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信区: Green
标 题: 驱逐舰发展史(地中海战争中的驱逐舰)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Aug 20 21:15:45 2005)
安东尼·普雷斯顿 [英国]
第五章 地中海战争中的驱逐舰
驱逐舰在地中海作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是近距离作战,英国驱逐舰常常是
能与高速的意大利战舰较量的唯一舰种。如果要问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驱逐舰为什么能运用
得如此之好,那么其主要原因是地中海舰队总司令、海军上将安德鲁·坎宁安爵士的功绩
,他是皇家海军第一流的驱逐舰专家。1911-1918年,他被委任指挥“蝎子”号驱逐舰,在
七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是在地中海渡过的,也就是说,他对作战舰队,甚至是驱逐舰
分队的详细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
地中海首次战斗是在1940年7月9日,发生在意大利的卡拉布里附近,这次战斗为以后
三年的战争确立了一个相类似的基本模式。战斗是这样开始的,意大利舰队被英国巡洋舰
在远距离发现,双方开始炮战,当英国“厌战”号(战列舰——输入者注)在接近到2286
0米(25000码)内击中意大利旗舰“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输入者注)时,意大
利人突然改变了航向。坎宁安的三个驱逐舰支队总共有14艘舰只,跟在逃离的意舰后面全
速航行,紧紧追赶,但却赶不上意大利舰只。意大利驱逐舰干得很出色,施放了浓厚的烟
幕,并且用炮火进行还击。这时英舰支队压了过来,进入烟幕层,意大利战列舰利用地平
线的隐蔽,顺利地返回了基地。第二次战斗是在四个月之后,发生在斯巴蒂文角附近,这
次战斗更加令人失望,驱逐舰甚至根本未能进入战斗。但在1941年3月,进行了第三次交战
,这次战斗进入了决定性阶段,这是坎宁安上将渴望已久之后发生在马达潘角的一次决战
。此时意大利人已开始入侵希腊,并命令在希腊西海岸附近进行佯动,试图阻止英国从埃
及来的增援部队。如果意大利人达到目的,他们将在重要的地中海海域起着支配地位,并
且将对北非的轴心国部队带来非常需要的支援。
在英国巡洋舰雷达屏幕上,首次发现意大利舰只之前,意大利战列舰“维托里奥·维
内托”号在距离14海里(16英里)的地方向英国巡洋舰开火。意大利的炮火不太准确,当
意大利(应为英国——输入者注)巡洋舰“格洛斯特”号的发动机出了故障必须返回时,
这种难以立刻处理的事,又被驱逐舰“哈斯蒂”号(即“急火”号——输入者注)使用烟
幕保护了这艘巡洋舰。英国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知道坎宁安有3艘战列舰和一艘航空母舰距
离他们仅仅有69海里(80英里),于是他们撤回了舰只。英国航空母舰“可畏”号上的“
大青花鱼”式鱼雷轰炸机命中了“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战列舰。如果可能的话,坎宁安
决定切断敌人的退路,发起第二次攻击。但“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在巡洋舰和驱逐舰的
强有力的护航下,仍然能够以12-15节的速度航行,因此,英国舰队没有机会组织驱逐舰进
行再次攻击。
傍晚,似乎没有什么希望来和意大利人交战,天逐渐暗下去,“可畏”号航空母舰的
舰载机取得又一次胜利,一枚鱼雷击中了重型巡洋舰“波拉”号。由于防空火力十分猛烈
,天色更暗了,使驾驶员和观测员搞不清舰只是在什么方位,鱼雷攻击也看不清了。
坎宁安仍然没有希望抓住“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战列舰,但他很清楚,假如等到黎
明,他的战舰将置于从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基地起飞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的航程以
内,于是他决定撤回他的8艘驱逐舰。在“努比亚人”号舰长菲利普·马克率领下的第2和
第14支队的8艘驱逐舰返航。此时则没有一个人能知道意大利海军总司令伊奇诺海军上将已
派出两艘巡洋舰即“菲乌梅”号(即“阜姆”号——输入者注)和“扎拉”号,去支援受
到攻击的“波拉”号。坎宁安上将应用他精湛的驱逐舰战术,后来把驱逐舰停放在北方很
远的地方,把驱逐舰放置在英国巡洋舰和意大利舰艇中队之间,也就给意舰留下了一条向
