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详解中国最新型QBZ03式5.8毫米自动步枪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Sep 28 09:01:08 2006), 转信


来源:《轻兵器》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69F3DT20060928072734.jpg
国产QBZ03式5.8mm自动步枪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作为95式班用枪族的最后一名成员,在最初的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将其与95式自动步枪的通用性放在了首位。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发现:95式自动步枪的结构不适合于传统的有托枪,在保证关键部件通用性的前提下,将无法达到预定的战术技术指标。因而,设计师最终放弃了通用的想法,设计出了一支全新的折叠托步枪——QBZ03式5.8mm自动步枪。

  结构总观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可以单、连发发射,主要杀伤400m范围内暴露的有个人防护的生
动目标;发射枪榴弹可以毁伤轻型装甲或杀伤集群生动目标;配有QNL95式刺刀,必要时也
可用刺刀杀伤敌人;可配白光瞄准镜或微光瞄准镜。该枪既可作为特种兵、空降兵、装甲兵
和普通部队的基本战斗武器,又可作为基层指挥人员和勤务人员的战斗自卫武器。

  该枪采用折叠托结构,按下枪托卡笋,可将其折叠到枪身右侧。从全枪外形上看,该枪
与95式枪族的其他成员差别很大,更像是81式自动步枪的改进型。全枪的结构设计吸取了A
K与M16系列步枪的优点:采用了与8l式自动步枪类似的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借鉴了M16A3
自动步枪的上、下机匣结构并且将枪机导轨设置在上机匣上。

  通常,枪械在浸河水和扬尘试验中,泥沙和尘土经常从抛壳窗进入机匣并沉积在自动机
导轨上,造成自动机运动不畅,甚至发生卡滞现象。为提高QBZ03式5.8mm自动步枪在上述环
境中的可靠性,设计人员将该枪的导轨装置设置在上机匣的抛壳窗上方,可以有效防止泥沙
和尘土的沉积。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该枪设有空仓挂机
机构,并设有发射机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全枪质量轻,折叠后长度短,携行和操作方便,不
完全分解结合不需要专用工具。该枪大量采用铝合金及工程塑料(上、下机匣采用铝合金制
成,枪托、护手及握把采用工程塑料制成),造型美观,并有较高的防腐性能。

  由于上下机匣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强度相对较低,下机匣尾端设有后坐缓冲装置,枪机
后坐撞击该缓冲装置,可有效减缓对机匣的碰撞,不仅避免了枪机与机匣发生刚性碰撞而产
生的损伤,还减缓了自动机后坐对射手肩部的冲击。

  该枪下机匣右侧印有不太明显的厂标及该枪型号。上、下机匣销及其销座突出于机匣平
面,并且机匣侧面有很多的销和轴,这些销和轴或突出于机匣平面,或与机匣平面齐平或者
凹陷,而且未经发蓝处理,与机匣的颜色形成反差,非常影响该枪的外观。

  为了保证射手射击时的舒适性,根据中国人的面部形状,步枪的机械瞄具的瞄准基线的
高度(贴腮面到觇孔的高度)一般应保证在45~50mm之间。由于该枪的机械瞄具设置在上机匣
平面上,因此,枪托的位置比较靠下。由此导致后坐力方向与抵肩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射
击时,枪口上跳会比较明显。再加上连发和点射时,射手必须压枪,以保证散布的密集度。
如果能在护手下方增加一个小握把,会极大地提高该枪在射击时的可控性。

  导气装置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气体调节器有“0”“1”和“2”三个位
置,用于不同射击条件:“0”为闭气位置,用于发射枪榴弹;“1”为小气孔,用于正常条
件下的射击;“2”为大气孔,在恶劣环境下,枪机后坐能量不足时使用。在使用调节塞时
,调节塞卡笋一定要卡在刺刀座相应的定位槽内,变换导气孔时,按住调节塞上的卡笋使其
脱离刺刀座上的定位槽,同时旋转调节塞到所需位置。

