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itan (小马:孤独=幸福),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引进苏-30密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6日21:30:3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名门望族
  苏30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实际是一种战斗轰炸机,出自国际上极有名的苏霍伊航空军
事工业集团,是目前被誉为全球最佳战斗机的苏27衍生型。其雏形可追溯至80年代初期
,最初两架原型机在80年前首飞,被命名为苏27PU或苏30,但没有订单,生产的两架飞
机给试飞院买下,其中一架两次出现在珠海航展上,给中国人民留下极深印象。
  为克服其灵活性和多用途性不足,设计局将远程截击型苏30改良为苏30M,它是小型
的指挥机,能指挥一队飞机作战及互相分享信息,并能取代米格25M执行防空压制任务,
于1992年试飞,该机与苏27一同被列为取代苏24的机种,但俄军只象征式装备20余架。
当俄军决定不采购时,集团决定把它推出国际市场,并把苏30M稍作改动更名为苏30MK,
即苏30的多用途出口型之意。1994年智利航展上其首架原型机“蓝色603号”对外公开。

  中国引进的苏30除沿用俄制航电设备外与前者相同,—年内交付的首20架是苏MK模
式,其余的接近苏30MK1,为了区别将称为苏30MKC,机上装上即将由中国的苏27SMK使用
的甲虫27雷达,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攻击其4,稍后相信会装备上述的相控阵雷达。头
20架亦将修改为苏30MKC,与生产型相同。性能超群增加前翼可大幅度提高升力及高速盘
旋性能,俄国60年代即对此进行验证并曾在一架单座的苏301上对改装苏式战机作试验。
推力矢量(rVC)发动机俄国在16年前已研制,是最早开发及最成功的国家,10年前已在苏
27UBL、苏271,MK验证机上试验。两种技术相加催生了人类史上首种超机动性战机苏37
,它的机动性即使是业内专家亦无法想像且动作千变万化,使西方除F22外全部战机皆默
然失色,未服役已落伍,其综合性能即使面对F22仍不怕全盘败北,以致西方在航展上不
但回避同场竞技,更极力压制其表演。
  前中国空军司令于振武上将作为首位参观该机的外国人,在苏27试飞半个月后即向
俄方表达了引进技术的可能性。由于多种原因,苏37未必会投产,但苏霍伊集团早巳计
划把其技术用于改造所有苏27家族战机,由近年极力促销的苏30MK首开先河。与前者相
比,苏30MKC除空战性能稍逊外,对地攻击威力不下于前者,它将是全球首种服役的TVC
战机,与苏27比较在俯仰角。横滚率。盘旋过载、加减速时间等空战指标都更好。中国
正生产的苏27SMK作战效能是国产歼8”的22倍。强5w的39倍,一架可代替10架强5W或一
个团(24架)以上歼61或者研取代12架歼7K或6架歼8”!而苏30MKC又是苏27SMK数倍,如此
不难看出其可怕的战斗力。
  与唯一同级的西方战机Fi5E比较,除最大载弹量及航电技术有差距,以致对地攻”
击威力稍差外,在整体实力特别是空战能力遥遥领先,只逊于末服役的F22,其他西方战
机并不在同一水平就更膛乎其后,故此在200j年前,苏30MKC将是全球最优秀的战斗机。
与台湾最佳的幻影2000—5战机比较苏30MKC除非稳定过载及最大转弯角速度稍逊外,其
他如发动机性能、维修保养、航程、雷达综合性能、对村隐形战机能力等全部领先,防
护水平高两成以上,武器威力大两倍,载弹量多三成,对地攻击效率高两借,对装甲及
水面目标攻击效率大一至两倍,作为总体效率指标之一的作战潜力高一半。至于台湾的
y16Ml,U对地攻击能力虽然是中国现役苏27SK的10至lj倍,但从引进生产线量产的苏27
SMK。(歼11)对点状地面和海面目标作战效能分别提高了24和l7倍来看,F16将较歼十一
差,更不用与攻击威力比歼十一更强的苏30MKC相提并论了,难怪美国对此大为不悦。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空军通过苏30MK与幻影20Co—5的对比,结果选择引进较为粗糙
但整体实力更强且便宜的前者,原因除上述因素外,更发现前者的雷达不但抗干扰能力
奇高,且具有干扰后者更精密雷达的“特异功能”。可见俄罗斯系统工程善于取长补短
,发挥总体优势,故具有能力所不能的过人之处,这正是俄制装备不少领先西方的独特
优点。
  艰苦谈判
  中国为一举扭转空军装备长期积弱的局面,在1990年首次向俄国订购26架苏27SK飞
机并于1995年再订购26架,以便取得更先进的苏27SMK生产许可证。这25亿美元对稳定共
青城飞机厂以至苏霍伊集团贡献良多,实际上等于为更先进的苏37和S37注资救亡,其对
