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itan (流浪小马), 信区: Green
标  题: “太空之眼”——天基雷达的现状与未来(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9日19:13:2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太空之眼”——天基雷达的现状与未来(1)
2001-04-18 14:41:46
  
  不久前,日本为了加强其军事大国地位,计划2007年前发射8颗间谍卫星,以搜集各
种情报。在这些卫星中,包括安装有径雷达的间谍卫星,可大大提高地面侦察的分辨率
和对恶劣天侯的适应力。这一消息引起了亚洲,乃至全世界的警惕,也使人们更加关注
世界各国天基雷达现状与未来。
  战争的教训
  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南联盟军队的坦克车队离开科索沃,西方大国爆发
出一片“胜利”的欢呼声,然而对北约司令部来说,这却一个令人难忍受的“礼物”,
因为根据北约军方的通报,这些军事技术装备早已被北约的航空兵所“摧毁”。分析家
进行战后评估表明,在超过一半的空袭行动中,南联盟军队成功地转移了阵地或在攻击
开始前离开了空袭区。这与10年前,美国人战争中遇到的问题几乎一模一样。当地,尽
管多国部队投入了大量航空兵和特种部队进行打击,但仍未能彻底摧毁伊拉克的机动式
“飞毛腿”导弹。
  军事专家们的研究表明,搜寻机动目标和装甲兵器最有前途系统是空基和天基雷达
。与传统的战场光学侦察系统不同,配置在卫星上的孔径雷达可在任何光照条件下和任
何气象条件下,在远程宽搜索范围内“看见”目标。即使在对方使用了伪装的情况下,
合成孔径雷达可保证获得分辨率不超过1米的雷达图像,它在质量上完全可与传统的光学
照片相比拟。而判图员表示,雷达图像的信息量远远高于光学图像,先进的合成孔径雷
达可以发现并确定以4~100公里/小时速度移动的目标,并能确定它的运动参数。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国家虽然也使用了合成孔径雷达,它们被安装在U-2和E-8C“
联合星”侦察机,以及“搜食者”无人驾驶侦察机上。但塞尔维亚人有效地利用了伪装
、地形特点,快速转移阵地并利用防空兵器积极对抗北约航空兵的侦察飞行。据称,共
击落了数十架无人侦察机。虽然2颗美国的“长曲棍球”雷达侦察卫星也参与了这场,但
由于对战区观测的频率较低,未能保证对战场重要目标的跟踪。这些卫星是20世纪80年
代研制的,主要用于对前苏联海军和导弹基地之类的固定战略目标进行详细的雷达照相
。显然,号称先进装备的美军,也未能解决在战区内系统发现跟踪敌方地面行动目标的
问题,而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的途径就是建设“太空之眼”——雷达侦察卫星。
  太空之眼
  美国国防部正在实施一项计划,以研制全新的战场战役侦察系统。这一系统由24颗
卫星组成,卫星上配置有合成孔径雷达,运行在770公里的高度的低圆形轨道上,可保证
对战区的高频率观测(10~15分钟一次),这可使敌方无法进行隐蔽的机动与转移阵地
。这一方案被命名为“发现者-2”。该项目,得到了3家美国大型军事部门的财政支持,
包括美国空军、国家航空侦察局和未来技术研究局。

--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ms.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