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nowshuang's bub), 信区: Work
标  题: 京沪等户籍制度比较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13 22:37:23 2002) , 转信



找工作遭遇户口歧视几乎是每个外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随着户籍坚冰逐渐松动,很多
城市都做出规定:禁止在各招聘信息上明确标注关于“户口”的限制。但是不是真的用人
单位对应聘者没有了户口的要求呢?本报特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重庆五城市组
织记者进行了一次调查。

  北京:户籍坚冰仍然存在

 
  (记者 石丹) 记者翻阅了近一周内北京几家纸质媒体的招聘广告,做了一个统计,如
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财务类、销售、管理(经理)、医务等职位在户口上有所强调。最突
出的是财务出纳类、销售类、管理类、工程师类等。记者询问这些用人单位,回答几乎众
口一辞:“没有什么原因,我们只是觉得这样好管理,比如做财务的,没有北京户口就得
要有担保才成。”同时,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也很直接地表示,“如果来应聘的两个人,能
力等各个方面都一样,我们会优先考虑北京户口。”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单位还不少,因此很多求职者为了获得一纸户口,将目光瞄准了北
京郊区的单位。记者在顺义区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发现,在求职的队伍中,相当一大部分
是冲着解决户口去的。

  但与城里招聘会相似的是,在区县求职也一样有户口限制。一位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工
程专业的学生对记者说:“单位倒是看中了几个,可是他们都要求本市户口,尤其是大专
学历,如果非本市户口,一律免谈。”

  其实在很多的招聘会上,会有至少50%的企业把“非北京生源不要”、“应聘者要有
本市户口”搬了出来,户口的限制依旧是许多外地人才一个不易逾越的障碍。

  上海:任人唯“利”

  (记者 胡孝敏)吴江是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财会专业2000届的毕业生。国庆节后他辞
职来到了上海。他最担心外地人的身份让他找不到工作。来上海两个星期,吴江共参加了
4场招聘会,已经有一家说让他等面试通知了。吴江最高兴的是,用人单位并没有问他是哪
儿人,主要是考察他的工作经验和能力。

  在上海的用人单位的招聘栏中,从2001年开始,就已经不再有户口一栏。对此,上海
一电器公司的人事经理称,公司要招的是能够为公司带来效益的人,这由人的能力决定,
而不是由户口决定的。

  网才国际机构负责人称,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流动的速率
也加快,如果一个城市还停留在“本地人才保护主义”的思想上,用户口来限制人才,只
会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失。

  深圳:英雄不问出处

  (记者 黄丰文)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市场条例》第九条明确
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活动中应当遵守“不得有民族、地域、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性的
规定”。

  由于移民城市的特点,深圳很多企业不约而同,对一些涉及资金、大件物什保管的岗
位、工种,会有入职的“户籍”限制,不一定要求深圳户口,但一定是有特定区域的限制
的,比如要求是“老乡”。要求“深户担保”这一条的有司机、出纳等工种。

  总体来说,深圳用人单位基本上是“英雄不问出处,来者皆是贤才”,这也构成了一
个现代化经济特区特有的“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

  深圳市人事局副局长周锦涛认为,深圳在当今城市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更要有
一种宽大的胸怀。

  西安:民营企业最开明

  (记者 兰增干) 小张是在西北大学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名毕业生,自1999年至
今,他已在西安市几家报社当过记者,但他的户口仍在渭南市的某个县城里。

  如今,在古城西安,像小张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好多好多。用人单位对于户口的限制已
日渐放松,过去非西安本地人不用的观念已在大部分用人单位中得以改变。但是,在一些
营业场所和餐饮服务业,譬如大型商场、大宾馆以及事业单位对于户口的限制仍然如故。


  小许是吉林工业大学毕业的一位大学生,毕业后户籍落在了长春。今年年初,小许因
父母年老病多欲回西安谋职,但跑了几家事业单位都未能如愿。无奈,小许最后找了一家
颇有名气的民营软件企业,这家企业得知小许的工作经历后,以每月3000元的月薪聘任他
担任公司研发部经理助理。

  对于户口没有任何限制的企业在西安现在是越来越多了。东盛科技、安居乐装饰建材
、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西安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金花集团等大企业都明确表示在招聘
时没有户籍要求。

  陕西省劳动保障厅的一位负责人在谈到用人单位对于户口的看法时认为,在市场经济
日益繁荣的今天,我们应该给所有的劳动者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个别行业和企业,
在招聘时仍抱有非本地人不用的想法是该摒弃了。

  重庆:户口越来越不重要

  (记者 邹瑞萍) 程锐是湖南人,从重庆建筑学院毕业后曾回老家工作过一段时间,后
又到重庆,辗转在几家房地产和建筑公司工作过,求职经验颇丰的他说,户口的影响在求
职中已经很少感受到。

  对于一个正急速发展、渴求大量人才的城市来说,外地人才落户重庆本身已经不是难
题,在人才市场,户口也越来越成为不受重视的因素。

  在10月底到11月初的重庆各大人才市场上,记者对100多家招聘单位提供的上千个职位
的应职要求考查中,发现对户口有明确要求的不到10个职位。在各招聘单位的眼中,户口
,显然不是区分求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几乎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对户口的态度都非常开放。比如希尔顿酒店招聘的职位从经
理到杂工,对户口都没有要求。只是一位负责招聘的女士说,对于一般的服务员,最好是
有本地户口,她同时称这主要是从住宿方面考虑,因为公司不为职工提供住宿。

  有些招聘单位有户口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出于户口歧视,更多的是实际需要。华鸿公
司招聘片区代理的应职要求中,注明需要重庆本地户口,该公司人员解释说,这主要是考
虑到重庆本地户口的人在市场、人际关系等各方面比较熟悉,做起业务相对要好些。他们
同时表示,如果非本地户口的有这方面经验,条件更好的话,他们当然更为欢迎。

  另外,大中型商场招聘营业员、不少保险公司在招聘业务主管时,对户口也经常会有
限制;会计职业由于担保等方面的原因,也往往会要求有本地户口。

  一些特殊的行业,户口限制也在逐渐放开,重庆市人事局政策法规处的人士说,重庆
在招考公务员时,本市各地区之间已经打破了户口限制,有时候还可以对外招考,只是一
些重要的部门及岗位要求还比较严。对此,一些外来人员还曾向市政府相关部门呼吁,希
望外地户口人才一样可以在重庆从事公务员等职务。随着重庆的日益开放和飞速发展,相
信在将来,这也是个必然的趋势。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71.10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