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黄炳新与中国“飞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21日10:29:4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黄炳新与中国“飞豹”
王战成
“即使有一天,化作流星陨落天际,也要在天空留下一道闪射光芒的轨迹。”
被中央军委授予“试飞英雄”称号的黄炳新曾在他的座右铭中这样写道。
在我国自行研制的FBC-1型歼击轰炸机定型试飞的整整8个春秋里,黄炳新披肝沥胆,纵
横蓝天,与死神角斗,与苍天较量,在数十次空中险情面前,毫无畏惧。自从他1996年
12月25日在兴城驾驶该型战机完成FBC-1型号飞机定型试飞的最后一个架次开始,FBC-
1型战机就与黄炳新的名字连在了一起。
他是FBC-1型飞机的首席试飞员;
他是承担和完成该型战机试飞科目最多的试飞员;
他是承担和完成风险科目试飞最多的试飞员;
他是每项重大试飞课题的首席试飞员;
他是创纪录最多的试飞员。
在FBC-1型战机试飞中,他第一个驾机实施全外挂试飞;他第一个携弹实施空中导弹、
火箭弹发射试飞;他第一个驾机在空中实施放油试飞;他第一个在颤振试飞中实施极限
数据试飞;他第一个参加海军在青岛的演习试飞。
在试飞中,他遇到过数十次险情:
他遭遇了飞机在空中的严重漏油;他遭遇了飞机着落时减摆不工作,而造成三分之二的
座舱仪表被震落;
他遭遇了飞机在空中严重结冰而看不到地面;
他遭遇了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故障而发生的俯仰摆动;
他遭遇了内装1000公斤燃油的两只副油箱同时不输油;
他遭遇了速度表、高度表同时不指示;
……
然而,黄炳新果敢冷静,正确处置,一次又一次征服了死神,战胜了 恶魔,撕碎了死神
的相约。
他从未报废过一个起落架次,也从未发生过由于操纵问题而引发的险情。除了时常担任
飞行指挥员外,他还创造了FBC-1型战机月试飞35架次的新纪录,其中还有空中打炮、
发射导弹等风险科目,同时在空中及时处置了炮弹卡壳等故障。在黄炳新的带领下,他
与该型战机的其他试飞员们,创下年试飞439架次、单机年试飞232架次、月试飞35架次
的历史高产纪录,为该型号飞机定型试飞任务的完成,建立了卓越功勋。
一
1988年12月14日,阎良机场蓝旗招展,北风呼啸。FBC-1型战机首席试飞员黄炳新精神
抖擞地站立于新机翼下,603所、西飞公司、试飞院几乎所有的职工都将兴奋、期待的目
光投向机场,因为FBC-1型高速歼击轰炸机是他们的心血结晶。
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和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以及国防科工委、空军、海军、陕西省
政府、省军区、空军西安基地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其中包括16位将军,都来到了阎良
机场。他们将目睹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歼击轰炸机的首次升空。
这是令人激动的日子,也是令人心焦的日子。FBC-1型战机是中国航空史史上的一座丰
碑,它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歼击轰炸机,它凝结了成千上万名航空职工数十年的心血,
它倾注了总设计师陈一坚毕生的精力和血汗。然而,它毕竟是新机,里外都是新东西,
又是首次上天,人们焦灼不安,久久地企盼着、祈祷着、等待着。
总设计师陈一坚看着黄炳新全身披挂,难以抑制内心复杂的心情,问他:“有把握吗?”
