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现代战争新宠——无人驾驶飞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15 14:21:01 2001) , 转信
无人驾驶飞机发展史
无人驾驶飞机已经从单纯执行军事侦察、监视、搜索等非攻击性任务,发展到对地攻
击及轰炸,执行任务正逐步由简单到复杂。
早在1913年就有人研制出陀螺稳定器,从而制成无人自动驾驶仪,却长期只用于体育
范畴的航空模型活动。后来战斗机和地面高炮时需要在空中打靶,因使用运输机牵引滑翔
式靶机时有被误击的危险,于是,世界各国空军于20世纪50年代大量装备了无人驾驶飞机
作为空靶。
进入60年代后,无人驾驶飞机装上了功率较大的发动机,可以飞行上千公里并有效回
收,于是美国率先制成无人驾驶侦察机,因为没有驾驶员乘座舱,只安装照相机,成本很
低,机身长不过三到四米,所以雷达很难发现,战斗机向其开火也不容易击中。美国已解
密的资料说明,自1964年起至1975年,美国使用“瑞安”系列的无人侦察机在东南亚地区
共进行过3435次照相侦察,其中在6年间侵入中国领空93架次。1965年3月24日,海军航空
兵第四师第十团飞行中队长王相一,在海南岛万宁1.6万米高空击落入侵我国的一架美制
烽火式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打破了美制高空侦察机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中国空军飞行
员经常冒着相撞的危险,采取抵近二三百米处开炮的方式,先后击落过20架无人间谍机。
不过据美方统计,无人驾驶飞机回收率仍达97%(其中对中国侦察的回收率有四分之三)
,又不需付出人命代价,损失率与获得的侦察成果相比还是合算的。
70年代越战结束后,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设想,未来战争中的大量空中轰炸任务要由
无人驾驶飞机担负,为此出现了对地攻击和轰炸的无人机,根据用途可将其分成两类:大
型无人驾驶飞机可载导弹、炸弹重复使用;小型无人驾驶飞机自身载上炸药进行自杀式攻
击。这种无人驾驶战斗机的任务是夺取制空权。
80年代以后,国际上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趋势普遍向小型化发展,以使其投放、回收
更简便,而且使用各种高技术材料和改进设计方案使飞机具备隐形性能,小型无人机的重
量大部分降到百公斤甚至几十公斤,往往是一辆汽车甚至单兵便能载放一架,敌方雷达也
不易发现。目前,美国波音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都公开了新一代无人驾驶地面攻
击机。
未来的无人驾驶飞机
未来10年或20年将服役的军用飞机现在应已着手具体开发,又因为现有的军用飞机的
使用寿命一直在不断延长,所以,现在正生产的军用飞机几十年后也还能继续使用。如今
,无人驾驶飞机的开发往往结合作战实践和民用需要,其研制呈多样化,其发展趋于小型
化。
目前正在开发研制的无人驾驶飞机包括:群体智能型、超小型、超高速、滞空型等无
人驾驶飞机。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开发和研制进展速度最快。1、超高速无人驾驶飞机
超高速无人驾驶飞机确实很有吸引力,试想,如果使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4或5马赫,
相比之下,那些通常只能以亚音速飞行的有人驾驶飞机就像在空中静止一般,从而也没有
必要考虑对方可能会如何。问题是如果以4或5马赫的速度与目标擦肩而过,那以它会用什
么样的手段攻击对方呢?目前超高速无人驾驶飞机的开发原则是,如果每一架无人驾驶飞
机没有那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就最好使群体能力超越个体能力。
2、群体智能无人驾驶飞机
群体智能这个概念来自对蜜蜂和蚂蚁的观察。从每只蜜蜂和蚂蚁的成虫来看,它们的
智商并不高,也没有谁在指挥,但它们却能协同工作,建起坚固、漂亮的巢穴,集中食物
、扶养子女,依靠群体的能力,发挥了超出个体的智能,这就叫群体智能。
每个成虫的行为程序是非常简单的。比如蚂蚁,每只蚂蚁只知道把眼前的食物叼起来
往回运,如果途中碰到了什么,就把食物放下,整个群体都按这个行为程序行动,最终把
食物全部集中到一个地方去了。即便其中有的个体途中把食物搬错了地方,还有别的个体
把食物搬起来,最终运到该放置的地方。
如果把这种理论应用到无人驾驶飞机方面,比如每架无人驾驶飞机和导弹差不多,只
装备低性能传感器和简单程序,但是让这种简易的无人驾驶飞机大量出动,相互协作,攻
击目标。尽管每个传感器的探测能力比较低,但是群体最前面的无人驾驶飞机会近距离地
