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upolev (逆火),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X系列战机:测试雷达的运-8雷达机(组图)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Dec 29 17:28:13 2004)

http://www.qianlong.com/  2004-12-29 16:02:24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9/041229mily-81.jpg

运8雷达电子试验机 

  运8雷达电子试验机是为满足国内机载雷达及航空电子系统飞行试验需要而研制的专用
飞行平台, 
其总体构想是在尽可能接近原型机真实飞行环境下,满足雷达及航电系统空中试验、调整
及验证、鉴定的人机环境试验要求。运8雷达电子试验机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与其他有关
单位合作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1999年完成飞机总装,1999年8月首飞成功。 

  运8雷达电子试验机作为雷达飞行试验平台,有以下技术特点: 

  1.良好的雷达试验环境 

  试验机平台内部空间大,不仅可满足各种不同雷达的改装要求,同时也可加装大量的
试验支持设施以满足不同雷达的使用要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2.完善的测试条件 

  机载雷达通常需经过调整试飞,待性能稳定后方可开始定型试飞。 

  由于现代雷达技术的复杂性,使得调整试飞的难度和周期大大增加。而试验机由于得
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加装大量的专用测试设备,同时试飞工程师可直接上机参与调试工作
,这些都为雷达调整提供了优越条件。 

  3.更长的留空时间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9/041229mily-82.jpg

运8雷达电子试验机采用的成熟技术可以使其保持较高的出勤率,同时试验机留空时间长,
在一个飞行场次中可完成更多的试飞科目,极大地缩短雷达试飞周期。 

  雷达电子试验机自正式交付使用以来,先后承担了多项机载多功能火控雷达的调整和
定型试飞任务。从2000年8月至2002年末,共完成科研试飞216架次586飞行小时,为我国今
后的雷达和航电系统试飞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首次实现了雷达低空下视功能和多模式
抗干扰科目试飞,这是过去在原型机上从未进行过的高、难、复杂试飞科目。 

  美、英、俄、法等国外专业试飞机构,均配置有相当规模的各类专业试验机,甚至像
美国西屋公司这样的电子厂商,都拥有自己的数种、数架专业试验机,也正是这些试验机
成就了他们在飞行试验领域的声誉和辉煌。(文章节选自 航空工业出版社《飞在前面——
推动航空技术发展的试验研究机》 主编:吕杰)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9/041229milf221.jpg
美国F/A-22战斗机雷达、航电测试机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1/11/junshicp041111011.jpg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9/041229millca.jpg
印度LCA战斗机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9/041229millca1.jpg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4/12/29/041229millca2.jpg

LCA飞机雷达、电子测试机




--

 KAKAKAKAK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23.2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