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dfox (不灌水!), 信区: Green
标 题: 要无人攻击机还是要导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21日12:59:03 星期五), 站内信件
要无人攻击机还是要导弹?
近年来“无人攻击机”的名字在各种新闻媒体中经常出现,研究军事装备的
人对之也十分重视,美国投重资开展研究,它似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空中打击武器
。但认真分析一下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时将会发现这是一个还没有明确定义的军事
装备,其发展前途如何还很值得推敲。
无人攻击机与导弹的根本区别
无人机在侦察、诱饵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现在的问题是,
无人攻击机与导弹有何区别?如果说无人攻击机首先是“飞机”而与“弹”不同,
那么事实上现在有的类型导弹也是“飞机”而不做弹道式飞行,例如巡航导弹。为
什么巡航导弹不叫“无人攻击机”?
美国先进研究计划局(ARPA)在1996年提出的概念称为“无人战术飞
机”(UTA)。当时已明确提出这种无人机的机体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只是其总
寿命可以比有人飞机短一些,如5年即可。美国瑞安公司就有一个方案将“全球鹰
”无人机(题图)改为可挂巡航导弹的平台,将导弹打完即返航。这些无人战术飞
机在作战过程中由另一架飞机(战斗机或大型飞机)的人员控制。
1997年该计划局进一步提出一种“无人作战飞机”(UCAV)计划,要
求可以实施“防空压制和纵深攻击”。这种无人作战飞机单价要不大于700万美
元,空重3 200~4 500千克,能携带12枚约45千克的小型灵巧炸弹,
可在目标区上空滞留10小时以上,不要求飞超音速。作战方式有三种:一是与有
人战斗机同时出动,由有人战斗机操纵无人机,两者距离100~35 000米
;二是受大型监控飞机上专门操纵员的控制,每架监控机约可控制1~3架无人机
,两者距离可达100~200千米或更远一些;三是利用专门的卫星控制。
无独有偶,1998年英国空军一项耗资5 700万美元的“未来空中攻击
系统”研究计划中也设想过无人驾驶攻击机。有一种方案是将现有的“狂风”战斗
轰炸机(图1)简化为无人驾驶飞机,可挂激光制导炸弹。作战时由一架“长机”
操纵3~4架无人机。长机的领航员操纵无人机向目标攻击,长机飞行员则负责用
激光照射器标定要炸的目标。无人机可以低空突破敌方防空火网投下激光制导炸弹
。当遇到对方飞机或防空导弹攻击时,无人机能做规避动作并按照机上计算机指令
或长机的命令进行反击。作战后自动返航着陆。
由此可见,无人攻击机不应当是“一去无回”的攻击武器,否则它就应称为导
弹。它应能多次重复使用,可以回收或自动着陆。它的杀伤能力是另外携带的武器
而不是自己本身。这就是无人攻击机与导弹的根本区别。
对无人攻击机的要求
对无人攻击机的基本要求是:能飞行并且性能满足要求,可携带足够武器,可
遥控,可自行返航着陆(或其它回收方式)等等。但并不一定要求它能自行起飞,
因为可以采用用大型母机投放的方式,如美国正试验用C-130H飞机吊挂“瑞
安”147型无人侦察机,并在该无人机上挂载“幼畜”空地导弹作为无人攻击机
的一个方案(图2)。如试验成功再设计专门的无人机。
除了上述基本要求外,为发挥这种武器系统的真正威力,还将利用一些高新技
术,例如“智能”技术。这就是说最好让这类无人机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即最
终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不然的话,完全靠领航员在上百千米外用无线电信号控
制无人机去做所有作战动作是不现实的。只要指令信号传输上有些微错误或偏差,
或稍受干扰,失败将难以避免。但“智能”的研究目前看来进展不算快。
“智能”不应理解为自动化。现在的计算机无论有多大能耐,它也只是在执行特
