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领跑时代的自动手枪:德国P系列警用手枪评比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Nov  6 08:39:13 2006), 转信


来源:新浪军事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11-05/U1335P27T1D410028F3DT20061105111900.jpg
SIG P225自动手枪德国编号P6

陈刚 编译

  20世纪70年代初期,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惨案发生后,当时的西德警察在处理这场恐怖事件的过程中犯下了重大失误,为人质解救作战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对付恐怖活动,西德警方痛定思痛,检讨失败的理由与改进的措施,研究结果发现,口径混乱的各型枪支及过强的子弹杀伤力是造成此一悲剧的主因之一,而另一个主因则是没有专职的反恐怖小组,为了防止这种悲剧再次上演,当时的西德警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专职的反恐怖小组——第9边防警察大队并针对该小组的作战型态发展出许多新式的特战装备与枪枝,特别考虑到在巷战与屋内近距离作战的需求,于是开始了特战装备的更新换代计划,而著名的P5、P6、P7自动手枪就是这个更新换代计划时又重新被反恐警察所大量装备。

  更新计划里的惊世杰作

  参加西德警方手枪更新换代计划的就是曾设计和生产PP、PPK、P38等很多杰作的自动手
枪枪界名企瓦尔特公司、二战后以G3步枪的生产起步的新兴企业HK公司,以及与西德绍尔公
司竭诚联盟的瑞士SIG公司3家企业。

  不过,前西德警方对新型手枪的期望值很高:最主要的是要求省略手动保险,组合与扳
机连动的内部闭锁机构。根据这个要求,生产企业开发出了后来名扬四海的P5(瓦尔特)、P
6(SIG P225)、P7(HK PSP)手枪。这3种手枪上采用的保险机构成为了后来现代手枪的标准,
都采用了容量为8发的单排弹匣,握把不仅易于握住,而且操作性能非常出色。

  然而,这种省略手动保险、使用8发的单排弹匣的军用手枪,在当时遭到了冷遇,因为
美军正在推进新一代大容量双排交错装填机构弹匣、具有大威力的军用手枪,导致易于握住
的握把这种操作性能非常出色的结构退居次席。面对9mm×19枪弹口径半自动手枪而言,只
有8发子弹的容量,根本无法满足使用者对威力的贪婪和狂热的追求。在当时,大威力成为
了流行的力量,很多企业争先恐后地推出了15~17发大容量弹匣。

  不过,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叶,美国各州施行自卫用手枪许可证制度,民间市场进入了
便携式半自动手枪时代。而这种使用双排交错装填弹匣的自动手枪,缩小握把厚度的余地极
为有限。同时,美国政府颁布了突击武器和大容量弹匣制造禁令,手枪弹匣容量限制在10发
以内。只有包括政府特许部门及警察部门才能装备大容量弹匣。

  于是,这种使用单排弹匣的手枪引起了使用者与枪械企业的关注,而这种结构的枪械竟
然是曾经丢在一边的P5、P6、P7。

  目前,P5、P7(M8)两种手枪自登场以来一直维持生产,还出现了配有大型弹匣的P7M13
。P7M13手枪只面向警察部门,不对准民间市场。P6(P225)手枪早已停产,现在销售的是发
展型P239,其基本机构与P5相同。据说P5、P7M8手枪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很不理想,但
从世界市场销售情况上看,能给企业带来相当可观的利润。

  德国联邦警察的这3种P系列武器虽然都使用9mm×19枪弹,但是其结构设计、外观尺寸
、动作方式等方面有天壤之别。为了详细了解为现代自动手枪安全机构奠基的这3种警用手
枪,下面进行对比性的介绍。

  P5:三种内部保险的双动手枪

  P5手枪,又名瓦尔特,它的基本设计与P38相同,采用了在P38上取得成功的枪管短后坐
式工作原理。闭锁方式为闭锁卡铁摆动式,开闭锁动作由闭锁卡铁上下摆动完成。这种结构
在射击时可以避免枪管上下摆动,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零件较多。


