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海军E-2C“鹰眼”预警机(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23 19:21:47 2002) , 转信

<img src="http://airkiller.myrice.com/others/gfx/e2/e2c_1.jpg">

    E-2“鹰眼”(Hawkeye)是格鲁门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舰队设计的空中预警飞机,在海
军航母编队中担任空中预警和指挥任务,保护航空母舰战斗群(Carrier Battle Group)。
现格鲁门公司已与诺斯罗普公司合并为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是仅次于波音和洛克西德
公司的美国第三大军用飞机生产商,在发动机方面研究占有优势。

    E-2前身是E-1“追踪者”(Tracer)预警机。下图是E-2C、E-1和F-14的编队。E-1是由
S-2“追踪者”(Tracker)反潜机发展来的,是世界上第一种专用预警机,E-2则是世界上第
一种专门全新设计的预警机。E-2于一九六五年初开始服役,在越战中E-2A初次出现在航母
“萨拉托加”号(Saratoga)上。美国海军的现役航空母舰上均有一个包括五架E-2C的预警
中队,全美海军总计有十八个E-2C中队(含后备役中队),总共装备了一百三十九架E-2C。


    E-2在气动结构上采用常规布局。采用全金属悬臂式上单翼,中央翼段为三梁多肋机加
蒙皮盒形结构。外翼段用装在后梁上的斜轴接头铰接,翼内的双向作动筒可将机翼折叠到
与机身侧面平行的位置。机翼前缘有充气防冰套,内侧机翼前缘能打开,以便维护飞行操
纵系统与发动机操纵系统。机翼后缘外侧为襟副翼,在富勒式襟翼放下时它会自动下垂。
E-2C各操纵面均用不可逆助力器操纵,有人工感觉装置。操纵系统可由自动飞行操纵系统
控制,也可用人工操纵并辅之以自动增稳控制。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在机身上方机翼
前有冷却系统散热器舱,机身中部支架上有圆盘式雷达天线罩。采用悬臂式四垂尾尾翼,
前缘有充气防冰套,垂尾后有三个双铰链式方向舵。平尾上反角11°,尾翼有一部分用玻
璃钢制造以减少雷达反射波。机腹装有液压收放前三点式,有气压紧急放下装置,可转向
的前起落架向后收,主起落架向前并旋转90°以后平放入短舱底部。具有液压-气动式减
震器,主轮规格36×11-VII型24层,胎压17.9×105帕(18.25公斤/厘米2)。在陆上使用时
为14.5×105帕(14.79公斤/厘米2),采用液压刹车。机尾有液压收放式尾橇和拦阻钩。

    尽管是常规布局,但E-2巨大的雷达罩使得其外形颇有特色:它的机身上方有一个8米
直径的旋转雷达罩,外形就像一个大飞碟。尾翼采用了四个垂直翼面,安装在宽宽的平尾
上,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适应航母上狭小的空间,需要减少垂尾高度,因此用四个翼面
来代替一个高大的单一垂尾。除左边第二个外其他三个垂直舵面可以偏转。这三个舵面各
有两个转轴,可以使舵面作Z字形的偏转。这样设计是为了使飞机在转弯时尽量减少机身倾
斜度(通常飞机转弯都必然要向转弯的方向倾斜机身,比如向左转,机身就向左倾斜。),
这样才能保证雷达的扫描波束尽可能保持在水平方向。E-2的主雷达罩可以向下收起0.6米
,可以减少占用机库的空间。主机门在机身左前方,机上有三个逃生舱口(ditching hatc
h),正副驾驶员头顶上各有一个,后舱右手边一个给三名电子人员逃命。E-2C的起落架为
前三点式,首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单轮。

    1960年4月,E-2A首飞,65年正式服役,67年停产,总计生产了62架,其中51架改进为
E-2B。E-2A使用了两台单台功率2353千瓦(3155轴马力)的T56-A-8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能在
一万米空中巡逻七小时。E-2A采用以AN/APS-96雷达为核心的机载战术数据系统。雷达工作
波段为P波段,采用单延迟线固定目标对消技术,能抑制海上杂波干扰。