定的指令。这些指令及所有可能遇到的什么情况、将做出什么反应都要求有人预先
“输入”计算机内,它绝不能处理意外情况或出现的新问题,所以有人说现代计算
机只是“有超人能力的白痴”。当然,“智能计算机”也有人正在研究。这类计算
机最低限度应有如下能力:一是对新情况的记忆能力。当遇到已存程序中没有的问
题,它应能将这问题的要点或关键所在保存下来。这种记忆不一定是精确记忆,而
应该是“模糊识别”后的记忆。例如识别一个人的年龄不一定要精确到是68岁或
71岁,而是一看到这人便知道他是“老人”,这就是人脑能“模糊识别”的缘故
。而目前的计算机在这方面就很差,甚至完全无能为力。二是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这种计算机应能根据已输入的“资料”、“规律”或“法则”,结合发现的新情况
,得出新的行动程序来支配自己的反应。并将新程序及时自动补充到原有的程序中
去,即修改了原程序,这就是“学习”功能。至于“学习”后效果好坏或学习了多
少是智能水平问题,而能不能“学习”则是有没有智能的问题。只要有这能力,就
是一种“质变”。至于“学习”所用的“规律”和“法则”还可以靠人们以后去总
结提高,再输入计算机内,使它“逐渐”聪明起来。
无人攻击机如用于反雷达或压制地面防空火力,对智能要求可以低一些。初级
任务完全可以按预定规律办事,不需要什么智能。但对于空战的无人攻击机要求就
很高了。所以估计最先研制成功的无人攻击机将是对地攻击型。这类无人攻击机还
将会利用隐身技术、电子对抗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生存力,利用更好的光学、红外识
别或雷达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发现跟踪目标能力。
无人攻击机与导弹的优劣对比
提出研制无人攻击机时所列出的优点都是相对于有人驾驶飞机来说的,例如可
避免人员伤亡或被俘,生产成本低,维护保养容易等。但如果与导弹相比这些优点
是不存在或不明确的。下面就作战费用、维修、作战灵活性三方面进行比较。
作战费用 据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计算,摧毁大多数军事目标的费用,
在对方有防空火力的情况下,用攻击机发射精确制导弹药(不一定是导弹,可以是
炸弹或滑翔炸弹)是最省钱的。如果要保证人员更安全,在较远的火力圈外使用巡
航导弹费用最低。美国在1998年“沙漠之狐”行动中打击伊拉克和1999年
“联盟力量”行动中袭击南联盟主要就使用巡航导弹。在单枚武器的采购价格和科
研发展费用方面,导弹会比无人攻击机便宜一些。因为后者的设计要求和必须采用
的装备、设施等都比同样威力的导弹复杂一些。
维修保管费用 导弹还可分较简单或较复杂的多种级别。无人攻击机的维修保
管难度比“高级”导弹还高一些或相当。如果与有人飞机相比可节省1/2~2/
3之多。但因为无人攻击机还需要返场回收或着陆,在使用期间要保养、修理,所
以从单次使用角度来说它可能比导弹昂贵一些。而无人攻击机可以使用若干年,假
如以消灭或摧毁相同数量目标为前提,其总的使用费用可能比导弹便宜一些。
作战灵活性 有人驾驶攻击机的一个很大优点是作战灵活性好。飞行员可在发
射武器前的一瞬间处理意外情况,例如停止发射或改打更有价值的目标。而导弹一
旦发射出去,在它飞行过程(空地导弹往往要10多分钟甚至1~2小时)中无法
中止或更改其任务。无人攻击机则介乎两者之间,这方面无人攻击机和导弹相比有
其明显的优势。
现在看来,军事大国发展无人攻击机已是必然的趋势。但它无论如何不能代替
有人战斗机或导弹,它将成为这两种武器之间的另一类型。它有其特点,适合一定
的作战条件和要求。有了这类武器,指挥员便可以多一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但对于经济不太富裕的国家,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改善导弹和灵巧炸弹方面收效
是否会更快一些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10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