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lot (〓〓★〓〓), 信区: Green
标  题: 科索夫衝突中的MiG-29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29日22:29:26 星期天), 转信

  1987年,南斯拉夫空军向苏联购买了14架MiG-29B单座战斗机以及2架MiG-29UB双座
战斗教练机。这批战机组成了代号为『骑士』的第204航空团的第127战机中队,这中队
驻地在首都贝尔格勒附近的Batajnica机场。也是南联唯一的MiG-29部队。
  1998年10月,由于科索夫的种族问题激化,北约威胁不惜轰炸逼迫南联接受会谈条
件。为支持总统米洛塞维奇的强硬态度,南联空军第127战机中队也悄悄进行备战作业,
在这场为祖国奋战的战争中,南联空军与防空部队将是唯一与北约直接交战的单位。
第一架空战损失:
  1999年三月24日,Iljo  Arizanov驾驶的MiG-29B在晚上七点钟起飞,朝向入侵南联
的北约机群。他起飞的机场是南联中南部的Nis机场,而不是驻扎的Batajnica机场。Ni
s机场比后者更接近前线(因为北约战机主要从南边入侵),但其并不是主要的军用机场
,该机场亦是当地都市的民用机场(有兴趣的人可以在这里看到该机场的网页:http:/
/www.aerodromnis.co.yu/),南联军队驻扎在这里的是以运输机以及攻击直升机为主的
辅助部队。为了延伸防守范围,第127战机中队将部分MiG-29派遣到这里。
  Iljo  Arizanov一起飞就用雷达发现到一批北约战机,该批战机是由美军F-16CJ防
空制压机以及F-15C空优战机组成的掩护部队。然而当时Iljo  Arizanov不知道的是,该
批掩护部队掩护的是一群F-117以及B-2轰炸机(事实上,即使是那些F-15C飞行员也只知
道匿踪战机飞在附近,而不能真正侦测到匿踪机群)。Iljo  Arizanov用雷达锁定了最
先看到的目标并发射了一枚飞弹,但双方都未宣称这枚飞弹打中任何东西。过不了多久
,Iljo  Arizanov的机尾就发生了巨大的爆炸,从后照镜看到机尾窜出的猛烈火焰后,
Iljo  Arizanov就放弃挣扎的希望而弹射逃生。
第二架空战中被击中,但成功迫降:
  Dejan  Ilic驾驶的MiG-29B从Nis机场起飞,并朝向同一个机群攻击。没有发现到美
军的F-15C的接近,当SPO-15雷达警报器终于作用时,已经是AMRAAM飞弹终端导引阶段的
死亡啸声。在几乎没有时间闪避的情况下,MiG-29发生巨大的爆炸,连座舱罩都被震碎
。神奇的是,Dejan  Ilic发现MiG-29还能控制,于是以缓慢的0.5马赫朝向科索夫境内
的Pristina机场迫降。Dejan  Ilic表示,最担心的是:『破裂的座舱罩居然能够承受风
压而没有进一步崩溃,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只有弹射一途』。在第二天,这架一具引
擎被AMRAAM摧毁的MiG-29B靠另一具引擎再度起飞,逃向Montenegro共和国的Golubovci
机场(Montenegro共和国虽然同为南联的一份子,但与塞尔维亚共和国仍然有所区别,
所以在空袭期间,被轰炸的程度明显少得多)。之前媒体曾经错误地报导这架战机是被
地面炮火自己击落的。
北约第一与第二架击落记录:
  这两架MiG-29B的『击坠』纪录(事实上只有第一架真的被击落,第二架仍然成功降
落)分别被记在美国空军Rodriquez与僚机Shower驾驶的F-15C头上。这两架美军第48战
术战机联队的第493中队的F-15C由驻扎的义大利Cervia机场(约在塞尔维亚的正西方,
Nis机场的西北西方向)起飞,与F-16CJ组成共八架的护航机队,负责在10架F-117与两
架B-2进入南联南部之前,先行扫荡可能的空中威胁。
  当时夜间有50%的月亮,晴朗。一进入任务空域,他们就听到无线电通信中有人宣
称击落米格机(不过事后正式报告中没有人在这时以前就击落的),使神经顿时紧绷了
起来。他们从雷达上发现不明身份的战机纷纷从Batajnica机场起飞(不过显然被他们击
坠的米格机是从Nis机场起飞的,由此可看出在混乱而节奏快速的空战中,要掌握每一架
飞机的行踪有多么困难),遂转向这群战机以保护匿踪战机。
  保护匿踪战机的麻烦在于:你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所以你很可能自己去撞上他们。
僚机Shower率先发射两枚AMRAAM飞弹但没有击中(但事后一名F-117飞行员跟他说:『我
第一次发现有人在进行空战的原因是:你的那两颗飞弹其实就从我的头上飞过去!』)
,根据一般的战术,发射完超视距飞弹后应该要立刻侧转离开,以躲避对手可能的空对
空飞弹攻击。但是因为Shower不确定F-117在哪里,怕急遽的转弯动作会导致空中碰撞,
遂决定继续冲向米格机,在接近到剩下十公里时,又发射了第三枚飞弹才击落米格机(
这时F-117飞行员可藉由飞弹的火光清楚看到F-15C以及在下方7000呎的MiG-29),这架
战机(公认第一架被击落的)就墬毁在Batajnica机场40公里外。
  他们执行空优任务的时间预计达一小时,但开始没几分钟就击落了一架MiG-29,过
没多久,长机Rodriquez又在塞尔维亚南边『击中』另一架米格机,虽然当时北约相信这
是第二架『击落』,但该架战机事实上成功迫降。稍后,在南联中北方首都贝尔格勒附
近,F-16机队(可能是荷兰的F-16AM)发现了三架米格机起飞,他们又转向北方拦截,
僚机Shower在近距离锁定并发射一枚AMRAAM,却被闪躲掉,再绕回来锁定一次,但由于
太过接近贝尔格勒的防空飞弹网,决定放弃攻击(这时Shower应该已经把AMRAAM射光了
:两枚第一波落空,第三枚击中,第四枚射击第二架落空,所以这时候应该是企图发射
向尾蛇飞弹了)。
第三架空战被击落:
  Nebojsa  Nikolic驾驶的MiG-29就真的是从第127战机中队的驻地Batajnica机场起
飞,不过起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并不是美军F-15C一开始接战的目标。他起飞后锁
定第一架看到的目标并攻击,相信已经击中目标(没有北约军机在这里损失)后,转而
攻击第二个目标,但也立刻成为荷兰空军F-16AM的目标,他相信他闪躲掉第一颗飞弹,
但却连续被第二、第三、第四颗飞弹命中,尽管他的MiG-29已经失去作战能力,座舱充
满烟雾,但北约战机仍然无情地继续饱以空对空飞弹,他继续控制了一会才跳伞逃生。

