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军用机飞行员的保护神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Oct 11 19:41:56 1999), 转信
军用机飞行员的保护神
林鹏
今年6月12日,法国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的第一天,就有一架飞机失事坠毁,所幸的是两
名飞行员弹射成功。航展一开幕就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故,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幸和遗憾,
但出事飞机所使用的弹射救生设备,不但挽救了两名飞行员的生命,同时也给在场的观
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架失事的飞机就是俄罗斯参展的苏-30MKI双座多用途战斗机,
机上装备的救生设备则是K36D弹射座椅。
关于这次事故的经过可见本刊上期第7页的具体介绍,在这里不再重复。事故后,苏-3
0MKI的驾驶员阿维里亚诺夫很动情的说:是K36D弹射座椅拯救他们的生命,感谢这种优
秀弹射座椅的研制者和生产者们!但他同时表示,这一事故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航
展的组织者要求缩短飞行表演时间,从原定的8分钟减少到6分钟。这一要求使飞行员不
得不改变早已准备好的飞行程序,加大动作密度。阿维里亚诺夫还解释道:我在完成最
后一个机动动作后,准备将飞机拉至水平状态,但在我的航线正前方出现了房屋,给我
的感觉很近。由于航展有规定,禁止飞机飞出表演区,于是我决定再作一个滚转机动,
这也造成了高度的丧失。到最后,我们还希望使飞机避免接地,但高度太低,下降速度
又太快,使苏-30MKI尾部碰地,发动机起火。但在此时,飞机还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
使我们得以将飞机飞离人群,并在20~30米的高度弹出座舱。
下面我们通过这一事故,来看一看K36弹射座椅的设计特点、应用情况,以及它的市场前
景。
性能稳定 应用广泛
现代作战飞机尤其是战斗机,正不断向高机动性方向发展。高机动性也会带来高危险性
,这就要求作战飞机所采用的应急救生系统和设备稳定可靠,不但能帮助飞行员圆满完
成各种作战任务,更重要的是能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但事实上要达到这一要求并不是
那么容易,即使是美国也是这样,而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应该说是领先的。特别
是俄罗斯“星”企业研制的K36系列弹射座椅,经过大量试验和多次事故的考验,已经证
明它是目前世界上技术先进、性能优秀的弹射座椅。
K36是一种新型的弹射座椅,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形式和气动布局。最有特色的是,在座椅
的上部后面有两根向后延伸的刚性杆,杆的尾端是稳定伞。它可以保证座椅弹出后的姿
态稳定。另外还装有迎面气流防护装置,可以保护飞行员,减少迎面气流和过载的影响
。
它的动力系统为一个双筒弹射器和一台冲量值为6.178千牛的火箭发动机。背带系统由臂
侧张开限动装置、胸带、腰带和腿带(包括收腿动作筒)等组成。在高空飞行或翻滚的飞
机上弹射时,这种背带系统可自动将飞行员固定在弹射座椅上,以免飞行员在弹射过程
中遭受意外创伤。
飞行员的救生伞包在座椅的头靠内,弹射时它会借助传爆机构自动抽出并展开。传爆机
构还会切断背带,使飞行员与座椅分离。救生伞的开伞时间受气压控制,需在5000米以
下才会打开,这样可减少飞行员不必要的留空时间。
弹射座椅的电子-机械式控制系统,可以由飞行员按钮起动,也可以由失事传感器自动
起动。一般来说意外事故发生后,如果飞行员来不及按动弹射按钮时,失事传感器会自
动起动按钮,以保证飞行员的救生安全。
无论是高空还是超低空弹射,如果掉在海里,始终与飞行员连在一起的氧气系统可为其
供氧。此外还有救生艇和救生包。救生包内有一台可发出呼救信号的定位信标机和为适
应不同生存环境的其它设备。
K36系列弹射座椅是一个配套完整的自足系统。它不仅稳定可靠,而且故障少、成本低。
该系列弹射座椅的研制始于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并不断改进,先后发展了多种型别,
主要型别有K36D、K36DM和K36D-3.5等。
大部分俄罗斯作战飞机均装备这种弹射座椅,更是“苏”式战斗机的标准设备,如著名