  过去采用这一闭锁方式的手枪有:毛瑟军用手枪、日本南部式自动手枪等;在现代手枪
中美军制式采用的伯莱塔M92F手枪也采用了这一方式。

  从外观上看,P5手枪简直可以说是切断枪管的P38。在P5手枪上设计最出色的部分是兼
备安全功能的扳机机构。瓦尔特P38手枪是在军用制式手枪中第一个采用单/双动机构的产品
,扣动扳机时,连动的击针闭锁升降杆将击针闭锁推上,使击针进入可前进位置。而这一结
构在P5手枪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发展为结构更简单、性能更出色的内部保险。携带时,
击针后部始终受到击针保险簧的控制,使击针突起并进入套筒槽内,因此击针无法前进。另
外,阻铁也进入击锤(处于前进位置)的保险槽内,阻挡击锤的旋转运动。处于前进位置的击
锤前面设有凹槽,在这一状态下,即便是被外力推动,也不能撞击击针。这就意味着P5手枪
同时具备了3种可靠的内部保险机构。

  P5手枪的扳机性能非常灵活,扣动扳机时,连动的升降杆推上击针后端,使击针脱离闭
锁状态。P5手枪的双动扳机力只有约5.5kg,在双动手枪中是最出色的一种,这也是该枪受
到使用者青睐的原因之一。

  弹匣卡笋设置在握把底部,是典型的欧洲风格。在后来登场的缩小型P5手枪上,按照美
国人的习惯对弹匣卡笋进行改进,将其移到了扳机护圈根部。缩小型P5手枪的双动扳机力也
进一步减少到约4.5kg,成为了市场上的顶级产品。

  P5手枪采用铝合金制套筒座,枪体重量在3种手枪中最轻。准星在加工套筒时与套筒一
起切削成型。这样也带来了一些不便,如果在套筒顶部前端加工准星槽,就能随意更换不同
高度的准星,而这种结构如要调整P5手枪的准星高度,必须要更换整个套筒,其成本相当惊
人。

  该枪的照门只具备左右风偏调整功能,在25m处与着弹点的实际移动距离为约23mm。

  P5手枪的操作功能(套筒卡笋、待击解脱杆等)全部集中在枪体左侧,集中在握把前角上
,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不过,P5手枪是作为右撇子用设计的,因此对左撇子射手来讲,操作
难度比较大。

  P6:别具一格的双动手枪

  P6(又称SIG P225)手枪是在P220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其体积和质量都小于P220手
枪。瑞士和德国警察部队装备此枪,P6是德国警方的制式名称。

  P6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闭锁方式、击针锁定结构、待击解脱杆、拉机柄等都同P220手枪
基本相似。

  从加工工艺上看,在P220的基础上改进成P6手枪,足以令当时的人们目瞪口呆。在P6手
枪的套筒制作过程中,大胆地采用了冲压件和组合式机构。套筒主体对厚金属板进行冲压加
工成型,在其后端插入单独制作成型的套筒后部块,并用固定销固定。

  这是一种不同口径的产品可以共用同一尺寸套筒的复杂结构,这种加工方式的特点是,
只要在已冲压成型的套筒主体上安装.45ACP和9mm×19、.38Super等枪弹用后部块,即可制
造出不同口径的套筒。不过,对9mm×19枪弹而言套筒和枪体尺寸显得过于大。

  P220、P225手枪虽然都是由瑞士SIG公司完成设计,但是其生产都是委托西德绍尔公司
进行的。这是因为,当时作为中立国的瑞士在武器出口方面受到各种限制,不得不将生产向
西德转移。当时的西德在武器出口方面所受到的限制要比瑞士宽松得多,而对当时的SIG公
司而言,与西德的合作是向世界扩大出口的最佳途径之一。

  P6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和枪管摆动式闭锁方式,在3种手枪中是惟一采用勃朗
宁式动作方式的产品,与勃郎宁式手枪相同。P6手枪全长比P5短1mm,但重量比P5重10g。

  由于P6手枪采用勃朗宁式动作方式,枪管轴线和握把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比P5和P7要大,
发射时枪管上跳的现象自然要大于P5与P7,有人担心,这可能会导致该枪的射击精度大打折
扣,但事实证明,该枪的握把形状和枪重心位置设计得很好,很利于射击控制。