北约第三架击落记录:
  这架MiG-29据信是由荷兰空军第322中队编号J-063(美军编号86-0063)的F-16AM所
击落,飞行员的姓名可能因为安全理由一直没有公布。这是二次大战以来,荷兰空军首
度在空战中击落敌机。
  荷兰空军当时派遣了八架F-16AM,与八架F-16OCU(早期购买的F-16A,未经过MLU改
良),搭配比利时空军的八架F-16A驻防在义大利的Amendola机场(约在南联的南方)。
但由于F-16AM的性能强得多(F-16AM起码比F-16A及F-16OCU多了发射AMRAAM与挂载LANT
IRN荚舱的能力,此外还有IDM资料键),故后来又将五架F-16换成F-16AM。3月24日晚上
,四架F-16AM在晚上七点半起飞,于八点多接获预警机的通告,前往贝尔格勒附近拦截
三架MiG-29。头两架F-16AM的航道太远,所以交由后两架F-16攻击。不知名的F-16飞行
员在八点五十分,侦测到在下方低空盘旋的MiG-29,在距离18公里处,F-16发射一枚AM
RAAM,五秒后依照标准战术F-16急转弯脱离。在30秒后,飞行员转头看到飞弹爆炸的火
光,同时预警机上的管制员也看到萤幕上的光点消失。
  事后,荷兰空军公开了空战经过的抬头显示器录影带,显然该架F-16只有发射一枚
飞弹。故Nebojsa  Nikolic可能是发现被F-16的雷达侦测或锁定后,连忙闪躲,并以为
自己闪掉一枚飞弹,但事实上,该枚AMRAAM直到30秒后才命中目标。至于南联飞行员宣
称遭到多枚飞弹命中,可能是因为飞弹命中后引发的连串爆炸,或是控制面失效导致机
身急遽振动所造成的错觉。另外,虽然南联飞行员宣称他被击落前接战了一个目标,但
北约的纪录却显示他一直在机场附近低空盘旋,显然是在一起飞就对着不知道什么东西
开火,而没有爬到北约战机的作战高度。
逃过鬼门关的米格机
  Ljubisa  Kulacin驾驶的MiG-29是Nebojsa  Nikolic的僚机,他们是在巡弋飞弹朝
向他们机场而来时起飞的。但由于雷达突然发生干扰(不清楚是电战因素还是本身故障
),又不能以肉眼寻找长机的情况下,他变成独自飞行。突然间,他发现被雷达照到,
连忙急遽转向动作,逃回机场。
  照明该机的可能就是击落第一架米格机的美国F-15C飞行员Shower,可能是因为Sho
wer在近距离以雷达锁定,惊动了Ljubisa  Kulacin的雷达警报器,使他逃过了一枚AMR
AAM。
第四架被神秘击落的米格机
  Predrag  Milutinovic就是北约预警机发现的晚上八点由Batajnica机场起飞的第三
架米格机。他表示,在晚上八点18分左右,他的『某项重要装备』突然故障,使他无法
得知是否被锁定,于是他决定瞄准最接近的目标,在被击落前尽可能击落敌机。在发射
一枚小飞弹(可能是AA-11)后,他尽可能地作最小的转弯,但仍然没有摆脱被被飞弹命
中的命运。
  奇怪的是,荷兰空军只宣称击中一架敌机,如果Predrag  Milutinovic是被那枚AM
RAAM所击落的,那Nebojsa  Nikolic又是被谁击落的?还是荷兰空军的那两架F-16AM不
只发射一枚AMRAAM,也不只击落一架MiG-29,但奇怪的是这么光荣的事居然没有人跳出
来认。
  如果那两架F-16AM真的只有发射一枚飞弹,则击落另一架MiG-29的可能就是另一枚
飞弹,或甚至是地面防空炮火的误击。暂时排除地面防空炮火的可能的话,有四架战机
宣称曾经在当时当地发射飞弹,除F-16AM外,还有Shower的一枚,另外Predrag  Milut
inovic与Nebojsa  Nikolic也各自宣称发射了一枚飞弹。则有没有可能他们两人或其中
之一其实是被另一个人命中的呢?还是被Ljubisa  Kulacin所闪过(由Shower的F-15发
射)的AMRAAM好死不死找到第二个替死鬼并击落?这可能就有待南联政府的调查了。
    在连续多日的挨打后,MiG-29『骑士』中队决定报复攻击。三月26日,Slobodan
  Peric与Zoran  Radosavljevic驾驶的MiG-29B入侵波士尼亚的领空。其真正的目标不
详,但由战机上没有携带空对地弹药可看出,应该是企图偷袭徘徊的美军预警机或加油
机。南联宣称Slobodan  Peric成功击落一架F-15E,但北约F-15E并没有任何伤亡。南联
对这两名飞行员的反击行动并没有透露太多讯息,可能是要维持挨打的形象,不愿过份
宣传入侵波士尼亚的行动。
北约记录:
  这两架MiG-29原本是记录由Jeff  Hwang,代号CLAW的美军F-15C飞行员以及其僚机
J.  McMurray  ,代号BOOMER的F-15飞行员分别击落。其中僚机驾驶的84-0014机在波湾
战争期间,是隶属于第36战机联队第53战术战机中队,并在波湾战争后的三月20日禁航
任务中,由Danesky击落一架Su-22。所以机上原本就漆有一枚伊拉克国旗,此次空战后
,机上又多了一枚塞尔维亚国旗。
    不过在最近,美国空军宣布该两架MiG-29都是由长机驾驶的86-0156号机所击落,
所以84-0014机的塞尔维亚国旗被拔掉,86-0156号机则多了一枚。成为科索夫冲突中唯
一『双杀』的战机。
  这两名飞行员一样是美军第48战术战机联队的第493中队,所以该中队在此次冲突中
共击落三架MiG-29,击伤一架。
  他们当天的任务是在波士尼亚执行战斗空巡,呼叫代号『DIRK』,时间从当地时间
下午三点到七点。在四点二分时,长机雷达发现70公里外,有目标以七千呎高度及六百
节高速朝南方飞行,他们联络预警机,但预警机却没有发现。
  有趣的是,预警机不断『发现』在他们西边活动的友机,并提醒他们注意,却始终
没有看到那个沿着边境往南飞的目标。Jeff  Hwang带着僚机往东边边境飞,如果『那个
』目标企图往西冲过来的话,他们才能及早拦截。但接近边境时,F-15C只得转头往西南
,继续其『绕圈圈』的战斗空巡。预期目标继续往南飞的情况下,Jeff  Hwang通知在他
们南边的战斗空巡编队要小心该目标。
    过了60秒,也就是他们往回飞了近18公里后,又再度转向东边,『turn  hot』也
就是『指向威胁』的意思。他们两人赫然都从雷达萤幕上发现该目标已经不是朝南,而
是以两万三千呎高度转向西方迎面冲向波士尼亚边境!这时预警机终于发现了这个目标

