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upolev (逆火), 信区: Green
标  题: 轰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8 03:46:18 2004), 转信


轰-5前线轻型战术轰炸机,是我国从苏联引进的伊尔-28(IL-28)喷气轰炸机的仿制品。
该机采用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平直翼型,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
机头的玻璃舱是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为导航和光学轰炸瞄准提供了良好视野。
轰-5机组包括3名乘员,领航员舱在机头,驾驶员在其身后气泡形驾驶舱内。
机尾有与前方不连通的通信射击员舱。
炸弹舱内携带4枚500千克或12枚250千克炸弹。
我军轰-5未见有装载核武器,可能与当时我国尚无法研制小型核武器有关。
翼下还有8个挂架,可挂火箭弹或炸弹。
机头机尾各装两门23mm机炮,总备弹量为650发。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h5_mvqq8QhHl6gZ.jpg

伊尔28!
1948年7月8日,伊留申飞机设计局的试飞员V.K.克契纳奇驾驶伊尔-28轰炸机原型机首飞。
     1950年“五一”节首次公开出现,同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共生产几千架。
     伊尔-28轰炸型是伊尔-28的基本型,可携带常规炸弹或小型核武器。
     此外还有伊尔-28Y教练型,将机头领航员舱改为第二座舱,拆除了机炮。
     当时哈尔滨飞机厂在维修护理苏式轰炸机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相当的技术经验。
     中国空军首次在1955年1月18日发动的解放一江山的三军联合战役中使用了杜-2和IL-28轰炸机,成功地掩护了登陆部队作战,有力打击了敌人的环岛防御工事和守军舰只。
     此事令军方意识到轰炸机的重要性并开始归划国产第一代轰炸机。

解放军曾打算获取苏联授权组装生产伊尔-28,但在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后,只好通过局部改进伊尔-28的设计,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自行仿制生产,代号为轰-5(H-5)。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ir28_8Rw0MlhoyJco.jpg

轰-5于1963年1月开始研制,1966年9月25日,首架轰-5在哈尔滨厂试飞成功。1967年4月,轰-5进入量产,随后装备部队。1984年停产。采用了两台涡喷-5甲型涡喷发动机,该发动机是歼-5使用的涡喷-5的改型,单台推力26.48千牛(2700千克)。苏联空军的伊尔-28最初使用BK-1A离心式涡喷发动机,单台推力2700千克。苏空军还在伊尔-28机身两侧加装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以增加起飞推力,我军的轰-5未见安装相关设备。进气口前方有三个管道开口,是冷却空气入口,给位于整流锥后面(即发动机前端)的附件机匣、滑油箱、高压油泵等机件提供冷却空气。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uuQtNbeitq+7+r34xvi2szY0LQ=_EYWx4WFNPkUL.jpg

主要设备包括轰炸雷达、自动领航仪、敌我识别器及各种通讯导航设备等。
    炸弹舱在机身中部,正常载弹量1000千克,最大载弹量3000千克。
    机头一门固定航炮,机尾炮塔有两门活动航炮。
    23-1机炮初速680米/秒,射速800发/分
    轰-5在IL-28的基础上更改量达40%,主要更改是:
     将苏联原机两半扣合的结构改为普通结构,减重110千克,机载设备则尽量与当时同期仿制的新型轰-6轰炸机通用,如采用轰-6的尾炮塔,引起了机尾结构的一些变化。
     经过这些修改,轰-5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雷达探测距离加大,新瞄准具扩大了瞄准角和观测角,轰炸精度和敌我识别能力也提高很大;新炮塔系统电气*纵随动性好,备弹量增加,射速大、射程远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uuQtNc6yxdrLszY0LQ=_c4OawaFMr6uq.jpg

