳定」,无需靠飞机自身的空气动力保持稳定性,而是靠飞机上的飞行
控制系统透过感应器,计算机等自动保持飞机的稳定性。因此这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可靠
性要求很高,为此LCA装有两套独立的计算机,可同时工作,一套坏了也能保证工作。另
外飞
机还采用了四重数位式线传操纵系统进行操控。但不管怎样,没有水平尾翼或前翼的三
角翼飞机在起降时,升降副翼要靠上翅来保持飞机平衡,这样机翼产生的升力系数就大
不了,使飞机的起降距离增加。LCA为克服这一缺点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如自动的前缘襟
翼,机身背部两片减速板等,但估计收效不会很大。与美国的F18CD很相似,LCA的进气
道设在机翼根部,可使大攻角状态下进入进气口内的气流不容易产生分离现象。但LCA的
进气口并没有调速板或调节锥,而是采用固定式进气道,这种进气道结构简单,能减轻
飞机重量,但在超音速飞行时,进气口外会产生直激波,不但飞机阻力大增,使进气受
到影响,发动机推力也会下降,所以LCA的最大飞行为1.6马赫,计划在试飞后再作修正
。但HAL表示,现代空战很少在超音速条件下进行,所以不追求较大的飞行速度。
动力装置大比较
航空动力装置是飞机的心脏,在这一尖端领域,亚洲国家一向落后於欧美先进国家。也
是因为如此,中共,日本以及印度这样雄心勃勃的亚洲大国才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在这
一技术领域。日本在战机的发展方面一向离不开美国的技术援助,特别是在动力系统方
面,甚至独立自主的JF-210方案也计划使用GE公司的F404发动机。F-2是在F-16CD的基础
上发展的,因此动力装置也决定选用奇异公司的F110-GE-129发动机。F110-GE-129发动
机是一种双轴发动机,压缩段有9级,压缩比为31。环形燃烧室设计结构紧凑,燃烧段是
机械加工组件,是由Rene220C合金制造的铸造框架结构。与其前身F101相比,旁通比从
早先的0。87降至0。76。F110的推重比为8,最大后燃推力13,600公斤。其实早在1995
年日本政府就决定自行研制军用喷射发动机,在当年投资1,020万美元展开发展工作。
按设计要求,发动机最大推力5,000公斤,推重比达8以上,并计划10年内研制成功。不
过由于这种发动机推力远小于F110,所以方的动力系统仍将完全由美国提供。目前中共
急欲引进Su-37战机及AL-31F发动机;中共制的AL-31F则称作WS12,这种发动机最大推力
12,500公斤,推重比为8。该发动机与美国普惠公司的F100-PW-229性能相当。在俄制发
动机的基础上,中共亦自力研发新一代军用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推重比达7以上,发动机
的单位推力为110千牛顿。前一阶段中共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双方将在电脑辅助设计(C
AD ),发动机结构完整性(ENSIP),向量喷嘴和红外线反制技术,复合倾斜等关键技
术方面进行合作。F404是美国海军航空队F-18舰载战斗机的动力装置,其卓越的性能一
直为人称道,中国,日报和台湾都曾有引进该发动机的企图。印度总共向美国购买了11
具F404作为LCA试飞阶段的发动机,在此之前HAL曾有引进过维修俄制RD-33和法制M53发
动机的经验。印度人希望曾有美国发动机能增进与美国的军事联系,并减少在试飞阶段
因发动机问题引发的延误。但由于印度不希望长期依靠进口发动机 ,所以投入大笔资金
由中 肴计新只芯亢头⒄怪行?(GTRE)自行研发一种类似的发动机,称为GTX-35V
S,又名Kaveri。这种发动机比F404的推力稍大一点,净推力50。7千牛顿,后燃推力8万
牛顿。重1,050公斤,发动机推重比为7。8左右,与F404或RD303同级。由于外国发动机
不适合印度的气候条件,因此在GTX-35VS处于设计阶段时就特别强调要在印度的高温天
候下仍能发出较大的推力。该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已展开多年,预计1998年可以装在原型
机上进行试飞,估计总研制经费不会少于15亿美元。
航电及武器系统
以上三种战机无一例外的全部采用四重数位线传飞控系统。使用四重操纵系统而不是三
重系统的好处是可以允许有二次故障。如果出现第二次故障,对于三重的系统来说,将
出现好,坏系统各一的局面,坏的系统卡住不动时,万一好的要向左,坏的要向右,飞
机将无所适从。但如果是四重线传飞控系统,坏与好的比例是一比二,按照少数服从多