南逃跑的通路,实际情况证明坎宁安是正确的,假如驱逐舰开到更南一点的地方,驱逐舰
就有可能碰上受伤的“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战列舰。他们失去了一个如此良机,但是,
驱逐舰仍然会有它们的美好时刻。
22时25分,在3657米(4000码)的距离内,看到作战舰队的前方掠过两个黑影,驱逐
舰“快轮”号打开探照灯,在强烈的灯光下,暴露了前来支援“波拉”号的“菲乌梅”号
和“扎拉”号巡洋舰,舰上的火炮还对着舰首和舰尾。来自英国战列舰“厌战”号、“勇
士”号和“巴汉”号(即“巴勒姆”号——输入者注)上381毫米(15英寸)火炮的第一次
齐射,就击中了这两艘巡洋舰,3艘英舰都是25年前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勇作战过的第五战
斗分遣队的老战舰。这次战斗没有给英国驱逐舰带来什么麻烦,它们也无事可做。而战列
舰在很短的几分钟内破坏了这两艘意大利巡洋舰。整个战斗过程中坎宁安担心他的驱逐舰
将可能被友舰误伤,当时以为“哈沃克”号已被击沉,实际上它只是被381毫米(15英寸)
火炮“夹叉”射击了一下,并未击中。
当发现意大利驱逐舰时,坎宁安立即命令“斯图瓦特”号、“哈沃克”号、“快轮”
号和“格里芬”号去对付。在激烈的混战中,英国驱逐舰击沉了意大利驱逐舰“维托里奥
·阿尔菲里”号。其余的英国驱逐舰则在寻找“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战列舰,但始终没
有找到。然后又重新集合编队,它们无意再去挑起战斗,后来又碰上了残缺不全的“波拉
”号。在“努比亚人”号击中“波拉”号时,“贾维斯”号营救了所有舰员,然后离开已
经破坏并且仍在继续燃烧的“波拉”号(这时“菲乌梅”号已经沉没)。坎宁安在为《狂
暴的夜晚》一书中叙述了他们的驱逐舰还曾击沉意大利驱逐舰“卡达西”号,同时也记录
了第二天早晨换班时,当他所有的驱逐舰回答旗舰信号时,似乎他仍是驱逐舰支队的司令
官。
马达潘角的战斗显示了在日德兰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已从英国战术书本上消除了。坎宁
安自己曾这样描述了这次海战:
晚上在大海中追击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追击者必须提防敌人轻型舰艇发起的攻击。意
大利人也深知这一点,他们有18艘驱逐舰和一定数量的巡洋舰,他们可以利用这些舰只在
一个晚上对我们发起攻击,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主要原因是晚上攻击时舰队有极大的危险
性。
战争局势的变化非常迅速,马达潘角的胜利使皇家海军对克里特即将发生的战斗又进
入了极度紧张的状态。此时,希腊和英国初步制止了意大利的侵略。1941年4月6日,希特
勒决定派兵进入南斯拉夫,挽救墨索里尼的命运。两周内,希腊和英国的地面部队战败并
撤到了克里特岛。他们实际上缺乏空中掩护,此时皇家空军已调到埃及,岛上的防护交给
了地中海舰队。皇家海军的地中海舰队有两个任务:第一是防止敌人从海上的入侵;第二
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掩护守备部队的撤离。地中海舰队成功地完成了这两项任务,但却付
出了生命和舰只的沉重代价。
1941年5月20日,德国空军开始攻击克里特岛北部的巡逻舰只,以及岛上的滑翔机场
和伞兵部队。第二天,意大利高空轰炸机的一枚炸弹击中了“天后”号驱逐舰的弹药舱,
在两分钟内该舰沉没于克里特岛的东南部大海中。皇家海军的格伦尼海军少将拥有“狄多
”号、“奥利昂”号和“阿贾克斯”号等3艘巡洋舰以及“贾纳斯”号、“金伯利”号、“
哈斯蒂”号和“哈里沃德”号等4艘驱逐舰。那天晚上,他发现一支敌人的轻型舰艇护航队
,其中包括帆船和征用的希腊渔船,上面挤满了德国士兵。敌人就在眼下,刻骨的仇恨驱
使巡洋舰和驱逐舰冲上去,不分青红皂白地向一切能够看到的目标发射炮弹,他们毁灭性
地轰击了两个半小时后,护航队已被全歼,大约4000名德国官兵被击毙或淹死。只要海上
通路受到阻止,德国法西斯对克里特岛的海上入侵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空袭开始,满腔怒火的德国人攻击得更加凶狠和残忍。驱逐舰在没有大型舰
只掩护时,极易受到空中攻击,因为驱逐舰的防空武备太薄弱。英国舰队首先遭殃的是“
快轮”号驱逐舰,显然巡洋舰“格洛斯特”号和“斐济”号试图去保卫它,但这些舰只的
防空武器很弱,打不了一会火力就减弱下来,“斯图卡”式轰炸机得以靠近它们,也把它
们击沉了。驱逐舰在克里特岛的北部地区巡逻,密切注视着敌人的入侵,其实德国人和意
大利人已经放弃了通过另一支护航队的尝试。在黑夜的掩护下,英国驱逐舰乘机撤离希腊
国王和英国派到希腊的使节,这是交付给驱逐舰的又一个任务。5月23日早晨,在洛德·路
