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eworld (好人), 信区: Green
标  题: 浅析中国武直的新技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Nov 10 13:18:42 2002) , 转信




武装直升机是现代战场上的重要突击兵器。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能否抗住敌武装直
升机的低空突击,已经成为影响地面作战结局的一个关键战场行动。因此,在深入研究抗
击敌武装直升机战术手段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发展相应的技术对抗措施,在战术与技术的
结合上寻找抗击的最佳途径。 

侦察探测技术 

能否及时准确发现和报知武装直升机的行踪和企图,是反武装直升机成败的关键。虽然武
装直升机的雷达散射面大于作战飞机,但由于它大都活动在地形背景上,侦察器材接收到
的反射信号十分复杂,因此大大降低了地面侦察器材的探测能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
极研究对低空目标探测的新技术和新装备。 

多普勒低空探测雷达由于雷达探测近地飞行目标时,在接收运动目标回波的同时,也接收
到山岳、丛林等各种地物以及人工施放箔条的回波,这睦杂波分布面大,而且比目标回波
强,使目标回波湮没于杂波之中,发现目标十分困难。研究表明,若雷达对地物杂波的改
善因子达40分贝以上,对箔条杂波改善因子达25分贝以上,就能自动检测目标的回波与杂
波。采用动目标检测技术就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来区分目标回波与杂波,使雷达改善因子达
50分贝以上,能在10-20千米距离上有效地侦察到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 

"直升机捕手"雷达 

试验表明,放置的金属或塑料叶片会形成强烈的信号,产在雷达接收机上形成桨叶闪光反
射脉冲。螺旋桨在单位时间里发出的"闪光"越多,发现直升机的概率也越大。螺旋桨的多
普勒特性可确定叶片的数量及其旋转速度,它是直升机与众不同的"影子",分析这个"影子
",不仅能发现低空飞行和悬停的武装直升机,而且还能对其进行分类。以色列拉菲尔公司
研制的"直升机捕手"雷达,能够在9千米的距离上发现并识别飞行和悬停的武装直升机,测
定直升机距离的精度为正负300米,方位角为2.5度。雷达天线安装在轻型三角架上,雷达
重130千克,可进行圆周和扇形搜索。雷达由固体收发机、信号处理器、计算机和控制系统
组成。信号处理器可压制地物的寄生器材,以及确定直升机的型号。目标数据可在显示盘
上显示出来,如果直升机的型号是预先知道的,则识别符号H(已知)发亮;"直升机捕手
"雷达的体积和重量较小,可安装在汽车上。雷达的工作可通过遥控实施,以在遭敌反辐射
导弹袭击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圈地"脉冲多普勒雷达 

"圈地"脉冲多普勒雷达通常在2-3KHZ频段上工作,具有边扫描边跟踪的功能,其显著特点
是可同时跟踪两个目标,可有效搜索低空机动和悬停的武装直升机。高速旋转的雷达天线
,缩短了它搜索目标的反应时间,可及时为防空导弹系统和高射炮兵系统提供准确的目标
指示。目前法军已装备有"圈地-2"和"圈地-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有固定式和自行式两种
型号,其中自行式能在运动中正常工作。 

微光低空观察仪 

微光低空观察仪是利用目标反射星光、日光和大气辉光等微弱光线,通过像增加器的光电
转换和增强,达到便于人眼观察的一种低空夜视器材。目前微光低空观察仪中的像增强器
,均采用了负电子和光电阴极技术,提高了分辨率和观察距离,扩展了人眼对微弱光学图
像的视觉能力。如英国研制的SS20MKZ型微光观察仪,可在月光下观察到10千米以外的低空
目标。 

红外热成像低空观察仪 

红外热成像观察仪,不依赖任何光源,可在"全黑"的条件下观察目标,通过接收目标自身
的红外线,利用目标与背景的温度差,以及目标各部位辐射能量的差异来探测和识别目标
。由于武装直升机具有显著的热辐射特征,在低空飞行时与空气和地形背景有较大的温度
差异,利用红外热成像低空观察仪能够有效地对其实施探测。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研究成功
一种新的热成像技术,好焦平面阵列技术,提高了对侦察目标的分辨率和侦察距离,既适
于高精度跟踪侦察,又能有效地对付低空高速飞行的目标。目前,先进的热成像仪对武装
直升机的低空探测距离可达12-13千米,且探测精度高,甚至可根据武装直升机飞行过后残
留的热量准确发现其航迹,是对武装直升机实施夜间侦察较为理想的器材。 

