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12·22事件详解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9月17日18:40:0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TComment 讨论区 】
【 原文由 bd 所发表 】
一 事发于可“无害通过”的日本的专属经济区

公元2001年12月22日清晨6时20分,在日本专属经济区但不是日本领海的奄美岛以西240公里
海域,日本海上自卫队P3C巡逻飞机发现一艘100吨左右渔船结构的船只,左舷印有我舟山一
带渔船的编号:"长渔3750"。日本立刻出动25艘海上保安厅巡逻艇、14架海上自卫队飞机
前往搜查,更为兴师动众的是:宙斯盾舰和一艘护卫舰负责周围海域的立体警戒。
中午1时左右,,其中的4艘巡逻艇终于在距奄美岛以西400公里处,我国专属经济区海域内
,发现"长渔3750"正以15公里的速度,驶向我舟山一主要渔场,那里正有众多的"长渔###
#"号在打渔。下午4时,4艘巡逻艇将"长渔3750"包围后,以违反日本渔业法为由,命其停
航受检,但遭到拒绝。其间,日艇向该船的上空和附近海面进行了5次枪炮警告,但毫无效
果。

二 击沉于我国东海专属经济区

16时16分,日艇向"长渔3750"尾部射击。以破坏螺旋桨和操作舵。而后,日艇共射击13次
,全部击中船体。致使渔船前甲板起火停航,船员们紧急灭火。
18时53分,日方准备登船检查,但渔船甲板上冲出10人挥舞铁棍不让日军接近。双方又对
峙了2个多小时。21时22分,由于渔船突然启动。日本巡逻艇官兵决定强行登船,就在准备
登船的刹那,渔船上两名一直裹着毯子的男子突然甩开毯子。露出机枪似的武器向日军巡
逻艇扫射,当即打伤两名日军,3艘巡逻艇轻度受损。日方立即开火。录象显示:渔船在遭
到巡逻艇的机关炮攻击时,曾打出一面中国国旗,但日方不加理会,继续开火,于22点13
分左右,将渔船击沉在中国东海海域,沉船时,部分船员穿上救生圈跳水,由于是穿上救
生圈,证明有求生欲望,但日方竟不顾其国际形象受损,见死不救,致使全部船员溺毙。
其斩尽杀绝,不要活口审讯之举,令人费解。海上保安厅发言人解释说:“担心船员手里
拿着武器,使我们受到不必要的袭击”
23日,日方宣布捞起两具尸体,尸体挂着的救生圈上写有朝鲜文字。从日前我国政府允许
日方捞船一事,可判定:该渔船即使不是朝鲜的,也绝不会是中国船,否则,绝不会让日
方捞船。但日方在渔船很有可能是中国船的情况下的举动,也着实让人震惊!(续)

三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因事件的一方:沉船上的船员全部死亡。12·22事件的时间、地点、过程全部来自日方的
一面之词,但即使按这一面之词,日方的胆大妄为,公然违反国际法,破坏和平之举亦令
人发指,这也是战后56年来,日方首次对外动武,并且是在我国东海专属经济区海域!这
次动武,在日本国内也引起诸多非议,自民党的执政同盟,民主党干事长菅直人指出:海
上保安厅在非领海区域使用武器违反了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国内法的引用也不成立。
按日本参与签约的《联合国海洋法》58条规定:在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不论沿海国
或内陆国,均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相关的其它自由

按日本国《海事安全法》:海保厅、自卫队只有在其领海内有先行开火的权利。
也就是说,该船只要未进行布雷、捕渔、打捞、破坏海底电缆和管道等活动,就可“无害
通过”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即使该船是间谍船,日方判定其在“无害通过”的过程中,有
电子监听等间谍活动,日方最多也只能对其实施靠近威慑、电子干挠、阻止停留等举动。

可惜的是,菅直人等的上述声音在日本极其弱小,大部分日人反用12·22事件证明日本受
到威胁,找到了扩军备战的好理由,并至今已有多项实施。
12·22事件后,中朝政府迅速提出抗议,并声明与沉船无关。而日本则向我提出在东海打
捞沉船,但直到今年四月,打捞一事未见有大的进展,眼见木船泡水半年,腐化解体后将
难于打捞,日美两国竟放出话来,要美舰护航,联合打捞。我国政府严正拒绝了任何第三
国参与打捞的要求。在我国政府监管下,于5月2日至7日,日本在沉船水域,进行了第一阶
段的打捞,并将于5月底,进行第二阶段的打捞。
东海沉船之地,距甲午海战的古战场并不远!两次事件涉及国家,也都是中、日、朝三国
。但若历史重演,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是满清时的政府和人民,敌人胆敢来犯,定叫它
有来无回!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32.247]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