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nfeilong (心飞龙), 信区: Work
标  题: 招聘者的做秀---摘自51job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18日15:43:54 星期三), 转信

胡玮
    我们见识了太多的求职者做秀,同样,招聘者不会放弃在职场上任何做秀的机会,
得人才者得天下,企业会变着花样展现自己的个性,吸引优秀人才的目光。
    高薪。这种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产生,先是深圳、广州这些改革前沿地带滋生,
然后像传染病一样遍布全国。曾经五十万甚至是百万年薪聘请经理的广告,让全国人民
都感到心潮澎湃,那还是80年代的事情。今天,这种招聘方式仍然在继续。在现场招聘
会上,厂家打出的高薪非常抢眼,只是最后真正能够兑现的有多少,恐怕没有多少人说
得清楚。相反,这些经理人因为有高薪的光环,所以备受公众注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
被纳入了监督评价体系之内,工作起来束手束脚,多没有达到理想之状态。
    福利。不管怎么说,赤裸裸的高薪像小孩子耍的把戏一样,开始有些惹人厌了。于
是便有人拿福利出来说事。在今年秋天的招聘会上,就有企业将公司的住房、医疗、养
老种种福利待遇摆上了台面,那些数字着实让人眼热,其诱惑力还要超过干巴巴的工资
。只是,对于很多公司来讲,福利还是他们不愿意曝光的部分。
    如同其他商品营销一样,价格只是较低层次的竞争要素,如果大家在招聘市场上都
在薪资与福利上做文章,那么,就没有做秀可言了。于是,随着公司营销意识的增强,
其它花样也就随之而来。
    优秀人才不招。企业进了招聘会场,就是为了求人才,可是就有企业偏偏不表现出
这一点,打出了“不需要优秀人才”的旗号。让优秀人才在这家企业面前自我毁灭:如
果你要进这家公司,那么你就不是优秀人才。企业解释他们的理由是,优秀的人才不容
易留住与其这样,还不如那些不优秀的人才容易留下来。可是为什么不从留人才方面思
考一下自己呢?
    学生干部不招。谁都知道,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会干部就业时非常吃香,最近北京大
学搞的研究生会选举引起很大的关注。大多数企业喜欢当过学生干部的人,所以,不少
大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做学生干部上。当大多数企业把门向那些在学校
里谋得一官半职的学生干部敞开时,有的企业却事先声明:“本企业不招学生干部”,
因为学生干部在学校里学会了“务虚”,不适合企业的工作。其实在招聘场上打出这样
的旗号,恐怕是为了获取大部分人的好感,也希望自己企业能够特立独行一点。
    没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人才消费越来越快餐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人才拿过来就
能用。但是,有用人单位却钟情于“没有工作经验优先”。在他们看来,新鲜人虽然年
纪轻、经验不足,可是有冲劲和高可塑性、积极、用心。但是不可否认,用人单位已经
筑起了一道道“工作经验”的门槛,大学生们都削尖了脑袋赚一些工作经验。但愿“没
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不只是一种少数招聘单位的做秀。
    能受委屈。有一家化妆品公司招聘简章要求一栏赫然写着“能受委屈”,应聘者递
来应聘简历时,招聘负责人首先打量对方,然后便问“你能忍受委屈吗?”不少求职者
因事先没注意这条要求,顿时被问得语塞。这恐怕是最让人感到恐怖的一个条件,到单
位是做工作,而不是去寻求个人的修身养性。让员工委屈,可能是企业在向其客户宣扬
自己的宗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最近,又有一家用人单位做起了新文章,那就是被招聘者要过家访关。企业在考察
了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后,还要进行家访,和应聘者的亲朋好友聊聊求职者的德行,只有
过了家访关,应聘者才可能进公司的大门。虽然说,兼听则明,但是选择员工,公司可
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否则要公司人力资源部干什么?再说,如果你问我亲朋好友的德行
,我难道会去说他的坏话?肯定拣好听的说。这种招聘方法顶多增加了新颖性,至于是
否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恐怕比较难。
    企业在发展,永远不会停止对人才的需求,只是,太多的做秀可能会画虎不成,引
起求职者的反感。(完)
《中国贸易报·前程招聘专版》
未经 51job.com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

发表意见/查看评论
关闭窗口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7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3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