  美国空军并没有公开当时空战的资料,但是匈牙利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拦截到当时
预警机与Jeff  Hwang的通话。另外,Jeff  Hwang事后写了一封信给友人,描述当时空
战的情景,这封信在网路上被公开过。经由这两个珍贵的资料,我们可以描绘出当时空
战的情景。
-- Magic  77(预警机的代号):….  Bogey(目标,可能为敌机)  zero-two-zero(
方位020),  forty-five(距离45浬),  westbound(朝向西边),  twenty  thousan
d(高度两万呎),radar  track.
// Jeff  Hwang很不爽地表示他们早就知道了,并以密码『Purple  Onion』要求预警机
准许攻击。
-- Dirk  1(F-15长机代号):I''ve  got  a  contact  there  I''  m  hot  (正
朝向目标),  request  Purple  Onion.
// 预警机回答『稍待』后就没了下文
-- Magic  77:Standby.
// Jeff  Hwang等不到预警机的回答,自行识别了目标(不清楚是以肉眼还是其他方式
),并回报『敌机』方位。
-- Dirk  1:Two  bandit,  (两架敌机,注意这里用的是『bandit』,意味已经肯定
是敌机)MiG-29  One-four(方位014),  forty-five,  (此时已经识别目标是MiG-2
9,但距离却还有45浬远,似乎不是用肉眼是别的)twenty-three  thousand.(两万三
千呎,高度变动不大)。
// 但预警机仍然不能确定是『敌机』,继续以bogey称呼。
-- Magic  77:Magic,  the  same  contact  Bogey  Radar,  twenty-two  thousan
d
// 但Jeff  Hwang已经决定不理会动作总是慢半拍的管制员,径自要求二号机准备接战