  P6手枪采用片状准星和方形缺口照门,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高度的瞄准具。套筒卡笋、
待击解脱杆等操作部件都集中在枪体左侧面,对右撇子射手而言,其操作性能不亚于P5手枪
。左撇子射手也能操作,但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瓦尔特公司在后来的P88手枪上实现了双向
操作功能)。  P6手枪的单动扳机力只有约2.4kg,应该说是相当理想的,相当于这一级别
手枪的平均值。但双动扳机力过重,超过7kg,是这一级别手枪中最重的。那么,超过7kg的
双动扳机力是否会影响P6手枪的实际性能?据美国警方的枪械专家透露,对警用手枪而言,
相对较大的双动扳机力反而有利于防止事故的发生,在实际使用过程时不会带来不利影响。


  那么,P6手枪的安全性能到底如何呢?通常情况下,击针被击针闭锁阻挡,击锤受到击
锤复位簧的力量,处于1/4待击位置上。此时阻铁进入击锤下部的保险槽内,即便是没有手
动保险,通过这3种内部保险机构可充分确保安全。扣动扳机时保险装置自动解除的方法虽
然不同于P5手枪,但最终结果是相同的。待击解脱杆也起到安全作用,从机构设计上看,绝
不会出现误发现象。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11-05/U1335P27T1D410029F3DT20061105112704.jpg
HK公司的PSP自动手枪德国编号P7

P7:小口径大威力手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登场的自动手枪中,P7是设计最特殊的一种。该枪是HK公司为满足
警方需要而设计的无击锤手枪,采用了击针平移式双动扳机结构、气体延迟后坐结构等一系
列特殊设计。尽管P7手枪使用的是威力强劲的9mm×19枪弹,但其尺寸只有.38ACP枪弹口径
手枪那么大,在同类口径自动手枪中是体积最小的一种。P7手枪的这一特点一时成为了枪械
界的佳话。

  P7手枪并不是突然诞生的杰作。在此之前,HK公司已经开发了多种设计独特的手枪。自
组合滚柱式闭锁方式的G3突击步枪投入生产以来,HK公司陆续开发出了采用相同动作方式的
MP5系列冲锋枪、P9自动手枪、VP70系列手枪等一系列特殊结构枪械。这一时期是世界公认
的“HK技术的时代”。

  P7手枪可以说是多种新颖设计的结晶。首先P7手枪的小尺寸是离不开该枪采用的气体延
迟后坐机构的。将气体利用于闭锁方面的手枪非常罕见(施泰尔GB手枪也采用了这一机构),
并不是流行的设计。在外型上来讲,P7的最大特色是握把前缘多了一个压板,没有击锤,没
有常见的套筒卡笋、固定插销与保险等旁物,精致小巧的外型也是P7的一大特色。而使用方
法的简单与方便更是HK的一贯理念,当你第一次拿起P7时,第一个感觉就是顺手。

  其次是P7手枪的枪管牢固地固定在套筒座上,其枪管轴线和握把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在3
种手枪中最短。这种短后坐式枪管曾有部分射手对命中精度产生了疑虑,但在实际使用中,
这一设计不仅没有任何不良的记录,反而有很好的发挥。

  P7手枪采用多角形膛线,其使用寿命要比普通膛线长。由于采用了气体延迟缓冲的动作
方式,当扣动扳机后,火药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会推动子弹向前飞行,而随着子弹向前行进,
此时部分的气体会经由枪管前方的一个小孔灌入位于枪管下方的气缸内,并向前压缩活塞复
进簧并将其抵紧以达到闭锁目的。而由于活塞与套筒相连,当弹头脱离枪口向前飞去时,气
体随着弹头向外逸出,此时枪膛中的膛压瞬间降低,于是那些原先留在气缸内的气体也就随
着枪管前方的小孔回到枪管中,原先抵住活塞复进簧的力也相对的降低,复进簧便得以释放
原先所剩余的弹力,带动整个套筒向后动作,完成退壳、上膛等动作。

