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upolev (逆火),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X系列战机:轰-6空地导弹技术验证机(图)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Dec 28 23:28:31 2004)
http://www.qianlong.com/ 2004-12-27 14:11:58
航空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飞行实践,许多技术数据、物理现象(关键性的)只
有通过飞行验证才能获得、才能解释。各种新的航空技术、新型航空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
通常也要进行大范围的飞行验证,这些试验验证任务都是使用专门设计或改装的试验机和
技术验证机来完成的。
试验机/技术验证机取得的许多重大成果对世界航空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30年代,
苏联制造了许多试验研究机,通过飞行验证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气动布局,其中的一些至今
仍不失其先进性,如米格-8“鸭”式布局研究机、LL-3火箭推进前掠翼研究机等。40年代
美国利用X-1突破了“声障”,从而使人类跨入了超声速飞行的新纪元。在随后的几十年航
空发展史上,各种各样的试验机/技术验证机层出不穷,为进一步提高飞机性能、改善战
斗机的实用技术,以及为人类开通往来宇宙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试验机/技术验证机在飞机研制过程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他们的主要作用可以归
纳为以下四点:
(1)用来研究和解决通过其他手段(如地面模拟试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所无
法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通过试验机/技术验证机的飞行验证暴露理论分析和设计中没有发现的问题;
(3)使飞行员真实感受新技术对飞机性能及任务能力的改进程度,并进一步挖掘新技
术的潜力;
(4)促进辅助技术的发展,如设计工具、试验工具、试验方法和检测方法等。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试验机/技术验证机研制方面底子很薄,基础设施不完善,
仅有少量专用的试验机/技术验证机,种类和数量都显得太少,这严重阻碍了我国航空航
天技术的发展。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仅仅依靠这些为数不多的试验机/技术验证机,我国
的航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某型雷达试验机
的使用,使该型雷达提前一年多完成定型;某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为新型颤振激励系统进
行验证,从而为国家节约数百万美元,也为某新型战斗机按时完成定型作出重大贡献。因
此,将试验机/技术验证机称为飞行幕后英雄并不为过,应该说,它们是飞行开拓者。 (
王昂)
人类实现在蓝天翱翔、世界航空发展已逾百年。各种各样的试验验证机在航空百年的
技术探索、发展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世界上第一架实现动力飞行的飞机就是一架试
验验证机。那些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里正在使用中的、大名鼎鼎的各种型号飞机,从其概念
的确认到使用的各项关键技术无一不借助了各种验证机进行飞行试验验证。航空技术发展
至今,计算再详细、地面试验再充分仍离不开空中的飞行试验验证。
由于工作关系,多年来我经常查阅有关介绍各种飞机的书刊杂志,那些已经使用的型
号飞机和那些诸如X-29、X-31、S-37等具有重大技术跨越的试验验证机已经有很多文章介
绍过了。然而,还有很多试验研究飞机被用于验证/发展如系统、机载设备、控制方案、
空气动力学、座舱布局等相对单一的技术,并且被长期使用,它们问样在航空技术发展和
型号研制中作出重大贡献,这些专用试验研究机、验证机,却少有文章介绍。1983年我刚
刚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参加工作,在看完正在试飞的歼8II等型号飞机离开机场的路上,
我注意到一架很特殊的飞机静静停在机场偏僻的角落里。
听了介绍,方知这是一架完成过多项国内首创试验的轰5弹射试验机。在随后20年的工
作中,我又基本上从事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的研制和应用工作。在工作中了解了各种试验
研究机,它们或多或少地为我国航空技术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公
开介绍它们的文章几乎没有。
2000年,一位同样从事试飞行业多年的朋友和我一起谈起研制、使用试验机的感受时
,共同认为需要抓紧时间整理那些在我国航空工业技术发展历程中作出贡献但却鲜为人知
的各种飞机,它们问样应在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从那时起我们即开
始注意搜集有关国内外这类试验机的情况。2002年我们开始着手这本书的编写,在编写调
研过程中,有关单位、专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其热情更加增强了我们尽早完成这本书的信
心。早在编写之初,我国第一位试飞英雄王昂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编写过程中提出大
量的建设性意见。经过两年多的准备,这本书终于可以和大家见面了,希望广大读者能够
从这本书中对国内外研制的大量试验机/技术验证机有所了解。 (吕杰)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7/041227milh601.jpg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7/041227milh602.jpg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7/041227milh603.jpg
轰6导弹机02号试验机,注意其取消了炮塔、某型空地导弹带有腹部进气口
轰6空地导弹试验机
轰6空地导弹试验机是为我国轰6飞机挂载导弹在轰6飞机基础上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改型设计的一种可携带两枚中程空地导弹的专用试验机。为使轰6导弹机早
日设计定型,共研制了两架轰6导弹试验机。
该试验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轰6导弹机的研制试验机,承担轰6导弹机研制过程中的飞
机各系统、设备以及飞机飞行性能和操稳品质、某型导弹研制和定型等项目的试验验证工
作。是对轰6导弹机的作战使命、战术技术指标、使用要求等方面进行考核的基础。
与轰6系列飞机一样,轰6导弹试验机装有两台WP-8型发动机,导弹对称悬挂于机身两
侧的机翼下,该试验机于1995年1月正式开始研制,1998年4月第一架试验机完成飞机总装
,7月第二架试验机完成飞机总装,12月2日第一架试验机首飞成功,12月9日第二架试验机
首飞成功。
1999年11月两架轰6空地导弹试验机完成调整试飞和测试改装工作。2000年4月25日完
成飞机性能、操稳定型试飞和自控弹飞行试验。
2002年11月双发连射靶试圆满成功。
轰6导弹试验机的研制成功,为中程空地导弹武器系统以及相应的机载设备提供了理想
的试验平台,也为轰6导弹机的全武器系统定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节选自 航空工
业出版社《飞在前面——推动航空技术发展的试验研究机》一书 主编:吕杰)
相关链接:
轰-6轰炸机,
原型为苏联的著名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该机采用两台图曼采夫涡轮喷气发动机,翼型后
掠,1948年开始研制,直到1990年还有少量在苏军中服役。
1959年我国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开始仿制这一轰炸机,后一度终止,64年3月恢复研制。
第一架轰-6原型机于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
采用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69年批量投产。由于我国之后一直未能获得更好
的替代机型,轰-6服役至今,并仍在继续改进生产之中。轰6系列飞机包括甲、乙、丁、无
人机载机、空中加油机等多种型号。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7/041227milh604.jpg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7/041227milh605.jpg
--
KAKAKAKAK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23.2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