-- Dirk  1(长机):Dirk  2,  threat  hostile(敌机),  hostile.
// 僚机受命准备接战
-- Dirk  2(僚机):Dirk  2,  engaged  there.
// Jeff  Hwang发现目标朝北方回避,可能企图迂回后方,提醒僚机注意。
-- Dirk  1(长机):Bogey,  bandit  maneuvering  northbound.
// 僚机从雷达幕上也发现目标的运动,回报正在接战中。
-- Dirk  2(僚机):Two  shows  same.Two''s  engaged.
// Jeff  Hwang认为战况紧急,但预警机管制员仍然慢半拍,表示预警机没有专心扫瞄
边境地区,则他不能确定是不是这个目标后面就没有其他敌机了。所以他要求僚机继续
接战,自己则将雷达脱锁,转成120度的大角度扫瞄模式搜索天空。
-- Dirk  1(长机):Press(命令僚机接战,自己去做别的事).
// 在长机进行扫瞄的同时,僚机回报目标最新状况。
-- Dirk  2(僚机):Zero-five-five(方位055),  twenty-four(已经接近到24浬),
  BRAA,  twenty  thousand.(高度仍为两万呎).
// 这时目标持续往西北飞,所以Dirk编队也朝东北转了30度,以截在目标前面。由于长
机在转弯的外侧(右边),所以渐渐落后僚机。Jeff  Hwang点燃后燃器以赶上僚机,并
下令丢弃副油箱(以降低阻力),开武器保险。
-- Dirk  1(长机):Combat  1(战斗状况一:丢弃不必要外载),Arm  Hot。(开保险