  保险机构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设有发射机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发射机保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快
慢机保险,当快慢机转到位置“0”时,击锤被阻铁体扣住,同时阻铁体被快慢机压住,击
锤不能被释放,发射机处于保险状态。击锤前方设有不到位保险,当枪机复进到位时,枪机
框尾端的不到位保险突起压倒不到位保险,不到位保险释放击锤;如果枪机复进不到位,不
到位保险会顶住击锤,限制击锤的转动,即使扣动扳机,阻铁释放击锤,击锤也不能转动,
从而实现保险。在行军、操练和存放该枪时,应将快慢机扳到“0”位,以防止意外走火及
其他事故的发生。

  发射机构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的发射机构由快慢机、单发阻铁、阻铁体、组装套、击锤、不到
位保险、发射机卡片、发射机轴和簧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等优点。该发射机构比
M16步枪的发射机构高度低,因此机匣的高度也较小,看起来比M16步枪“苗条”。由于击锤
簧所需簧力较大,因此采用3股细簧绕制而成,比单股的粗簧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快慢机
有3个位置:“0”为保险;“1”为单发;“2”为连发。平时枪支保管时,在检查膛内确实
无弹的情况下,扣动扳机,使击锤处于解脱状态,并将快慢机扳至保险位置。

  发射机机构动作过程是:当快慢机处于单发位置时,扣动扳机,阻铁体在阻铁簧作用下
上抬,释放击锤,击锤回转打击击针,实现击发。击发后,枪机后坐,压倒击锤,击锤突起
绕过阻铁体,以其圆弧面挤压单发阻铁,迫使单发阻铁旋转并让位,当击锤突起转到单发阻
铁下方时,单发阻铁在单发阻铁簧的作用下回位,并扣住击锤。这时,松开扳机,阻铁体回
位,单发阻铁释放击锤,击锤被阻铁体扣住,再次扣动扳机才能击发,实现单发发射;当快
慢机处于连发位置时,扣动扳机,击发枪弹后,枪机后坐,压倒击锤,同时不到位保险复位
,并顶住击锤。当枪机复进到位后,不到位保险释放击锤,击锤回转打击击针,实现连发发
射瞄准机构

  机械瞄准装置采用觇孔式照门与柱状准星的组合机构。早期研制阶段的照门座(包括光
学瞄准镜座)与上机匣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后来改为可拆卸式,但两种方式因机构强度和
反复拆装时的一致性等问题而放弃,最后采用了照门座(包括光学瞄准镜座)与上机匣为一体
件设计。翻转式照门固定在照门座上,表尺上有“1”、“3”、“5”三个刻度,分别表示
射程为l00m、300m、500m的瞄准位置。准星护圈上设有两个荧光点,用作夜间战斗时,进行
概略瞄准。该枪的瞄准基线长520mm,比95式自动步枪的瞄准基线(370mm)长很多,有效地提
高了其射击精度。校枪时,射击loom距离上的靶纸,使用刻度为“3”的照门,瞄准靶纸黑
圆的下缘,弹着点应在靶纸中心直径100mm的圆圈内,如果不在,可通过调整准星和准星滑
座修正弹着点偏差。

  光学瞄准镜座设置在在照门前方的上机匣盖平面上,采用与95式自动步枪相同的龙门结
构,可安装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

  供弹机构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采用30发塑料弹匣供弹,每支枪配备5个弹匣,与95式自动步枪
的弹匣通用,也可以使用95式班用机枪的弹鼓供弹。

  枪弹及枪榴弹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发射DBP87式5.8mm普通弹和曳光弹,必要时也可以发射5.8mm机
枪弹和机枪曳光弹,使用寿命为10000发。

  该枪可发射枪榴弹。将枪榴弹的尾管直接插入枪口装置和刺刀座外圆上,到位后,打开
枪榴弹上的简易瞄准装置,即可进行发射。发射枪榴弹时,必须将气体调节器扳到“0”位
置,以关闭导气孔,并将快慢机扳到单发位置。严禁使用“1”或者“2”气孔位置发射枪榴
弹,以防止损坏枪械和发生事故。