    E-2B是E-2A的改进型,改进部分包括新的主计算机Littion 304、改进了系统可靠性及
加大了二个垂直尾翼。71年全部换装结束。

    E-2系列中标志性的型号是E-2C,它目前是美海军唯一的预警机,并为多国空海军采用
。E-2C 1971年1月初次试飞,73年12月开始服役。美国海军总计定购了166架,71年开始产
生,96年全部交货。从外型上看,E-2C与E-2B以下区别:为了容纳ALR-59雷达,机首加长
了33cm,机头雷达罩一般漆成黑色,E-2B通常是与机体一致的白灰色;E-2B在机首正中有
两个着陆灯;E-2C则安装在机鼻下方;机腹新增加的线路使得右舷处多出一个凸出长条;
为适应ALR-59雷达的尺寸,平尾一直延伸到位于外端的两个垂尾外面大约12cm的地方。E-
2C最大的改进在于新型的机载雷达和电子设备,另外发动机推力也有较大提高。

    由于雷达和主计算机的改进,E-2C可以同时追踪两千个以上的目标及指挥对其中40个
目标的拦截。E-2C使用了AN/APS-138雷达取代B型的125型雷达,到87年全部84架E-2B都改
装成了C型。AN/APS-138雷达是125型的改进型,据称可以探测到270千米外的巡航导弹。其
组成部分包括一个新的全发射孔径控制天线,以便减少旁瓣,可对付日益严重的干扰威胁
。该雷达能探测1250万立方千米监视包线内任何地方的空中目标,同时监视海上交通情况
。AN/APS-138的工作频率在420MHz左右,需要约十五分钟预热才能达到额定功率,所以一
般在起飞时雷达已经通电预热。因为此雷达的平均功率很高,美海军严禁在1600米以下高
度使用该雷达,否则可能会引起地面金属物体感应产生火花,危及油库等设施安全。到了
88年,AN/APS-139型雷达面世,139型雷达有更好的对地搜索性能,并且将追踪的目标数目
增加到2400个。1990年145新型雷达研制成功,其对地搜索性能更胜一筹。该雷达对飞机目
标的探测和确认距离为556千米以上。雷达的扫描包线为6百万立方英里,同样能同时监视
海上舰船。由于新的雷达系统实现了远距探测、自动目标跟踪和高速处理的一体化,E-2C
获得了自动实时对2000个目标进行跟踪,并控制40多个空中截击任务的能力。 

    目前E-2C的主雷达罩直径8米、高0.75米、重750千克,罩内雷达转速为每分钟五至六
转。雷达及敌我识别器(IFF)天线共有十二组,也装在这个天线罩。E-2C装备的ALR-59是一
种被动辐射探测装置(passive detection system),能在主雷达关闭的情况下依靠敌目标
辐射进行探测。该系统的有效探测距离比主雷达要远两倍。目前这一系统正被AN/ALR-73所
换装。

    对于任何作战飞机来说,光有好的雷达,而没有完善的电子系统也是不行的。E-2C装
有利顿公司的OL-77/ASQ中央数据处理机,由两台L-304计算机组成,储存器容量8×8192字
,可扩大为10×8192字,备有供显示用4096字再生储存器。该计算机实时计算与控制来自
雷达、通信、导航与电子对抗系统的数据,并做出相应决策。整个处理机系统可完成监视
、探测、截获、测高、识别、分类、跟踪、数据显示,威胁估计、航迹截获、武器选择、
截击导引、数据传送、导航、飞机性能监视与控制等不同功能。处理机装有先进的输出输
入装置,其数据显示控制台由3个AN/APA-172数据显示控制台组成,采用25.4厘米(10英寸
)主显示器显示目标平面位置、速度向量和有关数据,采用12.7厘米(5英寸)辅助显示器作
文字显示。控制台备有光笔与控制键盘。通信系统包括柯林斯无线电公司的AN/ARC-51A双
向超高频电台,AN/ARQ-158超高频电台,Link4、Link11数据链,AN/ARQ-34高频数据链和
AN/AIC-14A机内通话设备;其中Link11用于向母舰及其它预警机传送数据,Link4用于向其
它飞机传送数据或由地面向中央处理机传送指令。导航与导引系统包括利顿公司的AN/ASW
-92舰载机用惯导平台,AN/APN-153多普勒导航仪,CP1085/AS大气计算机、塔康导航仪等
设备。