数的原则,飞机将仍然正常飞行。早先中共的BW-1原型机就因为三重系统而吃过苦头。
 雷达射控系统以F-2最为优越,该机采用的相位阵列雷达是一种相当尖端的技术,美国
目前正在研制的F-22战机也将装置类似的雷达。由于美国国会和商务部以贸易不平衡问
题为由,反对向日本提供包括飞控软体在内的相关技术,使日本藉此独立开发了包括线
传操纵技术在内的电子装备,而且对美国提供的软体,日本方面也都根据自身的地理环
境和作战任务进行了改良。
中共的F-10利用雄狮战机的电子设备和射控雷达进行改良。该机采用的数位化电子设备
是采整体化设计,将以往各种电子设备的功能如:导航,地形跟踪与回避,武器投射,
电子反制及飞行控制等综合在一起。而且组件是利用一些通用的模组式零件,当出现故
障和损坏时,可迅速进行更换或重新配置来执行其任务。也有消息说F-10亦有可能采用
俄制雷达系统,目前俄国费佐特隆(Phazotron)雷达联合集团正在为中国沈阳飞机工业
公司(SAC)的出口产品F-8II设计机载射控雷达。但无论是以色列的产品或是俄制雷达
,最终都将由中共自行生产。而技术难度最大的线传操纵软体是由中国与以色列共同开
发的,其中编写工作由双方共同完成,采用Ada语言。
LCA可能选用瑞典的PS-15A或美国的ANAPG-67,待其自行研制的雷达出来后再行更换。但
最近印度已与俄罗斯就引进Su-37使用的NO-10雷达的事宜展开谈判。印度希望用先进的
阵列雷达技术以弥补LCA在其它方面的不足。
F-2携带有装有红外线影像导引的ASM-2(93式)反舰飞弹,同时它还能携带装有同样装
置的GCS-1或GCS-2导引炸弹,其重量分别为227公斤,340公斤。这类导引炸弹的命中精
度要比普通炸弹高的多,但价格较高,是普通炸弹的5倍。除了美国制造的AIM-7F雷达导
引中程空对空飞弹外,AAM-3(90式)红外线短程空对空飞弹也是该机的制式装备之一,
这种飞弹是以美国响 采 飞弹为基础改?而成,红外线寻标头的反干扰能力更强,另外
日本还在研制一种射后不理的雷达导引中程AAM-4空对空飞弹。1995年10月已在太平洋的
一个小岛上进行过两次地面试验,将於1996年移交航空自卫队使用。
F-10作为中共自行研发的第一代多用途战机,除了装有国产的霹雳(PL)系列空对空飞
弹和鹰击(YJ)系列空对舰对地飞弹外,和Su-27一起引进的R-73(AA-11),R-27(AA
-10)等俄制空对空飞弹也将由该机采用。中共已经确定引进R-77(AA-12)先进中程空
对空飞弹和Kh-41超音速空对舰对地飞弹。R-77(AA-12)是一种中距离空对空飞弹,其
性能可与法制MICA和美制AIM-120媲美。由于C-101301飞弹无法突破相关的技术瓶颈,中
共引进拉度葛(Raduga)设计局研制的3M80超音速反舰飞弹及其空射型Kh-41,采用火箭
冲压发动机技术,飞行速度为2。8马赫,最大射程250公里,并装有300公斤高爆弹头,
除此之外,中共开发的电视导引飞弹和雷射导引炸弹也将装在F-10上。相比之下,LCA目
前只能使用近距离红外线导引飞弹。印度自己装在发展一种叫做阿斯特拉(Astra)的中
距离空对空飞弹,具有射后不理的能力,计划发展成功后用于LCA。LCA如果加两个
1,200公升副油箱时,外挂武器的重量约2,000公斤,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飞行员
可配备夜视镜以提高夜间对地面目标的观察能力。
发展远景
综合所述,在这三种战斗机中以F-2的技术最为先进,其中以日本独立发展的飞控软体和
机载相位控制阵列雷达技术最具震撼。而在机体制造上所采用的碳系复合材料和机翼机
体复合一体成型技术更开创了飞机制造史的先河。但在美国的阴影下,该机的发展前途
甚为黯淡。首先根据日美两国在1988年签定的协议书中,洛克希德马丁和GE在F-2的研制
经费中承担40%,但现在美国制造商希望获得同样额度的生产合约,估计价值为30至40亿
美元。但由于双方在原料,部件的净价值和总价值的计算上不一致,特别是日元对美元
从150日元跌至100日元左右,也使矛盾进一步复杂化。虽然日本政府已将首批12架F-2的
生产经费列入1996年度预算,其中9架定于1999年进入航空自卫队服役。但截止目前为止
,仍未得到日美双方达成协议的消息。看来除非双方能及时签定F-2制造许可与技术支援
协议,否则在1999年首架F-2的移交也成为泡影。特别在日本战败国背景的关系下,不但
不允许武器出口,连国内装备的数量也因为自卫队规模的原因而被限制在130架以内,而
且F-2的单价竟然高达8,250美元,几乎与美国的F-22同样价格,但其作战效能仅为者
的60%。如此天价就连财大气粗的日本也深感吃力。
从综合性能上来看,F-10战机在总体战力上与日本的F-2大体相当,但价格只有F-2的15
甚至低F-16CD。这与中共的物价水准以及人工费用较低有关,据估计F-10的生产价格在