  枪口装置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的枪口装置采用与95式自动步枪类似的喇叭形枪口消焰器,起到
了良好的消烟和消焰作用。该消焰器的外形与95式自动步枪的略有不同,后者的枪口消焰器
也是喇叭形结构,只不过其外侧的加强筋使其从外观上看起来更像是鸟笼形。

  另外,由于QBZ03式5.8mm自动步枪的枪管比95式自动步枪的短,枪品口部的火药燃气压
力较大,导致枪口噪声较大,因此,在其喇叭形的枪口消焰器后面设计了一个气体膨胀腔,
起到了一定的消声效果,不过由于气体膨胀腔内的气动干扰,导致该枪的射击精度有所下降
。真所谓有得必有失。刺刀QBZ03式5.8mm自动步枪配有95式枪族通用的QNL95式多功能刺刀
。该刺刀既可安装在步枪上作为刺刀用,也可以用作格斗匕首和野战工具刀。当作为野战工
具刀时,可以用其砍削木棒、锯割低硬度金属、剪切双股铁蒺藜、锉削等。其主要零部件采
用高铬合金不锈钢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安装刺刀时,先将刺刀环套入枪口装置,使刀柄上的T形槽对准枪上刺刀座T形突起,然
后向后拉到位,此时刺刀座的T形突起被刀柄座的左右卡笋卡住,刺刀环套入枪口装置的气
体膨胀腔上,刺刀即安装完毕;卸刺刀时,按住刀柄上的左右卡笋的同时向后将刺刀从枪口
方向抽出。

  附件

  在QBZ03式5.8mm自动步枪的握把内装有附件筒。按下握把卡笋,向后推出握把底部挡片
,然后取出附件筒。附件简内装有通条把、通条接杆、通条接头、油毛刷、冲子、准星扳手
、铰刀、活动按杆。使用时,将通条把、通条接杆、活动接杆、通条接头(或者油毛刷)拧在
一起,用于清除枪管内膛的火药残渣和枪管内膛涂油;冲子用于拆卸击针销、抽壳钩轴;准
星扳手用于校枪时调节准星高低;铰刀用于清除枪管导气孔的火药残渣。

    结语

  QBZ03式5.8mm自动步枪与95式自动步枪的各项性能相当,最大区别在于QBZ03式5.8mm自
动步枪为有托结构,其与95式班用枪族的其他成员除弹匣可互换外,其余关键部件均不能互
换。目前看,QBZ03式5.8mm自动步枪不会大量装备部队,只会小批量装备一些特种部队及空
降兵等。

  对于那些不喜欢无托枪的人,或许算是一份迟来的爱。

    口马国辉 肖亚飞 黄俊 文章来源:《轻兵器》杂志2006年第8期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0F3DT20060928072742.jpg
国产QBZ03式5.8mm自动步枪左视图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1F3DT20060928072747.jpg
QBZ03式自动步枪用刺刀特写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2F3DT20060928072756.jpg
QBZ03式自动步枪全貌及不完全分解图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3F3DT20060928072801.jpg
QBZ03式自动步枪不完全分解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4F3DT20060928072809.jpg
枪托折叠状态的QBZ03式自动步枪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5F3DT20060928072823.jpg
QBZ03式自动步枪用刺刀剪切动作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6F3DT20060928072826.jpg
QBZ03式自动步枪用刺刀及刀鞘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7F3DT20060928072830.jpg
刺刀加挂在枪口方法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8F3DT20060928072834.jpg
附件筒安装位置及取出示意图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79F3DT20060928072842.jpg
附件筒及其内部备用附件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80F3DT20060928072847.jpg
枪械分解之卸下弹匣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81F3DT20060928072901.jpg
枪械分解之取下机匣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82F3DT20060928072905.jpg
枪械分解之从上机匣内取出复进簧和枪机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83F3DT20060928072908.jpg
枪械分解之取下左右护木及活塞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84F3DT20060928072917.jpg
QBZ03式自动步枪枪托可折叠

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6-09-28/U1335P27T1D401485F3DT20060928072922.jpg
枪机后机匣尾端装有后缓冲装置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