手米格集团正是因飞机性能较差不受中国器重而使公司一蹶不振。随着1995年初两国达
成技术转让协议及海湾战争的经验,一项彻底改善中国远程对地攻击能力的更具雄心计
划于翌年便。展开,这就是向俄国洽购苏30战机。
  多番谈判后,李鹏总理在翌年底访俄期间,签署了总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型军售合同
,其中包括苏20MK的转让意向性框架协议,双方同意转入技术细节谈判,但之前7月配备
TVC发动机的苏37试飞成功,集团方面有意把该项技术用于改装苏27系列飞机,并由副总
经理亲自带队到中印两国推销TVC发动机的苏30MK战机,虽然分别签署了以22亿美元购买
60架、以18亿美元购买40架苏30MK的初步协议,但却引起俄罗斯国防部和国防工业部门
激烈争论。
  军方尤其是西伯利亚、后贝加尔、远东三大军区保守派将领基于地缘政治和军力均
衡方面考虑,对此大加反对,但外交部、国防工业部却以军工生产面临困境为由大开绿
灯。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国有关人员在会谈中多次陷入胶着状态,直至军方在多方面压
力下软化立场,当然中方人员毫不妥协。正如引进苏27时的情况一样。另一争论焦点是
俄方会否转移先进相控阵雷达给中国。
  经漫长的两年不同级别谈判,俄方最终同意出售带TVC发动机的一流战机——苏30M
KC,双方的细节合约在珠海航展上签订。航展期间俄国发动机的展台极受欢迎,俄方人
员在回答笔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将会转让有关技术给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经过两
任总理、两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两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两任空军司令等努力,中国终于
引进了苏30,合计在苏27家族身上投资将达百余亿美元,规模超过建国以来政府在整个
航空制造业的总投入,除了拜改革开放之赐外,也可看到高科技从来不是易搞的。
  实现腾飞
  海湾战争前后,中国空军指挥学院完成了“高科技局部战争概论”、“新技术条件
下空军作战指导思想”等10多项军事学术高深理论课题,对作战理论作了改良及更新,
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由一般条件下的空中作战向高科技条件下的空中作战转变;由单
一兵(机)种作战向多兵(机)种协同作战转变;由陆军协同作战为背景的空中作战向三军
联合作战背景下的空中作战转变;由注重防空作战向注重空中进攻作战转变。这四大转
变成为中国空军跨世纪的建军指导思想。
  从1991年起,空军据此进行改革及训练,大批新的理论。作战条令及战术、战法被
加快推广实施。从1992年中国空军获得第一批26架苏27SK飞机到以后获得苏27MK飞机,
并非如西方判断是一独立事件,而是整个国防战略及航空工业深层变革的直接体现,反
映了告别过去消极(被动)防御,开始跨向新世纪积极(主动)防御战略的根本转变。与此
配合的将是中国航空工业获得台阶性提高,大踏步向发达国家先进水平迈进.无论是苏2
7或苏30任何一项,都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对外军事合作项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
意义。由于苏27SMK(歼l I)将比现役国产最先进的歼八”领先25年以上,与试飞中的国
产歼10各有长短、所以苏30MKC领先歼八35年亦毫不为过。
  因此站在历史发展以及仿制节省的时间。金钱、效益等高度来看,这百余亿美元巨
额投资仍是相当超值。与苏27相同,当苏30MKC国产化比率达七成时,将改称为歼十一型
,产量则同为200架。到2010年时将有532架苏27系列,包括直接购买的122架苏27SK和6
0架苏30MK服役,加上约700架自制的歼10(含改良型,明年底开始服役),空防和对地攻
击能力薄弱的歼八时代即将过去,中国空军接近世界前列。
  同时,这些努力将为己开始预研,有“中国F22”之称的第四代国际一流战斗机“1
2号工程”(即“背景机计划”)以及中俄合作的第四代轻型战斗机(14号工程? )打下坚实
的基础,最终推动航空工业“腾飞计划”早日达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前,
使航空业及空军足以领先全球,与美俄平起平坐。因此苏27及苏30的引进具有承先启后
的关键作用,历史将能证明刘华清等高层领导这一决定有非凡的贡献和超前性。(凤凰军
事)


--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ms.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