1,200万至2,000万美元左右。目前中共空军的数千架F-6,F-7战机已进入退役期,保
守的估计中共空海军部队对F-10的需求至少在1,000至1,200架左右(Cool Guy按:由
于F-11(Su-27SMK)生产线已在沈阳开始运作,计划量产180-200架。而且中国已于199
6年底与俄罗斯签定了继续引进50-60架Su-30MK-2,并在商讨继续引进150-170架Su-353
7的具体事宜。因此F-10的量产数量已降至500架-700架左右)。同时作为世界排名前5位
的军火销售大国,这种超级廉价的先进战机将依靠优秀的性能和令人心动的价格成功进
入那些原先装备有F-7,MIG-2123,幻象3和F-5EF战机的第三世界国家。而在世界军品销
售市场上,除了原先的M9,M11这类高科技产品外,又将出现一种印着「中国制造」的抢
手货。
而印度的LCA将是最不确定的一种,首先印度空军只需要200架新战斗机 ,但就目前估算
飞机的单价已达到2,200万美元,与飞机的性能不成正比。LCA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2,5
00公斤,于美国的F-20(Cool Guy按:一款几乎是为出口台湾专门设计的F-5战机改型,
后来由于中美建交,未能飞往台湾,不过台湾的F-5EF中参考了不少F-20的设计及建造技
术)差不多。LCA最大仅有8G的承受力,甚至赶不上已在印度服役多年的幻象2000和MIG
-29,同时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只有1.6马赫,是目前发展中的战斗机中最低的。目前飞
机的进度已经严重落后,估计最快也要2002年才服役(Cool Guy按:已经不可能,现在
最乐观的估计,LCA正式服役最早也要到2005年,原因请参考注2)。目前印度空军已经
决定著手改进是125架MIG-21(Cool Guy按:截止至4月份的消息,委托俄罗斯的Sokol工
厂帮助改进的2架MIG-21战斗机将被到印度进行试飞工作程序,总数为125架的改进计划
将在印度本土的HAL来进行。这批MIG-21战斗机将在未来3年内陆续改进完毕,并要服役
至2015年。届时,其老对手巴基斯坦可是装备了F-10及FC-1,印度又有何空优而言?注
3),以应付LCA可能的延后服役。印度在LCA投入生产以前或许将以许可方式自行生产M
iG-29或Su-30MK,同时LCA在面临FC-1之类的竞争对手和大量二手F-16下,其市场生存率
值得怀疑。
军用飞机是一种尖端的高科技产品,技术涉及面相当之广,在这一领域除了需要投入巨
额的资金外,还要具备相当的工业基础。亚洲国家自50年代开始涉及这一高科技领域,
到目前为止拥有完全战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国家及地区包括有:中国、日本、湾、韩
国以及印度。但由于未能建立相应的基础工业设施和技术水准不齐等原因,其产品往往
不能与欧美列强相比。随著高性能战机的开发,对亚太上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主导权的
争夺已经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展开。F-2战机的研制成功使日本军方和国防工业部门大为欢
欣鼓舞,日本防卫厅已经证实正在展开其下一代战斗机FI-X的研制计划,据称这种具有
匿踪特性的超级战斗机将在2010年以前储备日本航空自卫队。知情者表示在日本国内这
种战斗机被称为「新零式」计划,看来多少是想藉着这种MADE IN JAPAN的高性能战机重
现当年大日本皇军的威风。最近的钓鱼岛事件表明羽毛尚未丰满的日本已按耐不住其扩
张的野心,再加上每年超过500亿美金的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相信不久自卫队就将
成为历史名词,而「日本军」呼之欲出。但与1930年代的势态所不同的是,中共在F-10
战机研制获得成功后,配合已展开的十一号工程(仿制Su-27),将使中共的空中武力达
到前所未有颠峰状态,这将彻底改变中共军队长期以来「两头粗,中间细」(核武,常
规军力强,高科技兵种弱)的 限尉置妗 可预见未来谁成为蓝天的主人,谁就成为真正
的强人。 
--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伊曼努尔·康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22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