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unlu (露露365), 信区: Green
标  题: 垂直机动的创始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20日13:33:0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德国飞行员马克斯.殷麦曼中尉,他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落敌机15架,因作战地点多在法
国北部的里尔上空而得名“里尔之鹰”。但真正让他闻名于世的绝不是这15架的纪录,这
样的战绩在德国空军中根本排不上号。他真正的超人之处是他发明了著名的“向上跃升接
半滚改平”机动动作,史称“殷麦曼转弯”,从而辟了垂直机动的新领域,使空战真正成
为一种全方位机动作战。到当代,这个动作还在格斗训练和特技表演中使用,名为“半筋
斗翻转”或“上升倒转”。 

  战史专家克里斯托弗.钱特说:“空战史上的真正作战是从波尔克和他的伟大的竞争者
马克斯.殷麦曼中尉开始的。

  1890年9月21日,殷麦曼出生在德国东部的德累斯顿。年轻时,他就常喜欢冒险,羡慕
军人的生活。后来,他进入萨克森士官学校,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毕业。毕业后,殷麦
曼被分到铁道兵团中当见习军官。为了学习技术,他放弃了当军官的机会,转而进入高等
技术学校学习机器制造。继而他又迷上了飞行,考上了飞行员。

  1914年8月底,德国大举开进法国北部,并逼向巴黎,推进至巴黎以东的马恩河一线。
当时,交战双方的飞机还主要执行战场侦察,当成情报工具使用,尚未展开大规模空中交
战。殷麦曼多次驾机外出侦察,任务都完成得相当出色,但他很快就厌倦了这种毫无刺激
的日子。

  这天,殷麦曼毅然来了个惊人之举,他驾驶一架“特奥伯”单翼机穿过战线直飞巴黎
。在巴黎上空,他压低机头,降低高度,看准一处人群密集的地方,操起机舱里放着的一
堆鼓囊囊的布袋,一个接一个地扔下去。一个个黑点嗖嗖地飞向地面,吓得人群呼得四下
散开,布袋啪啪地掉在地上,却没有爆炸。胆大的人拣来布袋打开一看,原来里面装的都
是沙子!

  看着地面的人像受惊的蚂蚁一样慌慌张张逃散,殷麦曼咧开嘴露出一脸坏笑。他接着
又把一捆印有勒令巴黎当局向德军投降的传单扔下去。传单像雪片一样纷纷扬扬向地面飘
去,殷麦曼得意地摇摆翅胳扬长而去。根据史料记载,殷麦曼的这次行动至少是巴黎这座
世界名都最早遭到的飞机“空袭”之一。

  随着双方的空中活动日渐增多,双方终于无法再心平气和地看着对方也在同一个空间
里悠然自得地行动。空中的小打小闹开始演变成大规模的残酷厮杀。殷麦曼淤积在心头的
格斗欲望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机会,并很快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品质,他头脑冷静、清醒,
极注意总结战斗经验,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战术,创造了“偷袭俯冲攻击”办法,并借
此击落了一架敌机。可是,他的敌人并不是傻瓜,每次在俯冲攻击时,自己常被别的敌机
咬住,尤其是他俯冲下去后高度掉得根低,处境非常被动。

  在当时的空战中,飞行员通常是左右盘旋作水平机动,再过渡到向上跃升,占据高度
。殷麦曼发现这样做非常呆板,他认为飞机有潜力做到更灵活、更机敏,他产生了一个大
胆的想法。

  1915年秋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在法国北部德占区的一个机场,殷麦曼驾驶一架单翼
战斗机在做飞行表演,机场上一大群德国官兵引颈眺望。只见他平飞一阵后改为向下俯冲
,速度加快,好似在做攻击动作。飞机越来越快,高度也越来越低。突然,飞机拾起机头
,大角度爬升,越过垂直状态,呈倒飞,地面上的人正看得目瞪口呆时,他又做了一个横
滚,恢复到了平飞,但位置已高出了一大截。

  一个全新的空战动作产生了,它与以往机动动作不同的是,它是垂直机动,不仅可以
摆脱尾追的敌机,而且可重新获得高度,并抄到敌人尾后,反守为攻。当局将这种动作命
名为“殷麦曼转弯”,下令在全军推广。恰巧此时德国根据法国王牌罗朗.加洛斯的座机武
器系统推出的新型“福克”战斗机投入使用,殷麦曼如虎添翼,1915年底,他已打下7架敌
机,成为德国首批王牌飞行员。 

--
露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


            .-"''-.  _
          .'       `( \
        @/            ')   ,--,_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2.44.5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