易斯·蒙巴顿上校率领下的著名的第5分舰队,发现自己没有重型舰只的支持,因为这些大
型舰只也担心它们虚弱的防御手段而撤回到基地去了。
大约8时,“凯利”号正率领“克什米尔”号、“凯普林”号、“凯文尔”号和“豺”
号驱逐舰,在进攻一支武装运兵帆船队后回到亚历山大港。突然,空中响起了嗡嗡的飞机
发动机声,预示着“斯图卡”式轰炸机的到来,立刻,24架轰炸机向舰队俯冲而来,“克
什米尔”号首先被击中,很快就沉没了,因为轻而薄的舰体容易受到重型炸弹的爆炸而裂
开。“凯利”号以30节的速度航行并猛烈地冒出浓烟,当转航时被炸弹击中,舰体向左倾
斜,但仍然航行得很快以进行规避,然而还是倾覆了,半小时后沉没。舰上那些头昏眼花
的幸存者在燃油的覆盖下,不得不忍受机关枪的猛烈扫射,直到“斯图卡”式轰炸机因燃
油不足返回基地。“凯文尔”号和“豺”号接到指示夺路逃走,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但
“凯普林”号仍停留在后面3个小时,营救了279个幸存者,其危险性是可想而知的,但抛
弃舰队的战友不是驱逐舰的职责。在回亚历山大港的途中,敌机又向“凯普林”号投下80
枚炸弹。当离港口还有60海里(70英里)时,燃料用完,它不得不被拖进亚历山大港。
一旦德国伞兵部队在克里特获得一个足够大的桥头堡,那么这个岛就要陷落。命令已
向皇家海军发出,要尽最大的努力撤离32000名守卫部队离开这里。这是又一个敦刻尔克式
的撤退!但这次撤离困难要大得多,因为距离最近的友邻港口是在埃及。驱逐舰和快速布
雷舰“艾布迪尔”号正载着急需的弹药和军需品在航行中,甚至最快的商船也会发现这是
一次敢死性的航行。克里特岛的问题是在适合装货物的港口只在岛的北面,那里最易遭到
德国人的空中袭击。5月28日至29日晚,海军少将罗林斯使用巡洋舰“奥利昂”号、“阿贾
克斯”号和“狄多”号以及6艘驱逐舰进入伊拉克利翁港,试图撤退所有的守卫部队。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3时20分,4000名部队安全上舰。然而“帝国”号驱逐舰的舵机出
了故障,可能是在白天驶往克里特岛途中被附近爆炸的炸弹所损坏。罗林斯不敢让他的部
队在黎明后靠近德国空军的基地附近,所以他立即命令“霍特斯珀”号去撤走“帝国”号
舰上的部队,然后击沉了这艘驱逐舰。一小时后,“霍特斯珀”号载着900人回到舰队,但
此时时间太晚了,当8艘战舰通过克里特岛东部地区的卡索海峡向南行驶时太阳已经升起。
突然听到轴心国侦察机的声音。6时,空袭开始,“哈里沃德”号首先被击中,但回过头来
帮助它还不成问题,舰在下沉前向海岸方向漂移,幸存的大部分舰员和士兵都幸免于成为
战俘。后来“引诱”号也被击中,于是减速航行。在两小时后的第二次攻击时,“狄多”
号、“奥利昂”号又被炸弹命中,挤满在“奥利昂”号前居住甲板上的部队,死伤达500人
以上。
此时还在航行的另外4艘驱逐舰已设法把700名部队从东南海岸的一个很小的斯珀基港
运出,而且没有任何损失。其原因是和罗林斯少将的舰艇编队不同,空中掩护是在准确的
地点、精确的时间有计划地进行的。这极大鼓舞了坎宁安上将,他决定继续撤离。当天晚
上他命令巡洋舰“月亮女神”号、“佩思”号和“考尔卡塔”号,快速运输船“格伦盖尔
”号和3艘驱逐舰从斯珀基港救出了6000人以上,而没有损失一艘舰只。5月31日晚到6月1
日,驱逐舰进行最后一次努力,救出了4000人。在这次撤退中,驱逐舰总共运走18000人到
达埃及安全上岸。
自1940年7月克里特岛陷落以来,使英国局势更加危急,马耳他岛是前线的唯一基地,
目前供应已被切断,岛屿将遭到轰炸或者守卫部队因饥饿而投降。英国第八军在利比亚的
挫折,意味着意大利海军护航队在英国水面和空中力量无法到达的情况下,能够进入班加
西和的黎波里。英国水面舰只目前已不能使用马耳他,它的机场只能勉强供战斗机防卫使
用。这就更加重了海军的负担,军事要塞托布鲁克以及第八军在利比亚边境的前沿基地不
得不在“炸弹铺成的航道”上提供支援,其航线几乎是用沉没的舰只来标志的。
对托布鲁克提供供应是与澳大利亚的驱逐舰支队联合进行的,它们是第10支队(即第
19分舰队)。在沃勒上校的率领下,以“斯图亚特”号为领舰,另外还有“V”级和“W”
级驱逐舰,即“吸血鬼”号、“世仇”号、“候鸟”号和“鷭”号,这些驱逐舰是1933年
英国皇家海军转让给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1940年编入地中海舰队。“斯图亚特”号尽管
已老化,但在马达潘角战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5艘驱逐舰都参加了希腊和克里特的撤
离工作。“吸血鬼”号于当月回到了澳大利亚,但其他4艘舰只仍留在地中海。“鷭”号在
遭受到意大利和德国轰炸机轰炸后的第二天,即1941年6月29日最后沉没。该舰和“斯图亚
特”号、“世仇”号夜间从亚历山大港装载弹药和供应品运到托布鲁克,通常每晚有两艘
