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海狼), 信区: Green
标 题: 新加坡SAR-2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19日14:11:3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小口徑武器設計許多國家是邁入國防武器自主的第一步,多數走的很辛苦;其中失敗的
例子不少,但也有成功的典範。
平心而論,新加坡小口徑武器的發展,應該還在中程階段~仿製 + 改良。在武器發
展中,這程階段相當重要,改良的好,可以成就許多事;創新的不好,倒不如完全仿照
。
新加坡從授權生產M16A1開始,奠定小口徑武器設計發展根基,其陸續發展出SAR80
、SR88、SR88A、SR88A卡賓槍,都從中可看出發展歷程所做的努力,但不可諱言也看到
許多設計上的缺點。
Bullpup步槍是將扳機握把前移至彈匣前,並將槍機機匣與槍托作一功能整合,但保
持標準型步槍的長槍管遠射程優點,使全槍較傳統步槍設計縮短近20公分長度,便於步
兵靈活運動與攜行。
亞洲國家向來重視刺槍戰術,步槍需求要以射擊與刺槍兩者並重,由於Bullpup構型
將勢必降低部份刺槍功能,其轉變差異稱得上是一些國家在步兵戰術的思想革命;或許
傳統構型設計的卡賓槍型應是一種折衷的取捨,因Bullpup雖有短小攜行便利性,但也存
有一些設計限制和缺點。
奧地利AUG成功研發與銷售,帶動影響了兩款步槍~1979年臺灣T68步槍與2000年新
加坡SAR-21。這兩款步槍各採有不同設計方案,T68可稱為簡化版AUG,無制式光學瞄準
鏡配備;而SAR-21則做了更多的修改,其外觀功能擷取AUG優點,而內部槍機組設計則以
SAR系列作一延續發展。
AUG整體造型,可稱的上是一把非常成熟的設計,如要仿傚AUG又想改良它,則造型
設計與機械工程師的功力要非常傑出。
純就槍械外型與功能設計來分析,SAR-21尚有許多待努力之處:
護手
約略15年前筆者就思考過AUG的改良方案,其要點之一是跳脫並改良AUG其收折式前
握把,護手設計是方案之一。
由於SAR-21護手上端因活塞連桿設計和下端整合雷射指標器,造成其過於粗厚;且
護手截面造型不良與表面抓握力不足,都較AUG細緻輕巧的收折前握把遜色不少。
瞄準裝置
紐西蘭AUG瞄準鏡內其空心環有180cm高/300m遠之目標估算測距與瞄準功能外,其
環內另有完整十字標定,以便進行更精確瞄準。SAR-21同採1.5放大倍率瞄準鏡,但鏡內
刻線為十字加上小空心環,在功能上就比AUG差。
其實SAR-21瞄準鏡可適切採亞洲人體型170 cm高/250m 遠之實戰性的空心測距環與
改良式T型標定線設計。
SAR-21瞄準鏡上方緊急用照門準星,其缺口式照門則是正確設計,不過高度過高和
準星位置後縮(未能前移尋求最大瞄準基線),是一缺失。
SAR-21內建有雷射指標瞄準器設計,但步兵對此裝置其戰場需求性並不大,推測應
是鎖定在警用槍械與特種部隊。當光學瞄準鏡成為步槍的標準配備時,已經佔了很大成
本比例,如再整合雷射指標器似嫌多餘,常見則是以外置選配為主。
一般Bullpup會推出無配備光學瞄準鏡槍型,以打入低價位槍械市場,但若以Bullp
up設計配上傳統瞄準裝置,則失去整體性與戰術價值,反不如一把傳統構型設計的卡賓
槍。警用版SAR-21則是取消高聳提把式瞄準鏡設計,另行配備一款光學鏡,若其鏡座可
供不同型式瞄準裝置鎖固,相較軍用版SAR-21,其市場潛力將更大。
槍機拉柄
AUG左側中置的拉柄設計已是一個最理想的位置,可以槍口指向目標時,右手不離握
把扳機,在呈待射狀況下快速反應,以左手拉槍機上膛。