// 预警机终于发现目标往北飞,提醒F-15注意。
-- Magic  77:Maneuvering  north,  twenty-four  thousand(两万四千呎)
// 预警机突然发现『那个』目标其实是两机编队,连忙提醒F-15。
-- Magic  77:Do  you  show  two  contacts?
-- Dirk  1(长机):  Copy(收到),  two  contacts(两个目标),  Sir?
// 一直保持接战状态的僚机在距离36公里处发射AMRAAM。
-- Dirk  2(僚机):  Fox  3(发射AMRAAM)eighteen  thousand(敌机高度一万八千呎
)
// Jeff  Hwang一完成大角度雷达扫瞄,也急着将雷达切回来瞄准目标,抢着击落另一
架敌机。和发射麻雀飞弹不同的是,发射AMRAAM只需要维持『扫瞄同时追踪』状态,但
为了提高资料更新率,F-15有特别的『高资料更新率扫瞄同时追踪』(HDTWS,High  D
ata  Track  While  Scan)模式。Jeff  Hwang原本先锁定敌机,在距离30公里处切回
HDTWS并发射第一枚飞弹,紧跟着又发射第二枚。
-- Dirk1(长机):Dirk  1  FOX  SIX.(这里是飞行员在耍宝,连发两枚AMRAAM应该连
续喊两次FOX  THREE,结果他直接就三乘以二等于六。他这种讲法天晓得他是发射两枚
Fox  Three,还是三枚Fox  Two?)  Lead  Trail.(跟随僚机队形。在越战以前,美
军编队战术一定是僚机去跟着长机,但由这次空战经过可以发现,拥有较佳攻击机会的
僚机自动引导飞行,并抢先攻击,长机反而负责掩护并注意有无其他敌踪,攻击后继续
跟随僚机以掩护其后方)
在超视距空战中,飞弹射出去其实还有相当时间才会命中目标,这时大家都在注意敌机
的动向。
-- Magic  77:One  bandit,turning  hot  (敌机朝向你们冲过来了,注意,直到这
时预警机才改口说这是敌机)Dirk,Magic,  zero  forty-one。
// 由于敌机朝向自己,预期敌机可能企图发射飞弹,双方接近到18公里时,F-15长机要
求僚机检查自己是否被锁定。
-- Dirk  1(长机):  Dirk1.  Naked.(雷达警告器的萤幕没有接触)
-- Dirk  2(僚机):  Dirk2.  Naked.
-- Dirk  1(长机):Dirk.  Let''s  go  pure.(Pure指『纯指向』,也就是将机首指
向目标。相对的还有Lead:前置指向,指向目标前面,Lag:后向指向,指向目标后方)

-- Dirk  1(长机):?een  thousand.(此处无线电听不清楚,应在报高度).  nose 
 -  8  miles.(由于转而朝向目标,敌机在正前方八哩)
-- Dirk  1(长机):Dirk  1,Tally  ho(目视发现目标)  nose  seven(在机首方向
七浬)
// 终于发现到米格机爆炸的火光,飞行员的声音一下子高了好几个八度。
-- Dirk  1(长机):Splash  2  -  Splash  2  -  MiG-29  (击落两架MiG-29)bull
seye  three-six-zero,  thirty  six(bullseye指的是参考点,通常选择一个明显的
地点当作参考点。故这里就是『相对于参考点,方位360,36浬』发现两架米格机被击中

超视距空战的教训:
  在波湾战争中,伊拉克MiG-29飞行员的素质颇令人摇头,在多次空战中,鲜少能有
人能够逼近美军战机,甚至连被麻雀飞弹瞄准了也不知道闪躲。相对地,老战机MiG-25
的飞行员却出乎意料的神勇,不但闪躲美军飞弹犹如打躲避球,甚至能够多次凭借高速
硬闯美军战机周遭。这可能是因为伊拉克当初可能以新的飞行员去接收新战机,而不是
经验老到的飞行员。因为老经验的飞行员多半对旧战机很习惯了,飞新战机时反而可能
因为旧习惯改不过来而发生危险。新飞行员从头接受新战机的训练,自然比较容易进入
状况,但缺点就是无论如何熟悉战机,也缺乏老飞行员的战斗经验。
  南联的防空部队则是让西方国家比较钦佩的对手,身为前冷战交战国,南联的地面
防空部队以及空军飞行员的素质与训练都比伊拉克飞行员好得多。由这几次空战记录可
以发现,最起码他们都懂得超视距空战中,『状况不对,先闪再说』的道理,这使得他
们成为超视距空战中更难缠的对手。
  不幸的是,南联这次的对手不是波湾战争中使用的麻雀飞弹,而是AMRAAM。AMRAAM
与麻雀飞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发射后不需要战机持续加以导引。由于AMRAAM的引擎冲
量大,速度快,缩短敌机可用的反应时间,所以在相当于麻雀飞弹的中程发射时,可以
完全依赖飞弹自身的惯性导引以及主动雷达导引,战机发射后可以立刻脱离战场。
  即便飞行员想要攻击一个非常远的目标,虽然就必须以资料键更新飞弹的目标资料
,但此时的雷达只需要保持在『扫瞄同时追踪』的状态就可以了。在『扫瞄同时追踪』
状态发射并导引飞弹,比麻雀飞弹需要『单目标锁定』状态大幅提高了战机的生存性。