黄炳新勇气十足,斗志旺盛。
“只要发动机在转,哪怕只有一台在转,我就保证能飞回来。”
巨大的轰鸣声激起空中波澜,黄炳新驾机跃入云端。按首飞计划,飞机上升至1000米高
度作左转弯平飞,绕机场上空一周后即降落。可是,突然间,他感觉飞机在颤抖,他一
看,速度表出现故障。接着警告灯不停地闪现出红光,他察觉是发动机出了问题。
在首飞中出现发动机故障,是令人恐惧的。此时的黄炳新,心里明白他所驾驶的是中国
最新型、最先进的歼击轰炸机,他仿佛看到了总设计师银白的头发,他仿佛看到了成千
上万名科技人员一双双企盼的目光,他仿佛看到了中央军委首长们严峻的神情……
他紧握驾驶杆,精心地做着降落动作。放下起落架、减速板,就在这时,飞机突然一震
,仪表板上的一只高度表被震落。飞机仍在震动,黄炳新屏住呼吸频频观察着外面,判
断飞机的高度和飞行状态。他无法看清仪表,他仍在艰难地降落。在飞机触地的一刹那
,整个仪表板被震得七零八落,三分之二的仪表被震落在座舱内。他沉着地盯着跑道,
放伞,滑跑……
首飞成功了,机场成了沸腾的海洋。
总设计师陈一坚热泪纵横,呜咽着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握着试飞英雄的手使劲地摇动
。
二
1992年8月。天空碧蓝明丽,机场热浪滚滚,中国试飞院又迎来了试飞的黄金时节。黄炳
新驾驶FBC-1型战机首次进行了中空超音速试飞,但在前两次飞行中,飞机出现剧烈振
动现象,使他无法看清地面目标。着陆后,他向总设计师及各设计研制厂所技术人员作
了汇报,有关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排查,但未找出原因。为了确保国家重点型号的试飞
进度,不能将飞机试飞停下来。为此,试飞院果断决策,主管科研试飞的副院长、振动
专家张克荣拍板定案,决定重新装上仪器,同时实行严格监控,继续进行试飞试验。8月
24日,黄炳新驾机以每小时1100公里的速度进入5000米高空,进行排故试验,果然,振
动现象又出现了。就在此刻,他的飞机又发出“咚咚”两声巨响,飞机顿时便似狂放不
羁的野马横冲直撞开来,他随即蹬舵,飞机也无任何反应。
飞机的方向舵飞掉了。
战机没有了方向舵,操纵起来极度困难。他驾驶着无舵飞机东摇西晃在空中疾驰。这是
他从未遇到过、也从未听说过的重大险情,这是中国航空史上从未有过的空中险情啊!
在此危急关头,作为试飞员,他完全可以弃机跳伞。然而,他却毅然选择了生死未卜的
拼搏之路。为了保住新机的生命,他决定以“人在飞机在”的无畏气概,来斩断死神的
魔爪。
惊心动魄的考验,震撼苍天的搏斗。他开始返航,他试着推左发动机油门,同时向右压
驾驶轩,飞机向右滚转并在左右发动机推力的反差力矩作用下,机头缓缓地横侧,改变
着方向。他艰难而冷静地驾机飞向机场上空。
无舵飞机在高速降落时,只能靠副翼起作用,而反应迟钝的飞机稍有偏差,就会导致机
毁人亡的恶果。蹬舵不起作用,他仅靠双手紧握驾驶杆保持着飞机的平衡。
他双眼盯着跑道,稳健地将飞机对准跑道,只听见“唰”的一声,两轮安稳接地……他
终于将无舵的战机飞回机场。他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奇迹。
三
1993年至1994年,FBC-1型飞机转场抵达兴城,执行海上科目试飞任务。由于兴城机场
跑道较短,给该型飞机试飞造成极大困难,飞机曾多次偏离或冲出机场跑道,新机和试
飞员生命受到威胁,海上试飞科目严重受阻。
参研单位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十分着急。为了FBC-1型飞机按时完成定型试飞任务,最后
决定由黄炳新赶赴兴城,啃硬骨头,打硬仗。
1994年10月9日,黄炳新在阎良完成歼八Ⅱ高空停车攻关试飞后,便风尘仆仆赶往兴城。
10月10日,他便驾机投入试飞。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竟完成科研试飞17架次。他
的出色表现再次受到国防科工委、空军、海军、航空工业总公司领导们的赞扬。