SAR-21中置式活動轉向拉柄,雖可達到左右邊皆可拉槍機設計,不過確沒有AUG固定
式拉柄來的順手,且此拉柄位在提把內前方,其撥轉空間與快速使用的需求都是缺點;
也由於SAR-21拉柄中置於瞄準具之內下方,以致具有提把功能之鏡架間距較AUG為大;為
適應警用版SAR-21低鏡座設計,其槍機拉柄應有作部份修正。
擊發系統
由於Bullpup 步槍前移扳機與握把,只能靠扳機連桿帶動後方擊鎚組,SAR-21應是
採AUG分段扣壓扳機方式,控制單發與全自動射擊模式。在要求可靠性與單手操控下,
Bullpup 步槍無法如傳統構型步槍還多一項三發點放選擇,雖此為其設計的先天缺點之
一,不過SAR-21可利用全自動模式進行點放射擊方法,則不失為一擇中良策。
退殼口
現階段SAR-21左側槍身,並未如AUG與FAMAS預留退殼口,恐將蹈英國SA80的錯誤,
無法更換專供左撇子射手用之槍機(反向設計的退殼鉤與頂殼針),來因應不同的使用
習慣;就以SAR-21槍機座設計分析,應該有改良的空間。
Bullpup 步槍有效縮短槍身後,最大的缺點是在彈膛與退殼口過於接近射手臉部,
即使碰不到機率非常低的意外膛炸危險,但每次射擊所產生燥音導致聽覺受損與火藥燃
燒廢氣吸入,長期下來都是不能忽略的射擊傷害。
彈匣
往往困惑Bullpup步槍設計師的一個難題,究竟要採M16式左側彈匣卡榫,還是如AK
正後方彈匣卡榫設計?一個國家除非由是7.62mm口徑換新為5.56mm彈藥,否則在節省採
購經費與協同作戰考量下,同樣是5.56mm步槍,大多會要求新槍要能與原裝備有彈匣通
用性。
以一把步槍戰備之彈匣需求,從單兵攜行量1+6,再加上後勤單位的換置與備用彈匣
量,10個是最保守估算,SAR-21揚棄以往新加坡步槍長久以來M16式彈匣設計。這也代表
採購SAR-21除槍體外,還有一筆額外彈匣購置經費,此點將有待推銷時努力說服客戶;
而澳大利亞採用的AUG,則在這方面作了修正可適用M16彈匣。
透明彈匣是有其價值考量,但如果要採取此設計,最好是以低透式性為佳,否則近
距離持槍時裝彈量低於10發,會讓敵方錯估為無子彈而嘗試攻擊;並且SAR-21還需評估
彈匣座後端之大型延伸設計之必要性。
槍托
SAR-21槍托談不上造型設計,只能說有功能線條,且槍身左側貼腮部位竟有一凸出
線條設計,竟忽略了貼腮舒適性。
整體而論,由於SAR-21提把式瞄準鏡與大型護弓設計,使其擺脫不掉AUG的影子,而
僅達外型功能上仿傚,並未思考到AUG槍機組的設計優點,相對這次亞洲航太展另一把另
人矚目的Bullpup 步槍~以色列T.A.R.-21,反倒處處顯露出創新造型線條與獨特設計理
念。
現今在槍械的設計上,基本是依據前人的設計做為一種綜合,系統整合與修正改良
成了設計重點,因槍械的發展已經到了成熟的地步,雖不斷有槍械能提出全新的創見,
但大多過不了市場接受程度這一難關。
武器設計者,如果忽略一些基礎的設計原理和使用常理,往往在原型槍階段就可看
出將來生產使用後即將面臨的問題.當然,新武器所進行各項模擬性的實驗評估也同等
重要,如原設計就存在考量不周詳設計的缺點,或同廠測試部門作的不夠嚴謹客觀,即
使僥倖通過買方性能測試,到最後仍通不過戰場嚴酷的考驗。
SAR-21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槍械整體外型與相關功能設計,事實上這把槍還是有相
當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不過就看製造廠新加坡科技動力集團的決心與巧思。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0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