探测目标,并立刻把探测到的信息传递给后面的无人驾驶飞机,后面的无人驾驶飞机就会
对目标群起而攻之。
对于有人驾驶飞机来说,这是极难对付的。人的头脑再机敏也无法同时对付10架、20
架无人驾驶飞机的攻击。
3、超小型无人驾驶飞机
超小型无人驾驶飞机的主要用途是搜索和警戒。如果像昆虫或像鸟一样的搜索型无人
驾驶飞机接近敌人,即便紧紧跟在敌人后面恐怕也会被误认为是鸟或昆虫,很难被发现。
因大小的不同,在称呼上也有所不同,如小型无人驾驶飞机、微型无人驾驶飞机、纳米型
无人驾驶飞机等。超小型无人驾驶飞机最大的敌人是天气。机体越轻越容易受风和雨的影
响,因而其活动受到限制。另外,形体越小,气流以及外界的噪音等对目标探测传感器的
影响也越大。
4、滞空型无人驾驶飞机
滞空型无人驾驶飞机主要用来监视对方前线和基地的动向,收集电子情报,进行电子
干扰等。开发无人驾驶飞机的世界最大厂家特莱丁—瑞安公司开发的最新无人驾驶飞机叫
“全球鹰”。它是一种高空滞空型无人驾驶飞机,样机是在1997年完成的。1998年2月28日
试飞,目前在进行各种实战测试,计划2003年开始装备部队使用。
各国争相开发无人驾驶飞机
在美国,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拉曼公司等这些大的军用飞
机厂家,都在争先恐后开发无人驾驶飞机。今年2月,诺斯罗普·格拉曼公司推出了名字叫
“帕伽索斯”的无人驾驶地面攻击机样机。“帕伽索斯”的机身是菱形,可以看出它很重
视隐形性能。样机的机翼宽度和全长几乎差不多,都是8.5米,起飞重量是2500公斤。有
一部涡轮风扇发动机,进气口被设计在机头的上部。
波音公司去年9月在事先没有露出任何风声的情况下,推出了无人驾驶地面攻击机的样
机“ X—45A”,“ X—45A”也把隐形性能放在第一位,主翼的中央部分向前突出,呈平
面型。“ X—45A”宽度为10.36米,与 F—16差不多,全长8.2米,比 F—16短得多。标
准起飞重量是6804公斤,携带重量为1361公斤。
西德的洛克西德·马丁公司最新开发的“黑星”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典型的高空隐形
滞空型无人驾驶飞机。它的突出特点是隐形性能强。“黑星”的机翼很特别,是细长、直
线型的。飞行高度为6220米,滞空时间8小时。机身比美国的“全球鹰”小,但它可以比“
全球鹰”更接近敌人进行侦察。
中国已推出多种无人驾驶飞机。大的有几百公斤,小的只有几公斤,还有无人直升机
。最近推出的某型机重量不足6公斤,一个人就能携带并可手抛起飞,再以伞降或滑行回收
,如同投放一个航空模型。这种微型无人驾驶飞机的体长虽只有几十厘米,上面却载有照
相、摄像和探测设备,能在半径10公里的范围内执行侦察任务。
另外,俄罗斯、欧洲各国、日本等当然也在研究无人驾驶飞机,其中英国劲头最大,
但似乎都没有取得像美国那么大的进展。
无人驾驶飞机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使用无人驾驶飞机可以在只付出较小代价的情况下隐蔽地获取敌方秘密、破坏敌方设
施。以后在战场上,无人驾驶飞机将应用得越来越多,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和应用将不得
不引起未来战争中作战样式的改变。
首先,群体智能型无人驾驶飞机将改变现在的战术模式。应用群体智能型无人驾驶飞
机可以群起而攻之,给敌方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且使敌方防不胜防。例如,目前美国
正在研制的一种名为“洛卡斯”的对地攻击无人驾驶飞机,每架长不到1米,重仅42公斤,
装7公斤炸药,内有一个有控制系统的电脑,最远能飞行180公里。一架大型的 B—1轰炸机
可载运144架这种自杀式飞行器,在距离目标百公里外的空中一下子投放出去,像马蜂出窝
一般同时飞向被攻击者发生撞击爆炸。以现在的防空导弹和高射炮,是无法同时对付这种
群蜂垫狮般的来袭者的。
另外,如果作为一种自杀式攻击武器,这种无人驾驶飞机的成本不应该太高。可以利
用旧飞机改造而成,也可以只装备些简单的控制芯片,只要让它们飞起来即可,敌人如果
利用高性能的导弹进行截击,即使打中一架两架,这种行动本身的成本消耗也令人难以接
受。
先进的侦察设备能够使无人驾驶飞机透过烟雾和云彩辨别出地面上的建筑物,侦察和
监视敌方部队的动向,而且,单个士兵就能够方便地投放和回收微型无人驾驶飞机,所以
装备无人驾驶飞机的军队拥有极大的信息优势,从而使战场变得单向透明。
通过给无人驾驶飞机装备强大的通信系统,使之与部队电子操纵系统串联,就能利用
卫星数据链路把“看到”的静止画面及时传输到后方,真正给指挥官添加一双“千里眼”
,从而使前线的战场自动化指挥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