轰-5在国内装备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
     在海军内使用的是轰-5鱼雷型,主要作为鱼雷轰炸机使用,可外挂鱼雷和副油箱。
     轰-5鱼雷型装备了普通直航鱼雷和“鱼-2”空投火箭动力鱼雷。
     其中“鱼-2”鱼雷是苏联PAT-52鱼雷的仿制品,60年前已开始试制,直至71年正式装备部队,命名“空舰-1”(KJ-1),后规范命名为“鱼-2”。弹径450mm,长3.89米,重627千克。
     该鱼雷投放后在减速伞作用下缓慢入水,随后启动火箭发动机,速度高达60到70节。
     虽然“鱼-2”射程仅有5000米,但是由于速度高,舰艇基本上无法躲避。
     在最初的规划中,曾计划生产2000条该型鱼雷,后随着时间推移,投掷火箭鱼雷的轰-5面对的防空火力越来越强,基本上不可能接近投弹。且“鱼-2”没有制导能力,命中率低。
     为此1976年海军希望“鱼-2”能由突防能力更强的强-5发射。随后的试验不太成功,1986年后海军停止订货,直至停产只生产了200余条实战型“鱼-2”。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0+MtMg==_TzVrTMf0jzlg.jpg

轰-5-2152是由轰-5改装的核武器运载机,1967年9月开始改装,1967年底交付使用。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uuQtNS0yMTUyusvO5Mb31MvU2Ls=_EL1HG1JQw6UP.jpg

轰电-5的早期型号,轰电-5是由轰-5改装的电子侦查和电子对抗飞机。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uuS15y01tefX09Xssum6zbXn19M=_2a9GgRv9LsIW.jpg

轰电-5,机尾有加装的天线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uuS15y01_eenjcwcoYbKM.jpg

轰-5“鹰”式武器试验机是由轰-5改装的歼轰-7火控系统验证机,机头装有歼轰-7的火控雷达,机翼下挂载反舰导弹.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uuQtNaGw06Whscq9zuTG98rU0ek=_u4wDCiiAwi7T.jpg

轰-5拖靶机是应阿尔巴尼亚的要求由轰-5改装的,可拖拽5米和12米两种靶袋,用于高射炮的射击训练。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uuQtNc3PsNC7+g==_gNLOv7vLcC9A.jpg

1971年,中国经海运向友好社会主义国家罗马尼亚输出了首批总共4架轰-5,并由中、罗两国的技师在罗马尼亚巴库(Bacau)进行了组装。

     该型机被送到第38搜索航空中队,罗国唯一的独立靶机单位服役。
     1974年,罗接收了第二批共8架轰-5。
     时隔5年,罗方又接收了第三批共2架轰教-5教练机。
     罗马尼亚空军除了拥有中国制造的轰-5/轰教-5外,还拥有苏联产的IL-28/IL-28R(侦察型)/IL-28T(反舰型),轰-5和IL-28在同一国服役颇为罕见。
     现在罗空军只剩下轰-5能够继续飞行,执行侦察和拖靶任务。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wt7C7cTh0ce1xLrkvcwtNQ==_xRLOLQHhIdv1.jpg

轰-5前线轻型战术轰炸机的改型还有:
轰-5改:轰-5改是由轰-5改装涡扇5的改型,只有一架验证机。 

轰-5弹射试验机:轰5弹射试验机是由轰-5改装的弹射试验机,用于I型火箭弹射座椅的真人弹射试验。在机身中部增加一个座舱,1973年2月28日首次进行了弹射试验。
轰-5靶:轰5改装的无人驾驶机。

轰-5激光制导机:轰5改装的激光制导炸弹试验载机。

轰-5的性能数据:
翼展 21.45米
机长 16.77米
机高 6.20米
机翼面积 60.8平方米
主轮距 7.4米
前主轮距 6.67米
空重 1289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 184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1200千克
机内载油量 38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 (高度4500米)902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 (高度5000米)696千米/小时,(高度10000米)559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 12500米
最大航程 2400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 980米
着陆滑跑距离930米

http://www.cqzg.cn/bbs/attachments/month_0412/z9NvA==_JTRtPe5Ozk3S.gif





--

 KAKAKAKAK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23.22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