    E-2C机组五人,正副飞行员各一,电子设备操作手三名,分别是ACO(Air Control Of
ficer)、CICO(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 Officer)及FT/RO(Flight Technician/Radar
 Operator)。CICO是机长(Mission Controlle),负责指挥;ACO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空中拦
截任务;第三名是FT/RO雷达操作员,兼机上维护工程师。由于ACO的任务繁重,而E-2故障
少,美国海军已把FT/RO取消,换成第二名FT/RO。FT/RO在前、CICO居中、ACO在最后,各
有专职,但也可以分担他人的任务。三人排排侧坐,背对机窗,起降时则将座椅转90度面
对机首。每人的操纵台上方安装有一个十英寸单色雷达萤光幕,下方是一个五英寸的字幕
。为防止反光影响观看屏幕,窗帘通常都会拉上。由于现代战场目标繁多、交战区域呈非
线性、电子对抗技术不断进步,电子设备操作手的工作强度非常大。E-2C乘员不仅要应付
高强度的作战任务,还要和机内恶劣环境对抗。飞机发动机发出巨大的噪音,电子仪器产
生高频率(400cps)噪音,冷气机也有噪音,机身震动剧烈。

    目前E-2C不但能监视威胁航母战斗群的各种目标、指挥舰载战斗机作战,还能与地面
部队、普通战舰直接通过数据链、两部短波、六部以上的超短波UHF无线电交换信息,使得
E-2C被赋予了更多、更重要的任务,当然这与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是不可分的。数据链路
还使得其他飞机无需打开雷达,就可以根据数据链路传来的信息发起对敌机的攻击,自身
的隐蔽性大大增强。E-2C的通讯天线满布整个机腹下方,机身上方有一根可拉至机尾的短
波天线,此外还有一根长达50米的可收放拖曳短波天线。如果降落时飞行员忘记将此天线
收回,只要尾钩一放下,天线立即会被自动切断,以确保安全。该天线的收放由雷达员依
靠两个按钮控制:一个收,一个放,两个一齐按即可将天线切断。


    为了确保众多电子设备的供电,机上装有两台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每部功率是60
000千瓦;另有一个油压驱动备用发电机,功率是5000千瓦。机上某些电子仪器还使用真空
管。

    E-2繁多的电子设备会发出大量热量,因此在主雷达罩前有一个很大的冷却空气入口,
另外在右发动机与机身之间还有一个专为主雷达用的冷却空气入气口。机舱内则装有空调
。E-2C巡逻时间长,因此装有两个小便器,一个在副驾驶员座位下,另一个在后舱,但终
究不像地面方便,因此乘员执勤前通常尽量少喝水。后舱还有一个应急的化学剂马桶(che
mical toilet)。E-2没有自动降落驾驶装置,这是因为美国海军舰载机的自动驾驶软件都
是为喷气机设计,因此E-2无法套用。

    E-2C作为预警机,并不需要直接执行战斗任务,而且电子干扰能力极强,因此没有安
装任何武器。而苏联及俄罗斯空军没有超过450千米射程的空空导弹,因此任何飞机想攻击
E-2C之前,都会被E-2C的雷达首先探测到。但俄罗斯目前正发展超远程的空空导弹,由于
冲压发动机的发展,射程达600千米的空空导弹已被提上日程,将来有可能对E-2C造成巨大
威胁。其实美海军曾经在E-2上试装过空空导弹,但可能是需求不大,加上不想增加维护费
用,此试验并无任何结果。E-2维护简编,通常飞行1小时,需要18至20个工时(Man-hour)
的保养。上述工时包括全部的例行定期检查,也包括发动机每使用50及100小时的定期检查
。E-2C的机身结构大修年限为3000小时,由于舰载飞机要承受弹射和拦阻降落的冲击(E-2
弹射使过载为4g),大修年限较短。

    由于E-2C性能优越,又能在航母上搭载使用,因此它在美海军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美
国海军的E-2C中队编制一般为五架飞机,其中一架常作为备用机。通常情况下仅有一架升
空为舰队执行预警任务,只有特殊状况时才用两架同时执勤。E-2C中队成员约一百二十名
,包括飞行、地勤、和行政人员。

    E-2从未被敌方击落,仅在海湾战争结束后损失了一架。当时是一架E-2C起火,飞行员
跳伞后飞机仍继续向前飞行,为保密起见美海军F/A-18战斗机击落了这架无人的E-2C。E-
2C预计在2010年开始淘汰,后续机型将是CSA(Common Support Aircraft,通用支援飞机)
,目前处于概念阶段。CSA用来取代E-2C、EA-6B及S3,据称将使用大量先进技术,例如智
能蒙皮等。此外E-2C本身也将不断改进,下图中的E-2C改进计划就是换装先进发动机和八
片大倾角螺旋桨,改进飞行性能和航程。

    E-2外销量超过30架,包括以色列4架,日本11架(可见狼子野心),埃及6架,新加坡6
架,泰国3架,除台湾外,上述均为C型。法国为使“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能够有更好的
战斗力,也不惜暂时放下独立自主的传统,以被美国痛宰的价格定购了若干架E-2C。