驱逐舰经过那“炸弹铺成的航道”,黑暗中停泊在这沉船密布的港口里,港内停留一小时
,卸下货物,然后立即返回到亚历山大。大型快速布雷舰“艾布迪尔”号和“拉托那”号
每周航行一次,送去新兵,并带回一部分需要休整的守卫部队。1941年8月至10月期间,有
19568人被送到托布鲁克,另有18865人遣回亚历山大。托布鲁克被围困了242天,在这期间
共运送了34000吨作战物资。1941年7月,英国驱逐舰“防御者”号被炸沉,10月份“拉托
那”号也被炸沉,但到12月份,英国第八军收复利比亚的昔兰尼加时,托布鲁克的局势也得到
了缓和。
保持对马耳他的供应仍需作出更大的努力,早在1941年5月,英国海军部就增加了在地
中海的潜艇数量,首次命令在直布罗陀的潜艇支队对在第勒尼安海的意大利航行舰只进行
作战,然后又派一些新建造的潜艇到马耳他海军基地去。1941年夏天,这些潜艇在空中支
援下,使意大利的供应护航队受到重大损失。同年9月,英国的“皇家方舟”号和“暴怒”
号航空母舰运去了49架“飓风”式战斗机作为前奏,接着飞去了双引擎轰炸机,重建马耳
他的空中攻击力量。1941年10月完成了上述步署后,又重新建立了马耳他的水面攻击力量
。
由皇家海军W·G·阿格纽上校指挥的“K突击队”是由轻型巡洋舰“曙光女神”号和“
佩内洛普”号以及驱逐舰“长矛”号和“利夫莱”号组成。K突击队仅有一个任务,切断意
大利和北非轴心国部队之间的海上航线。当它开赴这一水域后,立即显示出敌人这条航线
是多么的虚弱。11月8日,侦察机报告在斯帕蒂文角东35海里(40英里)有一护航船队,共
有7艘商船,由6艘驱逐舰护航,另有两艘重型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进行支援。阿格纽上校不
顾这些力量对比上的差距,大胆地使用两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在第二天黎明歼灭了这
支护航队,所有的7艘商船以及“富尔迈”号驱逐舰均被击沉,而阿格纽的舰艇未受损失。
后来意舰“西南风”号(驱逐舰——输入者注)企图去营救幸存者,被英国潜艇“乌霍尔
德”号鱼雷击中。支援部队为了避免自己的损失,没有和K突击队发生战斗。
一周之后,阿格纽的这4艘舰艇又获得完全成功,消灭了德国“马里特扎”号和“普鲁
西达”号等两艘油船的一个特殊护航队,它们装运德国空军在北非作战急需的航空汽油。
英国人在克里特西87海里(100英里)处发现了这个护航队,尽管两艘护航的鱼雷艇顽强防
卫,但K突击队轻而易举地击沉了这两艘汽油船。11月29日,由海军少将罗林斯指挥的另一
支增援部队“突击队B”到达了马耳他。这支部队是由巡洋舰“阿贾克斯”号和“海王星”
号以及另外两艘驱逐舰组成。马耳他是一个威胁和消耗轴心国在地中海兵力的祸根,德国
驻北非的司令部第一次谈论到如果不把马耳他拿到手,自己就有战败的可能。
12月1日的黎明时分,K突击队又发起攻击,击沉了开往利比亚的一艘供应船、一艘油
轮以及护航驱逐舰“阿尔维西·莫斯托”号。12月13日,另一次战斗又发生了,这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驱逐舰作战取得最辉煌战绩的一次。这次战斗事先没有计划,因为驱逐舰“
锡克教徒”号、“军团”号和“毛利人”号以及荷兰海军的“艾萨克·斯威尔斯”号是为
了增援坎宁安上将的第14支队,它们正在从直布罗陀到亚历山大的航程中。此时,轴心国
部队在北非的燃料短缺变得相当危急,轻型巡洋舰“艾伯里科·巴比阿诺”号和“艾伯托
·吉乌萨诺”号,在意大利巴勒摩把汽油桶装在舱面上运往的黎波里。从马耳他起飞的一
架“惠林顿”式轰炸机首先发现了它们,于是使用岸基鱼雷轰炸机和K突击队进行拦截,“
锡克教徒”号和它的编队被用来支援这次行动,K突击队被命令停留在马耳他。由于“锡克
教徒”号上的斯托克上校接到命令太迟,而未能按时到达拦截点。当他看到这两艘巡洋舰
消失在邦角的很高峭壁后面时,斯托克十分懊丧,但他仍保持航向,几乎没有什么希望能
抓住意大利人。突然,斯托克发现这两艘巡洋舰又返回到他们的航线上来,他又有了一个
极好的机会,于是精心策划对这两艘大型战舰进行攻击。
皇家空军轰炸机已对意舰中队发起了攻击,但未取得成功。海军上将托斯坎诺预期在
白天会受到更大规模的攻击,于是决定返回。斯托克指挥的驱逐舰队向沿海驶去,以便能
够依靠地平线隐藏到敌人的背后。20时25分,“锡克教徒”号同时发射了4枚鱼雷,其中3
枚击中了先导的巡洋舰“艾伯里科·巴比阿诺”号舰体舯部,于是巡洋舰猛地燃烧起来。
“军团”号仅用一枚鱼雷就击中了“艾伯托·吉乌萨诺”号,甲板上的汽油桶爆炸,汽油
撒在燃烧着的每个角落,于是整个船体都燃烧起来。当这两艘巡洋舰试图逃跑时,“毛利
人”号和“艾萨克·斯威尔斯”号把炮弹倾注到这两艘不幸的巡洋舰上。只有第二艘巡洋
舰有机会齐射了它的152毫米火炮,但却毫无目标。4艘驱逐舰看到这两艘巡洋舰再也没有
生存希望时,它们方象来时那样迅速地消失了。意舰大部分舰员都已丧身,其中包括托斯
