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眼镜蛇),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日两国的21世纪战略(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18 08:04:57 1999), 转信
一个国家的战略思想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国的地理特徵。中国和日本的地理
特徵相差极大,所以中国和日本的战略思想也完全不同。
中国是一个国土广大,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国的粮食、矿产资源基本都能
自给,中国人有独立的生存空间,不需要依赖他国。而日本是一个地贫物缺的
小国,粮食不能自给,矿产资源更是完全依赖进口,日本人没有独立的生存空
间,需要依赖他国的资源才能生存下去。因此日本人有一种中国人难于体会的
危机意识,如果有一天他国不卖给日本石油、矿石了,日本人怎么活下去?
中国人的国防概念相对比较简单,只要中国军队有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中国的安全就有了保证。而日本则不同,日本军队仅仅
有保卫日本的领土完整,日本的安全仍然不能保证。日本需要保证日本可以从
他国得到石油等战略资源,还要保证战略资源能安全运到日本。
所以日本人的国防概念并不是局限于日本本土,而且还远延伸至海外。如
果中东的产油国被日本的敌国占领了,就几乎等于占领了日本,因为没有了石
油日本就无法维持下去。按理说日本的国防因为远延伸至海外,日本要支付相
当大的国防费用。所幸的是美国承担了日本的保护国,使日本不用承担巨额的
军事费用,这对于日本的经济起飞有极大的意义。
从战略上看,中国的安全系数和在战争中生存的能力,远远高于日本,所
以中日如果开战的话,中国取胜的系数应该是很大的。但战争的胜利需要“天
时、地利、人和”三种因素,日本在“地利”上大大地吃亏,于是他们就试图
用“人和”来弥补。日本人的精诚团结,忘我工作精神,在世界上也是有名
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给恶劣的自然条件逼出来的。由于中国人在团
结和为集体奉献精神方面不及日本,所以和日本真打起来,中国想赢也并不容
易。
日本军队有“人和”的优势,喜欢打速决战,中国军队有“地利”靠山,
喜欢打持久战。中国军队的优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但日军也有“一
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点,所以中国军队对付“一怕苦,二怕死”的美国少
爷兵有一定优势。但对付日军这些优点的作用就不大了。这也是所谓“一物降
一物”。
1949年中共在大陆建国以来,中国国防战略有多次重大改变。50年
代中苏蜜月时代,中国的战略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一只现代化军队。和苏联
共同保卫共产主义阵营。60年代中苏恶交以后,中国的战略一变为以抵御苏
联的入侵为主。中国的防苏战略给中国的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抵御苏军
的入侵,中国人“深挖洞、广积粮”,勒紧裤带造武器。而同一时代日本却在
美国人的保护下,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实现了日本的经济起飞。
进入70年代后,中国感到单靠自己的军事力量和苏联对抗太吃力,转向
与西方国家联合共同抗苏,西方国家当然巴不得共产主义阵营多出几个叛徒。
在共同抗苏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开始向中国提供贷款,输出先进技术,帮助中
国的经济建设,因为一个强大的中国可以更有效地与苏联对抗。但西方国家仍
然不愿意向中国出售高技术武器。苏联瓦解后,俄国成了中国的最大先进武器
出口国,卖给中国军队先进的飞机、潜艇、军舰。以前曾是中国最大死敌的苏
联,现在居然成了中国军队的先进武器提供者,真可谓世界格局变换莫测,
“此一时、彼一时也”。
日本也是美苏对抗的受益者,不是为了对付强敌苏联,美国人未必会对日
本人那样“仁慈”。日本虽有美军的保护,但这种美日同盟关系能维持多长时
间也是无法预测的。此外,日本人也怀疑美国人有多大保卫日本的决心,当年
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把忠实的老朋友台湾一脚踢开,使日本人大为寒心。所以
日本也希望建立一只独立的军事力量来保卫日本的安全,但在战败条约的限制
下,日本不能明目张胆地搞军备,只是在战败条约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进行军
事准备。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