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无人驾驶飞行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n 27 18:48:35 2002) , 转信
美军的目标是将无人驾驶和远程控制技术装备到部队,到2010财年,美军三分之一的
纵深打击作战飞机将是无人驾驶飞行器……。——摘自《200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美国《200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指明了美国防部在无人驾驶航空能力一体化方面的近
期目标。有趣的是,《国防授权法案》同样指出,到2015年美国武装部队地面战斗作战车
辆的三分之一也将是无人驾驶车辆。毋庸置疑,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的机器人技术日渐成
熟,其发展以指数幂的速度向前迈进。《200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无疑为美国防部指明了
方向,也就是说,美国会希望美国防部利用现有的、快速发展的机器人技术,并愿意加大
对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投资。
美国防部将机器人技术运用于作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但是要将美国武装部
队结构转型,实现三分之一的无人驾驶纵深打击作战这样的目标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美军使用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历史
美国防部利用无人驾驶飞行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越南战争时代,美国防部就
使用了无人驾驶飞机(如:BQM-34A“火蜂”)和遥控飞行器从事作战侦察活动。
自从越南战争以来,不同类型、形状、型号和能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一直服役于美国
武装部队,主要用来从事情报搜集,监视、侦察,以及目标探测活动。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防部投资于无人驾驶飞行器方面的资金超过60亿美元。
尽管投入了如此多的资金,美国武装部队当时却仍没有一支强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部队,
也没有一整套使用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最佳操作规程和战术策略。由于技术问题和缺乏作战
能力,大部分无人驾驶飞行器计划被搁置。早期的无人驾驶飞机除了具备让飞行员免受伤
害的优势之外,几乎没有展现出比有人驾驶飞机更多的优势。但美国会《2001财年国防授
权法案》的出台和批准将可能改变这一形势,因为美军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投资50亿美元
,加大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尽管美国防部无人驾驶飞行器研究计划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真
正价值的开发也只是在最近10多年才展示出来。在美国对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当中
,伊拉克士兵因为一架盘旋在他们上空的“拓荒者”无人驾驶飞行器而向美军投降;在美
国对波斯尼亚的战争中,“捕食者”无人驾驶飞行器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科索
沃战争中,“捕食者”向美军司令官提供了实时情报信息,为美军作战成功奠定了基础;
“探寻者”无人驾驶侦察机在对科索沃的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盟国也将自己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投入到了上述作战行动当中,这些都证明了无
人驾驶飞行器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得到了认可。美国最新型无人驾驶飞行器“全球鹰”有很
强的续航能力,能够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一直飞到澳大利亚。在美国对阿富汗进行的“持
久自由”行动中,“捕食者”和“全球鹰”这两种无人驾驶飞机都投入到了战争当中,而
且“捕食者”还成功地向地面目标发射了“地狱火”导弹。
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种类
无人驾驶飞行器类型多种多样,最初美国防部把无人驾驶飞行器划分为近程、短程、
中程、持久等四种类型。事实上,关于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划分没有正式的鉴别标准和定义
。目前流行的划分是无人驾驶航空公司根据无人驾驶飞行器的设计特色、性能、任务来划
分的,其划分类型如下:
持久型无人驾驶飞行器:它的特点是飞行高度高、航程远。它从形体上看类似于专用
民航的单一引擎飞机,如“塞纳”、“风笛手”等;它的起飞重量可达3万磅(约14吨),
如此庞大的平台使它能够装载更多的燃油,因此它能够有持久的耐力,在许多种情况下,
它能够连续飞行24小时。持久无人驾驶飞行器利用卫星链路进行飞行器控制,并通过卫星
传输收集到的情报。
战术无人驾驶飞行器:它的特点是飞行高度较低,对这种飞行器的控制是在地面控制
站的视距范围内进行的。战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起飞重量从几百磅到几千磅不等,能够执
行几个小时的飞行任务,利用视距链路进行飞行器控制和传感器下行传输。
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甚至可随身携带;控制站利用视
距链路可对十多公里外的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进行控制。它的任务飞行时间可以是几分钟
,也可以是几个小时。许多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利用可选择动力能源(如电池等)以减少
油料补给的需求。
袖珍无人驾驶飞行器:它是由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建议研制的一种微型无人驾驶飞
行器,用于执行特殊的监视任务。它的翼展和机长都不到15厘米,可在大型建筑物内实施
侦察,例如收集生化制品,或依附在一些结构和设备上起到窃听器或录像机的作用,这些
能力都是大型平台飞行器所不具备的。
无人驾驶飞行器的能力
迄今为止,无人驾驶飞行器能力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飞行器有效荷载能力决定的。无
人驾驶飞行器的大小和性能从设计上又决定了飞行器的有效荷载,因此也就决定了飞行器
的任务执行能力。传统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有效荷载主要用来执行监视和侦察,这里所提
到的有效荷载主要包括电子/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合成孔径传感器和通讯中继设备等
。随着诸如“全球鹰”这样的超乎寻常的高能力无人驾驶飞行器平台的出现,由于其有效
荷载和作战能力的增强,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有效荷载将最终取决于任务的需求。
其它正在研制的有效荷载将增强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情报收集、监视、侦察和目标探测
等性能,这些有效荷载包括信号情报(指对无线电信号监听、截获和破译获得的情报)传
感器、超光谱传感器、识别标记传感器等。
影响无人驾驶飞行器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对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控制。对无人驾驶飞
行器的控制一般有三种基本的方式:一是人工控制。操作员在地面控制站通过控制装置了
解飞行器的飞行路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并根据需要通过传感器向无人驾驶飞行器发
出指令。第二种是预定程序控制方式。操作员预先制定好飞行器的任务计划、操作员可在
任务执行之前或执行过程当中通过程序加载新的任务计划或者改变任务要求,人工控制随
时都可干预任务执行。第三是全自动控制方式。在飞行之前,所有的从起飞到着陆期间的
任务计划和传感器装置操作都已经输入到飞行系统中,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控
制来干预任务的执行。(凌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