    虽然一般战机上都配备有雷达警报器,但一般人可能不晓得的是,雷达警报器只
负责『侦测』到雷达波,却很难『辨识』雷达在干什么。虽然『扫瞄同时追踪』状态的
雷达波一样会被照到,但由于雷达警报器侦测到雷达波的距离远比雷达侦测范围来得远
,所以一具雷达警报器会接收到周围数百公里内的电磁波源,每具雷达都以周期进行扫
瞄时,北约估计在中欧战场,雷达警报器一秒钟可以收到上千万次脉冲,根本无从分辨
这些脉冲中,哪些是瞄准你的雷达,哪些是瞄准别人的雷达,哪些根本不是雷达?
  所以,雷达警报器向来最重要的分辨手段就是电波持续时间,从上千万个脉冲中分
辨出那个持续出现的频率,而其他的信号就当作没收到。这就突显出『单目标锁定』与
『扫瞄同时追踪』的差别,单目标锁定几乎肯定会让目标警觉,但是『扫瞄同时追踪』
却不会,起码对目前的雷达警报器是如此。
    在波湾战争中就有类似的例子,当美国海军的F-14扫瞄到伊拉克的MiG-21时,Mi
G-21毫无警觉到。后来F-14想用雷达锁定,引导电视摄影机辨识目标时,MiG-21立刻脱
逃。在这次科索夫冲突中更加明显。所以,面对AMRAAM这种飞弹,战机要收到警报的可
能只有飞弹最后打开主动雷达寻标器的时候,因为飞弹寻标器一定是用『单目标锁定』
的。问题在于,当一般相信打开寻标器的距离是10-20公里左右,这也表示打开寻标器的
时间只有15-30秒。打开寻标器一定是先执行搜索,搜索到目标再锁定,而雷达寻标器要
从上千万个脉冲中挑出锁定讯号也需要反应时间,东折西扣下来,这时间就剩下非常的
少,至少从科索夫冲突中被攻击的MiG-29看来,这时间短到不足以闪躲。
  第一架Iljo  Arizanov被击落前,根本没有发现飞弹的接近,但其实F-15的飞行员
Shower在之前已经发射了两枚飞弹。
  第二架被击伤的Dejan  Ilic幸运地收到AMRAAM的锁定声,只可惜来不及就是来不及

    第三架Nebojsa  Nikolic相信他闪过了一枚飞弹,但如果荷兰空军的确只发射一
枚飞弹的话,Nebojsa  Nikolic可能只是闪掉某个人的雷达锁定,而不是AMRAAM。逃过
一劫的Ljubisa  Kulacin就是显示『单目标锁定』缺点的好例子,F-15C飞行员Shower因
为太近了,直接以缠斗模式锁定,结果Ljubisa  Kulacin一听到锁定声就不管三七二十
一,先闪再说。
  第四架被击落的Predrag  Milutinovic可能雷达警报器根本故障,加上也没人知道
他究竟被什么打下来的,这里没办法讨论。
  第五跟第六架被击落的Slobodan  Peric与Zoran  Radosavljevic在F-15发射飞弹后
,转向F-15前进,所以他们必然发现了F-15。但仍然没有发现到自己被AMRAAM瞄准了,
因为他们的转向动作不大,是调整攻击方向的动作,而不是剧烈闪躲的动作。事实上,
在接近F-15之前还故意作过一个向北迂回的动作,由此可知,他们必定是用雷达先发现
了F-15的位置。至于最后AMRAAM开启寻标器时,他们有没有收到致命的警告声就不得而
知,但由被击落的结果可以看出,就算有收到也是没有用的。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AMRAAM类的飞弹真正可
怕的是其『半静默』能力,虽然敌机不是没有机会发现被锁定,但发现时间不是太短,
就是讯号混杂在上千万个脉冲中无法分辨。英国皇家空军的龙卷风战机当初在对付德国
空军配备AMRAAM的幽灵机时,便完全不敢奢望雷达警报器能够提供什么警报。所以他们
的策略是,只要接近到幽灵机发射AMRAAM的射程,不管幽灵机有没有发射(事实上也根
本不知道有没有发射),都进行俯冲急转的闪躲动作。由此可看出,一枚AMRAAM之类的
主动导引飞弹,即使没有发射,也已经产生心理上的压迫能力!

--


               〓〓★〓〓

        比别人飞的更高,更快,更强!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电信来客]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4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