  P7这种独特的延迟缓冲动作方式设计,使得P7能在子弹脱离枪口后,由于弹头已射出而
没有堵塞住枪口,原先用来推动套筒后滑的气体也已有部分由枪口逸出,后坐力自然就比传
统自动手枪来得小,精度也就相对的提高了。不仅如此,P7的射速也相应地提高了。P7的套
筒在进行往复运动时,枪管内没有残留的气体阻碍上膛,不但上膛顺利,时间也加快不少,
因此,虽然P7的退壳速度较慢,但由于上膛流畅、速度快,因而从整体的理论射速上比较起
来,P7的射速反而比传统手枪来得高。另外,该枪枪管弹膛内加工有凹槽,这样可以防止弹
壳贴在弹膛臂的现象,使抛壳变得更加容易。

  P7的最大特色,便是与众不同的机械传动方式与HK特有的延迟缓冲的动作方式。P7手枪
的握把保险压杆,身兼保险、击锤、击针保险与套筒卡笋于一身,当压下压杆的同时,原先
以落下方式锁定击针的击针保险会因后移压杆而向上抬起,解除击针的保险状态,接着,仍
然继续向后移动的压杆,会使P7的两段式击针后退并将击针簧压至待发位置,此时由外观上
看,在套筒后方所凸出的圆柱形物其实是击针的后半部分,此时的击针仅由扳机连接制动片
所控制,所有的动作都在压下压杆的一刹间完成,而一旦放松压杆,原先凸出于枪身外的击
针会缩回套筒内,而整枝枪也立即回复到保险状态。P7手枪的内部保险虽然只有2种,但非
常可靠,与P5和P6手枪一样,理论上不会出现偶发现象。当发射最后一发枪弹后,套筒被卡
在后退位置。更换新弹匣后,握紧保险压杆,套筒迅速前进,顺便将第一发枪弹推入弹膛,
完成发射准备。套筒固定在后面时,只要再压一次压杆,套筒便会立刻回复为初始状态,整
个动作一气呵成,异常流畅。

  P7手枪的套筒座是对铁块进行切削加工成型的。尽管如此,与组合铝合金制套筒座的P
5、P6手枪相比,重量只增加了60~70g而已。这是因为借助采用气体延迟机构,减少了套筒
的重量。

  实际性能对比

  关于3种手枪的结构特点,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那么这3种手枪的实际性能又如何
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用正规企业生产的5种9mm×19枪弹进行的试验结果。

  首先是枪口初速测验。在3种手枪中P7的枪体虽然最小(P5为92mm、P6为98mm、P7为105
mm),但拥有最长的枪管。然而,实际测到的P7的枪口初速却出乎意外地落在了P5和P6手枪
后面。这就是枪管弹膛附近的导气孔向活塞筒内逸进部分发射气体而导致的结果。从导气孔
的位置上看,这相当于增加了弹壳的容积。

  同样采用气体延迟后坐机构的施泰尔GB手枪是由于导气孔设置在枪管中部,对初速的影
响并不像P7手枪如此明显。

  其次是命中精度测试。在15m距离上,3种手枪的15发着弹点平均散布范围直径分别为5
8mm(P5)、58mm(P6)、45mm(P7)。P5的弹孔相当散落,P6手枪发射的15发弹中14发集中在37
mm内,只有1发较为偏离。P7手枪发射的15发弹中13发集中在28mm内,2发略微偏离。明显能
看出P6和P7手枪的弹道要比P5手枪稳定,P7的命中精度要略高于P6。

  从操作性能上看,实际操作最容易的是P5手枪,其次是P6手枪,P7则显得有些迟钝。射
手们对P5手枪的评价是:“不仅扳机力适当,而且相当容易射击”;对P6的一致评价是:“
后坐力大于其他两种手枪”。对P7手枪产生反感的原因在于握把保险压杆。很多人对握紧握
把保险压杆的同时扣动扳机的动作感到不自然。在3种手枪中,射手们公认的是P6手枪。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11-05/U1335P27T1D410030F3DT20061105112953.jpg
瓦尔特自动手枪德国编号P5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