坎诺将军。驻萨珀马利亚纳的意大利海军司令部曾预先告诫托斯坎诺,有4艘敌人的驱逐舰
在这一水域活动,他却认为4艘驱逐舰是不敢攻击他的两艘巡洋舰的。只是准备好对付皇家
空军在黎明后对他们的空袭。但是英国岸基轰炸机在对付轴心国的战舰中,没有取得过胜
利的记录。
尽管马耳他基地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后来的失利使得这些成功大
为减色。12月18日,巡洋舰“海王星”号和两艘驱逐舰与维安海军上将(他曾于1940年解
救过“奥特马克”号上的战俘)的编队相会合,维安拥有两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正在
护送载运航空汽油这种生命攸关的作战物资以及补给品的快速供应舰“布莱肯郡”号去马
耳他。全副武装的护航舰护送“布莱肯郡”号安全到达了马耳他,然后立即离开,去袭击
另外一支驶向的黎波里的意大利护航队。凌晨一时,大约在的黎波里附近17海里(20英里
)处,巡洋舰“海王星”号触上2枚水雷,爆炸后使它发生剧震,其中一枚炸坏了它的舵装
置。不久,“曙光女神”号和“佩内洛普”号也触上了水雷。“曙光女神”号在两艘驱逐
舰护航下,挣扎着缓慢驶向马耳他。由于“佩内洛普”号损伤较轻,所以留下来试图拖带
“海王星”号返回港口。受伤的“海王星”号在漂浮中又碰上第三枚水雷,立刻严重地向
左舷倾侧。当驱逐舰“坎达哈”号试图靠近“海王星”号时,发生一个巨大的爆炸,破坏
了“坎达哈”号的尾部。
K突击队旗舰舰长鲁赖·奥康纳,为了使他的舰只的行动减少到最低的危险性,他用
灯光向其他舰只发出信号,命令“保持一定距离”。不久之后当“海王星”号触发第4枚水
雷时,这一命令的先见之明很清楚了。即使如此,驱逐舰“利夫莱”号仍然试图去靠近快
要沉没的“坎达哈”号舰舷时,“海王星”号强制性地命它返回。这个决定当然是令人痛
苦的,但奥康纳和“坎达哈”号的舰长罗伯逊都很清楚,任何进一步企图去挽救生命,将
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危险。罗伯逊发信号给“佩内洛普”号舰长尼科尔:“建议你们迅速开
来!”尼科尔回答:“我不能提供帮助,愿上帝保佑您们。”向“利夫莱”号的最后一次
请求也被拒绝。结果留下了两艘即将要沉没的舰只。
黎明时,虽然“坎达哈”号整个尾部浸没在水中,水包围着烟囱的底部,但仍然在水
面上漂浮着。舰长罗伯逊和舰员们始终保持在一起,就像“内斯特”号上的巴里·比汉在
日德兰之战中所做的那样,忙着销毁机密文件,这样做分散了船员的注意力。整个白天和
夜晚,“坎达哈”号在滚滚的海浪中颠簸着。海上又掀起了大风,把它带出并越过了布雷
区。凌晨4时,它的姊妹舰“美洲虎”号到达了遇难地点,该舰是从马耳他派来寻找“坎达
哈”号的。波涛汹涌的海面正在奔腾咆哮,“美洲虎”号舰长蒂里特少校的航海技术超人
,他设法营救了165人。令人痛心的是,四天之后一艘意大利鱼雷艇从英舰“海王星”号上
还发现有一人活着。
1941年末,英国在地中海处于防御的态势,K突击队的覆灭是相继发生的灾祸之一。
意大利“人操鱼雷”攻击了在亚历山大港的英国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勇士”号
,破坏了最新式的主力舰只;战列舰“巴勒姆”号、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也受到了鱼
雷攻击(被德国潜艇击沉——输入者注),阻止了坎宁安上将的部队对轴心国的压力。相
反,随着英国对供应航线攻击的减少,轴心国陆、海、空部队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盟国大
量舰只转移到远东战场,因为这时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并侵犯了英国、荷兰对东印度群岛
拥有的主权。这样使战争的真正财富——战舰大量减少,而且是在战争的最困难时刻,这
给盟国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英国对马耳他的补给变得越来越迫切。在1941年的一年中,已作出许多努力来补充岛
上的供给,并且每次运送物资都要发生激烈战斗。从西方或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来的任
何接近马耳他的武装力量,都要受到飞机、潜艇和所有大小水面舰只的交错夹击。战争开
始时,许多轴心国的仆从和西班牙的代理人,使他们很容易获得经过直布罗陀的情报。后
来轴心国在撒丁南部和突尼斯的机场起飞的飞机,可在地中海上空进行空中侦察。任何武
装力量进入西西里海峡都在轴心国部队的攻击范围之内。那不勒斯和塔兰托的意大利主要
海军基地也靠近在那里,且把鱼雷快艇基地设在海峡中部的军事要塞潘特莱里亚岛,同时
调动大量的战舰到萨珀马利亚纳。使人感到惊奇的是:他们很少用水面舰只去拦截通过的