的苏-25攻击机装备的是K36D型弹射座椅,苏-27及其改进型苏-30、苏-35和苏-37
装备的是K36D或K36DM型弹射座椅。还有其他俄罗斯飞机,如米格-29战斗机等也配备此
种弹射座椅。
许多专家包括外国专家一致认为,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相比,由俄罗斯“星”企业研
制的K36系列弹射座椅具备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和性能,它可使大多数飞行员有安全保障
。
拓展范围 扩大市场
将来,俄罗斯“星”企业在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下,一方面对K36系列弹射
座椅及其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改型,同时也在不断地拓展它的应用范围,扩大它的
市场。
K36系列弹射座椅不但广泛用于作战飞机,而且可用于垂直起落飞机、直升机、教练机和
运动机等,甚至在考虑将其用于航天飞机上。
据介绍,该弹射座椅用在雅克-36和雅克-38垂直起降飞机上,其有效性大大超过了人
们的设想,在飞机起降过程中发生事故时,其弹射救生的成功率达到100%。相比之下,
英国也有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但机上没有自动弹射系统,在起降状态发生事故时
,其救生成功率很小,飞行员很难生还。
俄罗斯“星”企业与卡莫夫设计局合作制造的直升机弹射救生系统——在K36基础上发展
的K37弹射座椅,已经安装在卡-50直升机上。该座椅装备的拖曳式火箭,可保证在紧急
情况下将飞行员弹射到远离直升机的安全距离,然后开伞救生。该系统还可将直升机旋
翼及时投弃,以免击伤被弹射的飞行员。与米里直升机设计局合作研制的“帕米尔”减
震式座椅,安装在米-28直升机上,可与直升机起落架减震系统一起工作,可大大提高
直升机应急着陆时乘员的安全性。
该企业为教练机研制的轻型弹射座椅,其重量不到58公斤。但保留了K36弹射座椅的基本
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均有保证。为运动机研制的救生设备称为超轻型应急离机系统,
可解决运动机在机动飞行中进入非可控螺旋后能够安全逃生。
此外,他们还为“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研制了弹射救生系统。该系统在K36弹射座椅的基
础上,加装了一组火箭,改进了稳定装置和多程序电子控制系统。它与乘员救生服连为
一体,可在25~30公里高度、飞行速度为M3的情况下弹射救生。
俄罗斯“星”企业在不断改进K36系列弹射座椅、拓宽其应用范围的同时,也在努力扩大
其产品市场。就在这架苏-30MKI在巴黎航展表演失事后,因特网上就出现了美国有意购
买这种弹射座椅的消息。实际上,美国不仅有意购买K36弹射座椅,而且早就与俄方进行
了多次试验。苏-30MKI失事的第二天,美国代表团又向俄“星”企业提出建议:双方合
作建立一个联合企业,共同生产这种弹射座椅。俄罗斯向美国提供的弹射座椅型号为K3
6D-3.5A型。
1993年至1995年,“星”科学生产联合企业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订货要求,在美国专家的
参加下,进行了K36D型弹射座椅的一系列展示性试验。试验用系统包括救生装具和KKO-
15型氧气设备。据介绍,在俄、美双方的试验基地,已成功进行了17次弹射试验。其试
验条件分别为,速度0~1350公里/小时,高度0~17公里,迎角30度,侧滑角20度。试
验结果完全达到了K36D弹射座椅的设计性能。俄应急离机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双方的肯
定,而其成功的展示性试验也保证了俄美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1996年,又根据美国飞机的基本特点,对K36D弹射座椅的适用性进行过一次展示,其中
包括男女飞行员的座椅配置、座椅重量和弹射最小安全高度等。其要求应不低于美国AC
ES-Ⅱ型弹射座椅的水平。
在此之前,按照美国的要求,俄“星”企业在两年的期限内,将K36D-3.5改装成K36D-
3.5A新型弹射座椅,并于1998年上半年在美国的霍洛曼空军基地进行了展示。美国对该
型弹射座椅的优秀性能极为满意。在进行联合弹射试验过程中,美国有关方面表示,要
向俄方专家“学习”,以便掌握其制造技术,研制出自己的先进弹射座椅,装备在美国
自己未来的作战飞机上。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