    值得留意的是台湾也购买了E-2机。93年美国批准出售四架E-2T给台湾,95年9月交货
。上述飞机是美国空军从阿利桑纳飞机坟场(boneyard)中抽调了四架E-2B,改装达到E-2C
的标准,卖给了台湾,但主雷达为略落后的AN/APS-138。但四架E-2不足以实现24小时的空
中预警,按备份一架、维护一架来算,最低限度需要六架,八架较为理想。有消息说台湾
已续订四架E-2T。E-2T的服役使得台湾空军有了相对理想的空中预警能力,但并不能改变
台湾孤岛地利条件对于防御作战的种种劣势。美海军的E-2通常前进到航母编队前360千米
处巡逻,确保尽早发现敌目标,在远离编队的地方就消灭敌人。而台湾海峡太窄,高速战
斗机十几分钟就可以飞越,因此E-2T根本不能前进,就连在台湾上空巡逻,也要格外小心
解放军战斗机的突袭。假如在东海岸飞行则较为安全,但早期预警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E-2C预警机在70年代配装APS-120雷达,90年代换装改进型雷达APS-145,但仍达不到
较高精度要求。美国海军期望在2010年具备海上协同接敌能力(CEC),即多架预警机雷达联
网,使其探测空域远远超出地球曲率对单一雷达的作用距离的限制。为此需要对现有的AP
S-145雷达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在保留原来360度全方位的机械扫描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在
方位±60度或小于±60度的电扫描能力。目前美国海军已对此立项研究,计划拟于2003年
开始,2009年前开始投产,2010年可以装备一个中队服役。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于2001年10月20日向海军交付了首架更先进的改型E-2C“鹰眼
-2000”。该改型具有更加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和先进控制指示器工作站。该机具有协同作战
能力(CEC)和集成的卫星通信系统。计划中的所有21架“鹰眼-2000”价值14亿美元。该机
将在2004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据称该公司还在为法国和台湾制造“鹰眼-2000”,同时为
埃及和日本将原有的E-2C机队升级到这一标准。

    最近装备了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监视红外搜索与跟踪(SIRST)传感器原型机的E-2
C飞机进行了飞行试验。飞机探测和跟踪了一个从白沙瓦导弹靶场发射的战区弹道导弹(TM
D)。SIRST是一个角跟踪器,不具有固有的测距能力。然而它能利用同步雷达探测的数据完
成导弹发射和着落点的实时计算。最终生产型IRST将结合数据链路,希望能为航母和舰艇
提供高度精确的三维定位和跟踪信息。SIRST项目是使E-2具有探测弹道导弹的能力,在舰
队战场早期预警和指挥控制功能方面将更具意义,该计划命名为“高级鹰眼”。核心设备
为一台使用先进处理技术的新型电子扫描UHF雷达。新的雷达增益有望达到20dB,能在电磁
杂波和干扰环境下工作。该雷达通过Link 16和协同作战能力(CEC)与其他设备和传感器结
合。除了SIRST和RMP之外,“高级鹰眼”计划还将改进E-2C的ESM、模块化通信、战术驾舱
升级、多源传感器综合及精确打击和跟踪能力。该计划具体工作在2002财年开始,大约在
2003财年开始试验。

    2002年9月阿联酋计划购买5架改进型E-2C,总值高达4亿美元。E-2C共有定货164架,
除美国海军外,以色列定货4架,日本13架,埃及11架,新加坡4架。到1990年初已交货13
0架。

机长17.5米
翼展28米
机高5.6米
机重18,090 kg
最大起飞重量23,850kg
最大速度552km/hour
升限9,100米

<img src="http://airkiller.myrice.com/others/gfx/e2/e2c_2.jpg">

<img src="http://airkiller.myrice.com/others/gfx/e2/e2c_3.jpg">

<img src="http://airkiller.myrice.com/others/gfx/e2/e2c_4.jpg">

<img src="http://airkiller.myrice.com/others/gfx/e2/e2c_5.jpg">

<img src="http://airkiller.myrice.com/others/gfx/e2/e2c_6.jpg">

<img src="http://airkiller.myrice.com/others/gfx/e2/e2c_7.jpg">

<img src="http://airkiller.myrice.com/others/gfx/e2/e2c_8.jpg">

<img src="http://airkiller.myrice.com/others/gfx/e2/e2c_9.jpg">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