护航队,原来是意大利海军经受塔兰托和马达潘角的失利之后并没有真正恢复原气。虽然
个别部队认真履行他们的职责,但统帅部常常慌乱地发布一连串互相矛盾的命令,使他们
不知所从。
1941(至1942——输入者注)年英国地中海舰队与意大利水面部队发生了多次战斗,
所有的驱逐舰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损失是十分惨重的。损失的战舰有“艾尔德尔”号
、“流浪者”号、“埃里格”号、“无恐”号、“预见”号、“堂皇”号、“格罗夫”号
、“廓尔喀人”号、“哈斯蒂”号、“海思鲁普”号、“霍斯蒂利”号、“海佩里奥恩”
号、“豺”号、“金斯顿”号、“凯普林”号、“库瓦克”号(波兰)、“长矛”号、“
军团”号、“利夫莱”号、“毛利人”号、“莫霍克’号、“内斯特”号(澳大利亚)、
“昆廷”号和“索思伍德”号等。
1942年1月,英国第八军的形势有了好转,利比亚的昔兰尼加机场重新回到英国手中
,坎宁安感到海军此时向马耳他派遣护航队较为乐观。3月份他要求维安上将护航一支从亚
历山大到马耳他的小型快速商船队。这是一项危险的任务,因为马耳他几乎就在意大利人
的眼皮底下。但坎宁安向维安指出:意大利人从来没有穿过烟幕进行攻击的先例。
第二次锡尔特战斗(第一次是与意大利护航队的作战,也是维安指挥的,正好在1941
年12月份失去“海王星”号和“坎达哈”号之前)是维安战斗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次。它表
明即使没有战列舰舰队的支持,也能用轻型舰队迫使意大利人屈服。第15战斗分遣队也即
众所周知的维安的第15巡洋舰中队,在1942年3月20日早晨与15艘驱逐舰一起离开亚历山大
,去护航快速运输舰“布莱肯郡”号、“克兰坎贝尔”号、“帕姆帕斯”号和“塔拉博特
”号。两天之后,维安得到不好的消息,意大利重型舰只已离开塔兰托。巡洋舰“佩内洛
普”号和驱逐舰“军团”号后来也加入了护航队,英方巡洋舰的总数达到5艘,其中包括较
老式的防空巡洋舰“卡利斯尔”号,该舰不是为水面作战装备的。整个早晨意大利轰炸机
使用鱼雷和炸弹对舰只不断进行攻击,但均未取得结果。到中午时分,官兵正在进餐,他
们一面吃着夹心面包,一面饮着茶,突然一架水上飞机在护航队的前方丢下一串红色的焰
火弹,水上飞机只可能起飞自巡洋舰或战列舰,这个信号是在为敌人的舰艇中队引路。
14时10分,巡洋舰“尤里亚勒斯”号报告在海平线上出现烟雾,7分钟之后,3艘大型
舰只的桅杆和烟囱已经历历在目。维安立即发信号给“卡利斯尔”号,于是6艘小型的“亨
特”级(护航——输入者注)驱逐舰(未装备鱼雷发射管)与运输舰留在一起向锡尔特南
驶去,与舰队脱离开来,而它的旗舰“埃及女王”号,“狄多”号、“尤里亚勒斯”号和
“佩内洛普”号巡洋舰以及驱逐舰队,准备对敌舰发起攻击,施放烟雾就是命令的信号,
于是烟囱里立即冒出黑色的烟云,和氯磺酸化学发烟剂产生的白色烟雾混合在一起,随风
飘荡在意大利舰队和护航队之间,形成一道烟的屏幕。14时36分,意大利的两艘重巡洋舰
和一艘轻巡洋舰,后来辨认为“戈里齐”号、“特伦托”号和“乔范尼·德莱·班德·尼
利”号,在24688米(27000码)距离内向第15巡洋舰中队开火,但炮弹均未达到目标。英
国巡洋舰也在作战半径之外,于是它们以50节的相对速度相互接近,仅仅几分钟之后,“
埃及女王”号、“狄多”号、“尤里亚勒斯”号即用133毫米(5.25英寸)的火炮进行回击
。这时海上刮起大风,使得双方弹着命中几乎都不可能,没有一发炮弹能击中。一小时之
后,意大利巡洋舰调头向北。维安的巡洋舰刚与运输船队取得联系,但警报又响了。驱逐
舰“祖鲁人”号又发现了敌舰。这时敌舰分成两队,巡洋舰为一队,战列舰“利托利奥”号在13
海里(15英里)以外与4艘驱逐舰在一起。
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已经和意大利舰队进行了两小时的殊死决斗,当他们返航穿过烟
幕时却面临了一场鱼雷攻击,意大利人试图绕过烟幕的西端,维安使用驱逐舰把意大利舰
只压了回去。双方的进攻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都未使对方舰只发生严重损伤,因为舰
只在云雾状的烟幕中内外迂回,不易击中。波兰德上校和第14驱逐舰队决定对敌人使用鱼
雷攻击,迫使敌人撤回去,这段时间里只是发生零星的爆炸。18时20分,意大利人终于停
止了作战,把舰只撤离战区,以应付正在掀起的暴风雨。事实上,双方由于暴风雨引起的
损失远比炮火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由于暴风雨的袭击,“利托利奥”号带着几千吨的海
水回到了港口,而“兰西埃里”号和“非洲热风”号驱逐舰当晚沉没。维安的巡洋舰不得
不减速到18节,后来仅能以15节的速度行驶,甚至那时驱逐舰落到了巡洋舰的后面,“祖
鲁人”号的首部被波涛汹涌的海浪所击破。