是黄炳新扫清了海上科目试飞的拦路虎。
四
1994年12月9日,兴城机场。
丝云曼舞,海风轻掠。时值初冬,连日雨雪使大地寒气浓重。
FBC-1型战机犹如一只铁鹰,静候在起飞线上。15时左右,地勤及各方参试人员、车辆
正在进行起飞前的最后准备。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使人们震惊。原来,飞机右模
拟导弹架被意外损坏。人们知道,在这里有十多个参试单位数百号人为它日夜辛劳。由
于飞机试飞能见度要求高,好天气不容易等到,组织一次飞行确实困难重重。弹架损坏
,现场无备件,外运又误时费劲。眼瞅着时间一秒秒过去,怎么办?按常规,此次飞行必
撤无疑。
黄炳新同参试单位领导们来到起飞线,他们关切地询问并研究下一步试飞处置方案。黄
炳新思忖片刻,便与他们研究决定:拆掉损坏弹架,携单边弹实施科研飞行。
这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黄炳新心里明白。然而,他却早已将自己的心牢牢地系在祖国
航空事业上。在兴城短短两个月中,他屡显风采。
——在飞机着落时,出现阻力伞释放受阻故障,他机智果断,正确处置,确保了飞机的
安全;
——在飞行高度仅有几百米,断开飞控出现摆动,在过载超常的紧急情况下,他沉着冷
静,应急排险,短时间内控制住了飞机在空中的摆动,恢复了正常飞行。
他是大校团长、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副院长,又是一名试飞勇士。在他眼里,试飞就意
味着攀登、无畏和献身。
16时20分,太阳快要落山了,暮色渐渐浓重。这时,黄炳新跨入座舱,战机怒吼着振翅
腾空,宛若一团火。远去的轰鸣给大地留下一行行威武壮美的诗句。
作为试飞员,他深知自己沉重的责任和光荣使命。他俯瞰着湛蓝浩渺的海面,密切注视
着,搜索着……
终于,搜索到了目标。瞄准!发射!在后舱试飞员默契配合下,靶试任务圆满完成了。
人们欣喜若狂。“这是在海上试飞历史上最好的一次!”海军航运测量某部首长激动地
说。
因为,这是我国新型导弹的首次发射。
人们簇拥着试飞员久久不愿离去,斜阳染红了兴城机场。
五
1996年12月,FBC-1型歼击轰炸机定型试飞进入最后阶段,实施海上目标的导弹攻击靶
试科目。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几次试飞均告失败。而新机定型迫在眉睫,
多少双眼睛在注视着FBC-1,注视着黄炳新。眼看进入年关,再往后推,恐怕海上试飞
科目就无法在年内完成了。
黄炳新又一次挺身而出,向有关部门请战:“我试飞经验相对丰富,有信心完成这一项
任务!”1996年12月25日,黄炳新又一次显示了中国军人的威武风姿。他与战友跨上战
机,直刺海空。
偌大的海面上波涛汹涌,海风狂啸。他驾机按预定方案和航线向目标飞近。正当导弹即
将截获目标时,飞机却倏地猛然低下了头,并改变了飞行状态。他惊出一身冷汗。此时
飞机是在距海面不到300米的低空飞行,以便随时对海上目标实施攻击。
飞机某一系统出现了故障,情况异常危急。
这时,黄炳新立即开始处置险情。他断开自动电路改为人工操纵,并以拉杆,蹬舵,使
战机终于微微抬起了头。飞机被驯服了,他驾机贴着海面飞掠,紧逼海上的靶船。他迅
速截获了目标。随着导弹发射钮的揿动,只见海面上火光四起,靶船已被炸成碎片……
此次靶试的成功,成为黄炳新担任FBC-1型飞机首席试飞员和担任FBC-1型飞机定型试
飞最后一个架次试飞的纪念,同时也为该型飞机定型试飞划上一个凝重的句号!
海军官兵们以前并不十分了解黄炳新,但他们最终被黄炳新果敢沉着、无畏的精神感动
了,他们从心底里佩服这位试飞英雄。
他们看到了FBC-1型战机,就好像看到了黄炳新。
黄炳新,中国的鹰!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9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