"搜索直升机"地基声学探测系统 

利用声学原理,并根据不同型号武装直升机所产生的声音振动特征,能够从远距离发现识
别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瑞典根据以上原理研制出的"搜索直升机"地基声学探测系统
,安装有扩音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显示装置,可发现6千米距离上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测
定直升机的飞行方向,确定直升机的机型,反应时间不超过4秒钟,发送出的目标信号2秒
钟更新一次。在该系统的主要显示器上,可显示直升机的方位、距离和状态。 

电子干扰技术 

目前,武装直升机导航与目标侦察系统、制导系统、通信系统等均彩了大量的电子设备,
使其能耐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中遂行作战任务。针对这一特点,积极采取各种电子干扰技
术,对敌武装直升机的机载电子设备实施集中、突然的电子干扰,是抗击敌武装直升机的
重要内容。 

雷达导航干扰 

在正常飞行时,武装直升机通常使用地面导航设施为其提供实时的导航数据。在武装直升
机进行低空、超低空飞行时,地面导航设施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武装直升机在遂行攻击
任务时,要利用机载多普勒雷达、导航计算机、航向姿态系统和变速传感器等设备实施导
航。其工作原理是由多普勒雷达测出直升机相对地面运动的纵、横向和垂直速度分量,由
导航计算机计算出飞行距离,再经航向姿态系统进行座标变换,最终确定直升机的地理座
标位置。由此看出,直升机的自动导航设备主要依靠多普勒雷达。只要对其实施有效的干
扰压制,就可使武装直升机难以正常飞行。在实战中,应及时捕捉敌机载多普勒雷达的技
术参数,针对雷达工作波段,对其实施电子集中式压制,干扰机载导航系统的正常工作,
使其无法实施作战飞行。 

光电侦察干扰 

武装直升机装有目标截获与指示系统(TADS)、夜视传感系统(DNNS),包括激光指示、
测距、跟踪仪、稳定瞄准具、直视望远镜、前视红外探测系统等,它能够把红外、热成像
、微光探测到的各种信息转换组合成视频信息,显示在驾驶员头盔式多功能综合显示器上
,用于不断地搜索目标,再通过激光测距设施对目标进行定位、跟踪、瞄准和攻击。武装
直升机从目标截获到实施攻击,主要采用的是光电侦察技术器材。因此,对敌实施光电侦
察干扰,就能有效破坏敌人的作战行动。其技术对抗措施是:通过在假目标上设置红外辐
射源,施放红外、激光诱饵等,干扰敌红外和激光探测系统,引导导弹攻击假目标。当敌
武装直升机进入攻击区域时,可迅速施放遮障烟幕和化学气溶胶或向目标上空抛射反红外
金属箔条,阻隔激光束和红外线的传播,干扰敌人的光电侦察,使敌无法侦察和攻击目标
。 

通信干扰 

武装直升机遂行任务过程中,需要与上级、友邻与机群内部保持不间断的通信联络。集中
一定数量的电子设备,对敌机载通信器材实施干扰,切断武装直升机与其指挥中心、地面
作战部队以及机群内部各作战单元之间的通信联络,破坏其协同,造成其作战行动的失误
和失败。一般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实施压制性干扰,就是针对敌武装直升机的通信频率
发射功率强大的干扰信号,压制其通信电磁波,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通信联络;二是实施
欺骗性干扰,通过无线电佯动和无线电冒充的方式,扰乱敌方的通信,迷惑和调动敌人,
使其采取错误的行动。 

武器改进技术 

在立足于使用现有武器装备抗击敌武装直升机的基础上,还应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现
有武器装备进行技术上的改进,以增强现有武器装备的反武装直升机的作战能力。根据我
军情况和外军经验,反武装直升机武器改进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改进轻型防空导弹 