在与暴风雨英勇搏斗之后,更为不幸的事又发生了。第二天,尽管有从马耳他来的战
斗机进行警戒,但护航队仍然遭到多批敌机的猛烈攻击。“克兰坎贝尔”号被击中沉没,
驱逐舰“军团”号前来支援,也被炸弹击中,后来也沉没了。运输舰“布莱肯郡”号刚行
驶6.9海里(8英里),就被一枚炸弹炸伤,停止了前进,虽然后来被拖入马萨什洛克港,
但又再次被炸弹击中,在港口的停泊处沉没。驱逐舰“索思伍德”号触及一枚水雷,结果
也沉没了。两艘幸存下来的商船“帕姆帕斯”号和“塔拉博特”号安全驶入马耳他大港,
并立即开始卸货,然而货物还没有卸完,由于严重创伤而沉没。舰队离开亚历山大时所装
的25900吨补给品,实际上仅有5000吨到达马耳他守军手中。
最后一支巨大的马耳他护航队是在1942年8月,称为“基座行动”,得到了两艘战列舰
(“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输入者注)、3艘舰队航空母舰(“胜利”号、“不挠
”号和“鹰”号——输入者注)、7艘巡洋舰和20艘驱逐舰的有力支援,护送了14艘快速商
船。在4天的激烈战斗中,9艘商船、1艘航空母舰(“鹰”号——输入者注)和两艘巡洋舰
(“曼彻斯特”号和“开罗”号——输入者注)被击沉,另外1艘航空母舰(“不挠”号—
—输入者注)和两艘巡洋舰(“尼日利亚”号和“肯尼亚”号——输入者注)被重创。实
际上是“俄亥俄”号油轮挽救了马耳他,因为航空汽油是生死攸关的最重要的作战物资,
只有它才能保持“喷火”式和“飓风”式飞机的正常飞行。由于“俄亥俄”号受到创伤,
失去了活动能力并且着了火,驱逐舰“佩恩”号和“莱德伯里”号用链条捆绑在“俄亥俄
”号的两舷,缓慢地拖进了海湾。后来虽然在停泊处沉没,但货油未受损失,使马耳他的
飞机能再次起飞去攻击隆美尔的供应护航队。
火炬行动
长期以来,盟国期待着能占领北非,但是,只有牢牢掌握马耳他,盟国才能继续前进
。盟国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英美联军在阿尔及利亚登陆,美国部队在摩洛哥
的大西洋海岸登陆。在开始时的袭击和保护战舰对抗U型潜艇,以及与一些法国战舰的作战
中,驱逐舰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英国H编队共有19艘驱逐舰、3艘巡洋舰和3艘战列舰
,英国的中央和东方特遣舰队各有13艘驱逐舰和多艘大型战舰,美国的西方特遣舰队有38
艘驱逐舰、7艘巡洋舰、5艘航空母舰和3艘战列舰。
两艘老式的支队领舰,英国的“马尔科姆”号和“布罗克”号运送美国别动队员的突
击队进入阿尔及尔港,其目的是阻止法国人匆忙撤退时凿沉船只和有意破坏港口设施。在
卡萨布兰卡类似的任务则分配给美国老式的4烟囱驱逐舰“伯纳德”号和“科尔”号,这两
舰已拆去一个烟囱,改装为特殊的攻击运输舰。1942年12月8日早晨对阿尔及尔的进攻受到
了严重的挫折,在黑夜中,两艘驱逐舰无法找到港口的入口处,这时又被岸炮部队发现,
“马尔科姆”号几次被击中,不得不带着严重的创伤退了回去。但“布罗克”号保持了19
17年同名舰的荣誉,决不罢休,经过4次努力,终于突破了港口水底的栅栏网,突击队员登
陆成功,但在法国岸炮部队猛烈炮火下,又被迫撤离。该舰受到了严重的创伤,第二天在
拖航中沉没。“伯纳德”号和“科尔”号在卡萨布兰卡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英勇战斗,
但幸运的是,这两艘驱逐舰均未被击中。两天之后“达拉斯”号仿效“布罗克”号在利奥
特港通过破坏水下栅栏网,让突击队员登陆攻占了机场。
西方特遣舰队掩护组的驱逐舰,在卡萨布兰卡与法国战舰进行了交锋。这是罕见的一
次法国驱逐舰和它相同级别的敌对舰艇进行作战。掩护组包括了战列舰“马萨诸塞”号、
重型巡洋舰“塔斯卡卢萨”号和“威奇塔”号,在法国战列舰“让·巴尔”号的炮火下从
8.7海里(10英里)处开来,驱逐舰在法国重型舰只面前无能为力,于是躲开了敌人的炮火
。8时15分,突然法国的反鱼雷舰艇“米兰”号、“信天翁”号以及驱逐舰“布朗奈斯”号
、“布雷斯托艾斯”号、“福格埃克斯”号和“弗洛恩德乌尔”号高速向美国特遣舰队驶
来。接着法国舰队用重型火炮进行轰击,美国驱逐舰“勒德洛”号被击中,失去了机动能
力。交战大约10分钟,法国舰队突然改变了航向,退了回去。这时从美国巡洋舰、战列舰
射来的炮火,和由美国航空母舰“别动队员”号上起飞的飞机对法国舰队进行了猛烈轰炸
,“米兰”号受到“威尔克斯”号炮弹的射击而且搁了浅。“马萨诸塞”号的406毫米(1
6英寸)炮弹准确地落到“布朗奈斯”号和“福格埃克斯”号上,由于“塔斯卡卢萨”号的
加入,击沉了这两艘法舰。两小时后,美国轻型巡洋舰“普里莫格特”号和7艘驱逐舰驶来
,美国的炮火更加猛烈。“信天翁”号反鱼雷舰艇被迫冲上了海滩,驱逐舰“布雷斯托艾
斯”号和“弗洛恩德乌尔”号遭到破坏。
U型潜艇对盟国舰只不断造成威胁,并与驱逐舰几次交锋。11月7日至12月15日期间,
