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神勇的海豚—中国直9直升机飞向灿烂明天(图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Nov 11 08:30:38 2002) , 转信
<img src="http://images.21dnn.com/mmsource/image/2002-11-7/js1107h425_1m400logo.jpg">
2002年珠海航展中国馆二集团展台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架武装直升机,墨绿和浅黄色相
间的迷彩机身在灯光的映衬下透露出威严和杀机,这就是直9武装型直升机。而在展馆的另
一角,一架装饰豪华的民用直升机同样吸引着大量观众,真皮沙发、玻璃化的驾驶舱显现
出贵族雍容的气息,这就是直9家族的又一兄弟海豹H425直升机。从80年代初我国引进直9
直升机以来,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和协作单位经过不懈的努力,使直9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家
族,成为国产直升机目前最先进、品种最多的机种。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引进
和发展历程。
<img src="http://images.21dnn.com/mmsource/image/2002-11-10/P5060015s.jpg">
<img src="http://images.21dnn.com/mmsource/image/2002-11-10/P5060016s.jpg">
<img src="http://images.21dnn.com/mmsource/image/2002-11-10/P5060017s.jpg">
<img src="http://images.21dnn.com/mmsource/image/2002-11-10/P5060110s.jpg">
<img src="http://images.21dnn.com/mmsource/image/2002-11-10/P5060112s.jpg">
航展上的国产武直9直升机
直9的引进
1979年,我国原有的直5直升机由于性能落后而停产,直升机处于后继无机的状况。在
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航空工业与总参装备部共同组成直升机考察组先后到美国、法国和加
拿大考察3周有关直升机及其发动机的生产现状、技术水平和销售情况,并选定美国贝尔公
司的贝尔212/412与法国宇航公司的SA365N/N1“海豚”为重点考察对象。经过多方对比,
后者具有技术比较先进、合同条件比较合理、价格相对便宜等优势,经部党组审定后上报
国务院批准,引进法宇航公司的“海豚”直升机及透傅梅卡公司的发动机,并责成中航技
公司与法国上述两公司签订转让生产许可权合同和生产合同。此后,中航技又与法国有关
机载设备公司分别签订了自动驾驶仪等六项关键机载设备的转让生产许可权合同和生产合
同。接着,部决定直升机机身、旋翼等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并负责总装和试飞,东
安发动机制造公司负责主、尾减速器,保定螺旋桨制造厂负责主、尾桨毂,发动机由南方
航空动力机械公司负责,燃油调节器由北京长空机械公司负责,减速器和发动机部分关键
齿轮由中南传动机械厂负责。引进的六项关键机载设备也由兰州飞控仪器总厂等有关厂分
工负责。
“海豚”直升机具备国际先进水平,飞行性能好,结构重量轻,有效载荷大,可靠性
高,寿命长,维护方便。复合材料的覆盖面积占全机的80%以上。动力装置为两台520千瓦
的涡轮轴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转速高,耗油低,性能好。而我方工厂的生产技术基
础处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先进的产品和落后的手段在哈飞形成强烈的对比。哈飞承担很
大风险,利用贷款和自筹资金进行比较全面的技术改造,使其在一些主要专业上具备了生
产80年代先进航空产品的能力和手段,为直9生产和国产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 修改:·ersy 於 11月11日08:31:18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