局部战争的经验表明,轻型便携式防空导弹具有重量轻、发射方式简便、战场使用灵活等
特点,是打武装直升机的理想武器。但我军现装备的"红缨-5"、"红缨-6"便携式防空导弹
,对飞行速度、防护能力、电子(红外)干扰能力日益提高、射程不断增大(7-8千米)的
新型武装直升机,难以发挥应有的作战效能。因此,应根据高技术条件下反武装直升机作
战的需要,运用军事科学技术,研究改进轻型防空导弹,使其增大飞行速度和射程,增强
破甲能力,提高抗干扰能力。 

研制配备轻武器对空射击设备 

只有战场条件有利时,轻重机枪、40火箭筒、反坦克导弹、无座力炮等轻型武器,才具有
一定的反武装直升机和战能力。但轻型武器是地面作战武器,缺乏对空射击的设备。为提
高轻武器的对空射击效能,应从对空射击的需要,研制和配备轻武器对空射击支架、对空
射击瞄准镜(装有光放大器),增强轻武器对空射击的稳定性,提高对空射击的命中精度
和夜战能力。 

研制和改装机载空空导弹 

实战经验证明,反武装直升机最有效的武器是武装直升机本身。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
研究直升机专用空空导弹,使武装直升机既具有对地攻击能力,又有较强的空战能力,并
已经着手研究专门用于攻击对方直升机的空战直升机。我军在尚未装备专门空战直升机的
情况下,应研制或改装适应武装直升机使用的空空导弹,以增强我军现有武装直升机的空
战能力。 

研制开发主动式空中障碍 

传统的对空障碍是通过直升机的直接碰撞而发生作用。随着直升机飞行性能和机载探测技
术的日益提高,这种被动式空中障碍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小。可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遥
感技术,研制开发反武装直升机的空中遥控雷、子母雷、磁性雷和对空抛射雷等主动式空
中(对空)障碍,当武装直升机飞临时,主动或由人工控制攻击直升机,增强障碍的阻炸
效能。 

开发弹炮一体系统 

防空导弹与高射火炮是打武装直升机的主体武器,但就各自性能看,又各有其优长和弱点
。我军现装备的防空导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等优长,能够对中远程距离上的武装直升
机实施有效的打击。但防空导弹无论是雷达捕捉目标,还是引导弹头攻击,均易受电子干
扰,同时对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难以构成致使威胁。高射炮射速高、威力大(37高炮
600发/分,自行四联装25高炮1,200-1,400发/分),便于密集弹幕打击低空、超低空的
武装直升机。作战时,可以用雷达捕捉和指示目标,又可用目视瞄准法实施射击,敌电子
干扰对其构不成较大影响。开发弹炮一体系统,是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两种武器融合成一
个有机整体,各扬其长,互补其短,增强防空火器的整体打击效能。例如,美军的"开拓者
"(一说"传播者")弹炮合一系统,是将4枚"毒刺"防空导弹和5管25mm高炮组合成一个火力
单元,同时,运用微电子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研制的火控系统,大大
地增强了对空打击的威力。如瑞士的"防空卫士/麻雀"弹炮合一系统,是将35高炮和"麻雀
"导弹组装在一个炮塔上,比单一使用高炮时的人控范围扩大了一倍以上,较单一使用导弹
增强了抗电子干扰能力,提高了实施多层抗击的火力反应速度。 

研制高平两用的新型火炮 

为了能够在较远距离上有效地对付敌武装直升机,许多国家增大高炮和高机的口径,发展
高平两和武器。目前国外正在发展的大口径机枪有12.1毫米、13毫米、14.5毫米与15毫米
等几种。为了对付武装直升机和地面轻型装甲车辆,大口径机枪将装备钨芯脱壳穿甲弹,
能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15毫米厚的装甲。目前,美国已发展和装备了75毫米高平两用高
射炮;德国、以色列也已在步战车上加装了57-60毫米的高平两用速射炮。意大利奥托梅拉
公司不久前曾研制成功了76毫米自行高炮系统,这种系统采用62倍口径,最大射程12,00
0米,有效射高5,000米,可发射带近炸引信的预置破片弹,弹避上嵌有大约4,660个0.2
克重的钨合金球,爆炸时可产生8,000个破片,单发毁歼概率在64%。该炮装有同轴电视摄
像跟踪雷达,发现敌机时的距离为12千米,配有数字式计算机和辅助瞄准装置,既能以较
强的火力攻击地面目标,又能有效打击对方的武装直升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32.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