在卡萨布兰卡和阿尔及尔附近,意大利和德国的15艘U型潜艇中有4艘被击沉。而英国“马
丁”号和荷兰著名的“艾萨克斯·威尔斯”号驱逐舰遭沉没;美国“汉布尔顿”号遭重创
后被送到卡萨布兰卡进行紧急修理;英舰“马恩”号失去了舰艉,英国的“伊修利尔”号
不得不作为在波尼港的炸弹损伤记入总的损失清单,而“亨特”级的“埃文河谷”号被空
投鱼雷击中炸掉了舰艏。这些损失相对来说是轻的,对火炬行动并没有起到不良影响,火
炬行动把轴心国部队赶出了北非。
盟国进攻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占领西西里岛。他们现有的驱逐舰数量很多,英国有71艘
,美国有48艘,希腊有6艘,波兰有3艘,但这时驱逐舰仅限于护航水陆两栖部队和炮击海
岸目标。敌方的反抗要比预期的小,而德国空军的空袭却增加了。7月10日,大规模空袭开
始,“马多克斯”号在杰拉附近被一枚炸弹击中,两分钟后沉没,损失了210名舰员。在进
攻西西里岛期间,美国和英国驱逐舰击沉了4艘U型潜艇,它们准确的炮火支援得到了马克
·克拉克将军的赞扬。
两个月以后,对意大利萨勒诺湾附近的进攻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如果意大利人能够通
过谈判与盟国签定一项协议,那就不用强行登陆,但在谈判的最后时刻,德国人调动部队
,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很明显,强行登陆将不可避免。1943年9月9日,大规模进攻开
始,盟国投入了大量攻击部队。在绿滩英国登陆地带的左翼,德国部队突破进入了这个滩
头,英国驱逐舰停留在离岸0.87海里(1英里)附近,能够直接射击敌人的坦克和步兵,驱
逐舰的舰炮证明了能象反坦克飞机一样有效,它的初速度很大的重磅炮弹按其效果而论,
超过了任何坦克和反坦克炮的性能。1940年从法国撤退前不久,驱逐舰也曾面临过和坦克
、步兵的战斗场面,使地面部队不能不对它望而生畏。
美国在佩斯塔姆地区的滩头战斗中也有类似的经验,德国马克VI型“虎”式坦克推进
到距离登陆的步兵阵地182米(200码)之内,由于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火力支援编队未能按
时到达,致使盟国登陆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美国的两艘驱逐舰“巴克”号和“罗恩”号以及英国的“帕克里奇”号虽然损失了,
但驱逐舰对萨勒诺登陆成功的贡献是无容置疑的。除小型炮艇和登陆艇外,驱逐舰的吃水
比较小,所以远比其他任何战舰可更靠近海岸,这样驱逐舰能够很快的进行火力干预,迅
速打哑敌人的火炮。只要驱逐舰与岸上火力控制特遣队保持联系,它们就能迅速地为需要
的地方提供火力支援。战列舰和巡洋舰虽能发射出重量大的炮弹,但是驱逐舰的瞄准却因
靠近目标而更有把握。
德国人对意大利北部的控制比预期的要求长一些,1944年,盟国还要继续对德国的水
面部队进行作战,并一直持续到1945年1月。1943年9月在意大利停战时,许多意大利驱逐
舰和鱼雷艇落入德国人手中,后来在厄尔巴岛、撒丁和科西卡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的
海战中,德国人常常使用这些舰只对盟国进行作战。而更大的事件发生在其他战场上,当
盟国要扩大他们的控制区把德国人赶回本土时,发生了一系列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驱
逐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些作战是“扫尾”的战斗,但却十分激烈,小型的英国
“亨特”级(护航——输入者注)驱逐舰原来打算用于护航值勤,但引人注目的是,在亚
得里亚海对法国“范塔斯奎”级反鱼雷舰艇的作战中,取得了惊人的胜利。它们在亚得里
亚海这个有限的水域中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因为它们在续航力上的不足在这里不会成为问
题,当这些舰只以37-40节的速度航行时,对德国舰只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些性能良好
的舰艇,在1940-1942年的战斗中仅有4艘幸存下来,但当德国人试图使用土伦舰队时,“
亨特”级在美国经过重新改装后,从远道返回参加了盟国部队的作战。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些高超的驱逐舰已等待了整整4年,才有机会显示它们的潜在能力。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33.2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