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oitforyou (我天天都来),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HY-1A舰载导弹武器系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28日16:38:1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目前中国海军主力舰只(指驱逐舰)配置为:105~110号及112、113、167号(如果该舰舰
名为“烟台”而非“深圳”的话)在北海舰队,131~134、136号在东海,其余的均属于南
海舰队。在反舰火力上以136最强,167、109次之(均装有16枚C-802),112,113,166再
次之(但若换装,它们也可载16枚C-802)。而早期的旅大级则装备80年代开发的HY-1A导
弹。
中国最早的反舰导弹系列是SY-1(“上游”1号)系列。后来南昌飞机厂(320厂)对其
进行了二次降高改进,命名为SY-1A(“上游”1号甲)。但该型号并未投入生产,其技术
被移植到了后来的HY-1A(“海鹰”一号甲)上。
HY-1A于1983年开始研制,1985年9月由109“开封”舰首次试射,获得四发四中的成
绩(其中2枚为直接命中),1986年正式投入生产。用于改进旅大级驱逐舰,改进后的舰之
称为051G型,其标准的导弹武器系统配置包括:HY-1A导弹(每舰6枚)、352A攻击雷达,
347S/347C雷达(兼用),991型作战指挥系统(即ZKJ-4A)及ZJ-7A指挥仪。
HY-1A比较先进之处是其LM-1A型末制导雷达,该导引头由兰州781厂研制,工作在3
厘米波段,采用了频率捷变技术,具有8个互不干扰的频段,可确保16枚导弹齐射攻击同
一目标。可见当时在反舰导弹设计中已十分重视抗干扰能力及饱和攻击能力了。在试验
中LM-1A对850t大小的目标跟踪距离为12.6km,对1960t目标则为19.05km,对051舰则达
32.9km。其抗干扰能力也不错,在1983年3月,该导引头进行了对抗国产981-1型杂波干
扰机和954-1型拖引干扰系统的试验,结果表明它能有效地对抗两种干扰。
HY-1A其它主要特性有:射击准备时间不大于5分种;采用782厂的263丙高度表,可
实现15米高度的巡航,8米高度的末段飞行(LM-1A捕获目标以后);119厂(沈阳)的扇面仪
,使其具有正负25至150度扇面发射能力,比原051舰扩大了120度;可在6级海况(浪高3
到5米)下使用,真正使051舰实现了当初未达到的此项作战性能指标。
在051G舰上HY-1A由ZJ-7指挥仪直接控制(后改进为7A型),最初换装的109舰,从19
82到1985的三年中,ZJ-7共开机2488小时,有1232小时未出现永久故障,30次随机故障
均被计算机自动修复。该指挥仪所用的KS-7型计算机具有双机容错能力,由8357所研制
,单机运算速度16.6~20万次每秒,容量512KB。具有5块40cm*40cm的电路板,而双机共
用的同一尺寸的电路板则为4块,到1988年该指挥仪已生产、装备了14套。
在051舰上ZJ-7A与ZKJ-4A作战指挥系统联网,可同时以自动和半自动方式处理和监
视60批目标,以手动方式和接受数据链信息跟踪60批目标。其主航迹表可同时显示超过
60批目标。系统显控台上可显示内容有:目标标志、航迹、电子战情报、武器危险区、
海平图等。并具有初步的战术分析能力。对于空中目标,应急反应时间为3个雷达天线周
期(3*4=12s,此处“雷达“指381型对空雷达),若使用快反通道(按照目标威胁程度进行
自动指示并将其信息分配给武器系统),则只需5s。该系统还可自动启动舰上ECM装置对
抗来袭导弹。
HY-1A导弹系统的研制标志着HY-1系列导弹的终结。并迅速成为中国主力舰舰导弹。
进入90年代后,新一代战舰开始采用性能更优异的C-801/802/803导弹。原051G舰也开始
换装。109舰再次担当了先锋角色,目前,该舰除装备法制“海响尾蛇“舰空导弹系统(
与112的一样,113、167、521、522装备的则为国产海红7)外,原HY-1A也已被16枚C-80
2导弹所取代。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21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