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aola (我好困呀!), 信区: Work
标  题: 为2001届毕业生就业热身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09日15:12:2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目前各大学校园内各项职业规划、求职经验等就业知识讲座开始频繁出现,更多的单位
也悄然开始了人才预定。那么2001届的毕业生们又怎样看待就业呢?据调查,各高
校毕业班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忙于考研,即使不考研的同学也在抓紧最后的大学学习时光
,以求更具实力和信心地面对人生第一站。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找工作毫不关心。刚进大四两个月,毕业生们既觉得找
工作时间未到,又觉得工作离自己已经不远,茫然中也还愿意了解点求职方面的事情。
在众多的求职问题之中,毕业生最需要知道的是——迈向社会的各种渠道。
  一、单位找上门:9、10月份便可在海报栏里看到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虽然许
以较高收入、发挥个人才能等令人动心的条件,但大多不会太好。好单位不是没有,多
已被老师“推荐“的学生所垄断。有的即使签了约,也会在后来的更多的选择中悔约。

  但是,同学们不妨同找上门来的招聘主管过过招,在面试中试试自己身手如何,获
取经验,增强勇气和自信。
  二、社会上的人才交流会:走走看看停停交流会有面向社会和应届毕业生两种。但
实际上都一样,应聘者鱼龙混杂,好点的招聘单位要求工作经验、硕博学历、北京户口
等学生无法达到的条件,而招聘条件宽松的单位本身又不合学生的要求。
  尽管存在种种错位,还是会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在这里敲定工作。幸运的还会非常满
意。
  三、校园里的人才交流会:签约率较高,满意度较高好一点大一点的学校,从大四
开始,会举办多次人才交流会。这是毕业生就业主渠道,成功率比较高。
  原因很简单,学校对招聘单位有适宜的筛选和把关;招聘者有备而来,一是有针对
性,专业对口,二是没有工作经验等诸多限制。
  四、网上应聘:有待成熟有两种方式:一是点击网上招聘站点,提交简历,简历中
心会将其编辑成表,并按照你的求职条件,供单位查询;二是进入你感兴趣的公司主页
,仔细阅读用人计划,然后e-mail给人事部门。
  优点在于,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数以千、万计的相关信息,但对无工作经验的毕
业生,网上与各类人才交流会的结果并无二致。而应聘网站工作往往有去有回,命中率
颇高。
  五、考国家公务员:对于持有“全民保险,集体冒险,个体危险”的观念的大学生
而言,国家公务员还是个不错的选择。薪水尽管不能与外企的高薪相比,但也不低,并
且有各种名目的福利,相对于在公司、企业的紧张打拼,激烈竞争,政府部门的环境无
疑要舒适、稳定得多。
  从政府方面来讲,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广和完善是其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部重头戏,
因而这一就业渠道规模会日益扩大。随着逐步国家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公务员的整
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用人单位最终要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人。
  六、找上单位门:做个有心人适合于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打算的人。上门前一定要
充分了解该单位的情况。不是你去应聘前几天、几个星期才做,最好更早——早到找工
作还不在你的议事日程之内。平常就要多关注你有兴趣并为之心动单位的情况,包括它
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形势和人事状况、变革、单位文化等方方面面。不必花多
少时间刻意去做,只是注意保存和收集手边的相关资料。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细心、用心的准备工作而增加的应聘成功率,不止是一
点点。
  七、熟人朋友和后门:一份不错的工作上述条条路都没有这一条来得省心、过硬,
“多个朋友多条路”在这儿真管用。
  八、打造自己的江山自己做老板,毫无疑问,这也是一条就业途径。首先,你要有
技术或创意,然后去跑资金吧。

--
               我怕水,我怕谁?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2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4毫秒